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實習生 李佳 通訊員 張燦城)一個27歲小夥慢性便祕,反覆出現腹痛、腹脹,最近一次來到醫院就診時,肚子已經膨脹到比十月懷胎的孕肚還大,就像快要吹爆了的氣球。原來是患上多見於兒童的先天性巨結腸,併發了結腸扭轉,在這危及生命的關口,廣州醫生凌晨爲他完成了急診手術,並施“妙招”爲他保留自主排泄大便功能,避免造瘻影響生活質量。


小夥患巨結腸危在旦夕 醫生妙招救命同時爲他保肛免造瘻


結腸如“蟒蛇”危在旦夕

在術中打開腹腔,看到如同“蟒蛇”一般膨大的結腸,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二科席亞鳴主任醫師表示:“普通人結腸直徑僅爲4~5釐米,該患者結腸的直徑擴張已經達18釐米。”席亞鳴告訴記者,擴張的結腸將腹腔膈肌高高頂起,壓迫胸腔肺組織,所有小腸都被擠到了腹腔內一個小小的區域,真正是生命危在旦夕。“如果不及時手術,結腸一旦裂開,出現腹腔感染的後果即是失去生命。”

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27歲的小輝(化名)轉院自惠州當地醫院,反覆出現腹脹、腹痛。在一年前,他在惠州當地醫院因該症狀就診,但限於醫療條件水平有限,將乙狀結腸扭轉復位,未行手術切除處理。小輝術後仍反覆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均保守治療。

近日,小輝再次因爲症狀加重回到該院就診,行CT檢查後考慮爲乙狀結腸扭轉,不除外先天性巨結腸,當地醫生考慮需手術將全結腸切除,並行小腸造瘻,但小輝自幼神經系統發育遲緩,有幻覺症狀,若留有結腸造瘻口生活難以自理,於是其父親連夜將其轉到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求助。

救命同時保肛免造瘻

胃腸外科二區陳鉅武主治醫師接到會診請求後,立馬趕至急診外科,接診了小輝。“當時他面容痛苦,腹部極度膨脹,就像快要吹爆了的氣球。”陳鉅武醫師告訴記者,在探查時小輝全腹部壓痛,臍周反跳痛,結合外院CT報告考慮患小輝結腸扭轉並重度擴張,存在腹腔高壓力,隨時存在結腸破裂風險。

接到消息後,席亞鳴主任醫師凌晨返回醫院,當機立斷建議手術治療,急診行剖腹探查手術,於是出現了上述一幕。“如此膨大的結腸,手術時需要格外小心操作,必須避免外部壓力導致腸管裂開,否則就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陳鉅武稱,在席亞鳴精細的手術下,他們順利將整個結腸充分遊離,完整保護腸管無破損,完全達到無菌條件下切除擴張的結腸,沒有引起盆腹腔感染。好在盲腸部分擴張不明顯,直徑約10釐米,考慮小輝自身狀況,予以保留了約10釐米的盲腸,將殘留的盲腸與殘餘的直腸吻合,讓排泄物有一定留存空間,不需造瘻影響生活質量。從凌晨兩點到早上九點,手術終於順利完成。

術後,小輝術後恢復得很快,第三天就恢復排大便功能,第五天開始進食。席亞鳴表示,小輝日後排便功能將與常人無異,乾燥情況下一天排便次數爲1~2次。

成年人先天性巨結腸非常罕見

事實上,小輝患上的先天性巨結腸。席亞鳴主任醫師介紹,該病多見於嬰幼兒,一般爲先天性疾病;成年人先天性巨結腸非常罕見,這是其從醫40年曆程中遇到的首例。該病原因爲控制結腸蠕動的結腸壁神經細胞發育不良,無法促使腸管蠕動,只能靠重力作用排便,時間長久後逐漸開始出現結腸擴張,最終形成巨結腸;當結腸扭轉導致腸道梗阻時,排泄物和氣體就會在結腸中越積越多,短期內加重明顯,危險程度增加,出現小輝這樣的情況。

“先天性巨結腸的早期症狀往往容易被忽視。”席亞鳴指出,其引起的慢性便祕在糞便於重力作用下排出後,腹脹會有緩解,結腸在反覆多次後代償生長,容易導致其在腹腔內位置鬆動,同時增加扭轉風險。直到患者耐受不住腹脹、腹疼方就診,其實病情已經較爲嚴重,醫生處理也會比較棘手。他提醒,出現原因不明的腹脹、腹痛,應及時就醫診斷排除。

#健康科普大賽#清風計劃#


小夥患巨結腸危在旦夕 醫生妙招救命同時爲他保肛免造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