摘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論壇上指出,今年美聯儲降息預示着世界正在進入後危機時代,這是一個低通脹、低利率、低增長的“日本式衰退”的時代,存在流動性寬鬆、股市上升、波動、債券下壓等現象。美國國債利率倒掛不但反映了對未來的悲觀預期,而且反映出未來衰退的概率可能會上升,這是一個在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上都值得特別受關注的指標。

專家簡介

朱民: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委員會專家,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日前,“2019中國債券論壇”近日在京舉辦。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論壇上指出,今年美聯儲降息預示着世界正在進入後危機時代,這是一個低通脹、低利率、低增長的“日本式衰退”的時代,存在流動性寬鬆、股市上升、波動、債券下壓等現象。對比之下。中國債券市場利率水平會變得非常有吸引力,2020年會是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大年”。

從全球視角來看,朱民指出,2020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將出現分離現象。

具體來看,朱民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特別是發達國家並沒有出現強勁反彈,而是一直保持在中低位增長。當增長放慢,通貨膨脹處於低位,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難以實現的時候,全球都將進入降息通道。據統計,今年以來,各國央行已有上百次的降息行爲。不僅僅是降息,負利率現象也尤爲明顯。日本、歐洲、丹麥、瑞士等國家均進入負利率階段。

朱民表示,全球大約有17萬億美元的負利率資產,這在以前幾乎不可想象。負利率表明了兩件事,第一,資本市場對未來極度悲觀,以致於哪怕是負利率仍然要投資,因爲沒有其他的安全資產可以持有,這是金融市場影響實體經濟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指標。第二,當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時,會產生大量的現金流,而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以後最大、最根本的問題是現金流到不了實體經濟,即寬鬆貨幣並沒有把貨幣引導到實體經濟而是影響了金融市場,推高了股票市場,同時壓低了債券市場。

朱民認爲,2020年將會“股市債券兩重天”。展望未來,債券市場中收益率爲負的部分從2016年開始上升,未來將佔整個債券市場的20%;收益率在1%-2%的部分佔比會大幅度上升,達到50%以上;收益率在3%以上回報率的債券幾乎會消失。對比之下。中國債券市場利率水平會變得非常有吸引力,2020年會是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大年”。

目前,美國債券市場3個月期和10年期國債利率出現倒掛。朱民指出,在美國的歷史上,利率倒掛出現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時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利率倒掛是未來衰退的先期指標,美聯儲降息改變了市場的預期,所以現在倒掛有所改善。美國國債利率倒掛不但反映了對未來的悲觀預期,而且反映出未來衰退的概率可能會上升,這是一個在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上都值得特別受關注的指標。

文章選自歐美同學會金融委員會,2019年12月31日

CCG 圖書

CCG 縱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