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因害怕疼痛而不願拔牙的患者,沈山提醒,很多人以爲牙齒不痛就不用管,可是當你痛的時候就會發現補救不了了。拔牙,不單是靠醫生的專業技術,還要看患者本身的條件,例如牙齒的形狀、位置和鄰近的結構,患者的張口度和配合程度等。


有人痛苦1個鐘,有人卻只需10分鐘?怕疼的人再也不用怕拔牙啦

拔牙並非“錘子加鑿子”這麼簡單


牙科醫生只要一說“拔牙”,大部分的患者都會害怕,一些人因爲害怕疼痛、或是顧慮有基礎性疾病如高血壓等,選擇了拒絕,殊不知爲健康埋下了隱患。其實,什麼時候應該拔牙,什麼時候不應該拔,什麼牙適合拔除,什麼牙需要保留,這都需要由專業醫生進行評估。

臨牀專家指出,牙齒形態、位置不一樣,拔除的方式各有差異,有的牙位置特殊,靠近血管的甚至要全麻下拔除。值得注意的是,拔牙並非“錘子加鑿子”這麼簡單,如今已經有微創拔牙技術了,對於不少人來說,整個過程可以是無痛感的。

牙齒處於炎症期 拔牙後更易感覺疼痛

無論是常見的智齒還是病竈牙,拔牙的過程常常並不順利,有的人甚至眼淚橫流、咬牙呲齒,硬是無法順利拔出,痛苦不堪。有豐富臨牀經歷,被坊間譽爲“拔牙高手”的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口腔科沈山副主任醫師指出,不是每一顆患牙都需要拔除,拔牙的適應證主要有這四類:各種牙病不能治癒沒有保存價值者;各種錯位牙、阻生牙和埋伏牙出現症狀者;引起其他疾病的病原牙或病竈牙;最後一顆沒有對牙合牙的錯位牙。

“因爲每個牙齒的形狀、位置和鄰近的結構不一,所以拔牙的操作方式也有所不同,特別是智齒。智齒是牙齒變異性最大的牙,所以有人10分鐘就拔完,也有人1個小時都拔不出來。 牙周炎的牙齒是鬆動牙,所以操作相對比較簡單,矯正牙的位置和形狀也相對穩定,難度沒有智齒大。 ”沈山介紹。

對於不同患者來說,麻醉藥過後的疼痛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沈山指出,疼痛度主要取決於牙齒是否處於炎症期,炎症期對麻醉藥的反應會比較低,拔牙術後的反應也會比較大。

拔牙要用鑿子和錘子? 微創技術更省時

對於因害怕疼痛而不願拔牙的患者,沈山提醒,很多人以爲牙齒不痛就不用管,可是當你痛的時候就會發現補救不了了。“病竈牙必須儘快拔除,以免影響其他健康牙的牙周牙槽骨。病竈牙是一個感染物,有細菌,會影響牙周組織的健康,再影響鄰近的牙齒,加速骨組織的吸收。”

專家表示,現在在專科領域已經有微創拔牙技術,比起傳統拔牙,具有多方面的優勢,比如疼痛小、時間短、創傷小、併發症少等。在整個拔牙的過程中,幾乎是沒有明顯疼痛的,對於特別害怕疼痛的人來講,更容易接受一些。

沈山解釋,在微創拔牙過程中,因爲使用高速渦輪鑽,可準確去骨,能讓手術的時間更短一些,和傳統的時間相比,可能就僅僅是三分之一左右的時間。 使用的器械操作更精準,讓拔出變得更爲容易,還可更大程度減小患者的損傷,讓拔牙後的一些併發症,如神經損傷、感染、顳頜關節損傷等出現概率降低,傷口癒合更快。病人不會感覺到痛苦,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

拔牙,不單是靠醫生的專業技術,還要看患者本身的條件,例如牙齒的形狀、位置和鄰近的結構,患者的張口度和配合程度等。

提醒:拔牙前要醫生評估 拔後要科學護理

對於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拔牙前一定要細心諮詢專科醫生的意見,讓醫生先了解老年患者的病情是否穩定,血壓血糖多少,有無服用藥物,是不是有抗凝血的藥物等,再由醫生依據患者情況決定是否拔牙。適用於拔牙禁忌證的患者,不可強拔,女性在生理特殊期也不建議拔牙。

拔牙後的正確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沈山提醒,拔牙過程中嘴巴張大不要動,信任醫生就足夠了。拔牙後應咬住覆蓋創面的紗卷,40分鐘後吐出,時間過久容易破壞血凝塊而增加感染的機會;2小時後可進食溫涼質軟的食物,不能喫過熱的食物,不能用拔牙一側咀嚼;24小時內不能用力漱口,不能舔創口,更不能反覆吮吸和吐口水。這樣做,可防止血凝塊脫離拔牙窩或者被破壞,從而防止感染和促進癒合。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廣州通訊站)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單位:廣州日報

#清風計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