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陳文玲: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委員會專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2020年1月12日,在經濟日報社舉辦的“2020中國經濟趨勢年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圍繞“世界變局中的中國機遇”發表了主旨演講。

陳文玲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徵更趨明顯,全球動盪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我們要做好工作預案。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經濟秩序、全球治理體系的變化也爲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一是“南北之變”。發達國家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力量變化,是世界經濟格局中最顯著的變化。這無疑會帶來話語權的變化,會導致對世界經濟影響力的變化。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9%。可以說,發展中國家及新興經濟體的整體崛起過程中,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對改變世界經濟格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二是“東西之變”。一方面,世界經濟重心正在轉移,亞太地區尤其是亞洲正成爲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從能源消費佔比、製造業佔比、市場總額佔比、貿易佔比等多個指標的變化可以看出,貿易中心、能源交易中心等向東轉移的趨勢日漸明顯。另一方面,東西方間話語權也在發生變化,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等,已得到許多國家的響應,正是國家間共同的訴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願景使“一帶一路”取得了進展。

三是新舊之變。新舊經濟形態、新舊商業模式、新舊發展動能都在經歷劇變,一些變化相互交織、替代,還有一些變化則是顛覆性的。當前,全球第四輪科技革命、第四輪產業革命、第四輪經濟全球化和第五輪產業轉移相互交織、同時發生。由此,形成了更爲複雜的經濟聯繫和國家間關係,但也爲中國在新動能、新經濟形態上實現追趕和超越提供了機遇。

四是全球治理之變。在此過程中,中國始終站在多邊主義的立場,站在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的立場,也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引領者的立場,不單獨搞中國標準、中國模式。中國做出的抉擇,是要維護多邊的規則和秩序,並努力推動多邊機制的改進和完善。

五是思維之變。過去,西方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唱主角,而當今世界的大國博弈,將一國利益置於全球利益之上、違背經濟規律、違背貿易規律等做法已開始引起很多國家的質疑。靠霸權主義推行的價值觀很難再暢通無阻。

文章選自新浪財經,2020年1月13日

CCG 圖書

出版社:Edward Elgar

主編: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 Links:

https://www.e-elgar.com/shop/handbook-on-china-and-globalization

出版社:Springer

作者: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 Links:

https://www.springer.com/gp/book/9789811362552#aboutBook

CCG 縱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