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農村,大人們總喜歡開墾一些荒地,種植上不用怎麼管理的植物,只需要在幼苗的時候澆水保證它存活就可以了。那時候的農民的思想比較的簡單,只需要偶爾能喫到一些就可以了,也許那時候農村人都比較淳樸,保留着一直以來祖輩種植這些植物的傳統。但是隨着集市上多元化的不斷發展,很多東西在市場就可以直接買到了,這也使得人們的思想開始發生了變化。

今天咱們來說一種植物,它富含花青素,兒時農村常見,因產量低週期長,如今卻成珍貴食品。

這就是紫扁豆,是一種一年生的纏繞藤本植物。記得兒時的時候每年5月底的時候,大人會在老槐樹下,或者是豬圈邊上,開墾出小塊空地,然後種上3-4棵紫扁豆幼苗。在剛剛種植下去的時候,只需要保證泥土潮溼就可以了,要是幹了只需要澆一些水就可以。在它初長成要開始攀爬的時候,施一次比較重的有機肥就可以讓它更好的生長。在兒時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植以一些紫扁豆,農村十分常見。

紫扁豆在8月份的時候,纔開始結果,記得那時3-4棵一般也就只能保證幾天才能喫上一頓。用自制的黃豆醬來炒制,特別的香,那時候只是覺得它比較好喫,特別下飯。其實它之所以好喫的原因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以及鈣、鐵等微量元素,維生素A、B1、B2、C等,特別是B族維生素含量極爲豐富。如今的人們都知道紫色的食物中含有一種天然的色素花青素,它的抗氧化能力堪比維生素C、E,可以幫助人體抗氧化、延緩衰老,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硒,在防癌抗癌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如今它成爲了一種非常珍貴的保健類食品。

按理說這麼好的紫扁豆在農村應該很廣泛的種植纔對,可是在如今的農村,人們卻很少種植它了。這又是爲什麼呢,首先,紫扁豆的產量十分的低,它的藤蔓爬的非常的茂盛,那時候種植的時候,可以把整個豬圈都爬滿了。槐樹的枝幹也會被爬滿,但是結果卻非常的少,就像筆者前面說的,幾天纔可以採夠喫上一頓,而一般要等到8-9月的時候,纔開始它結果旺季,那時候天氣已經慢慢轉涼了,紫扁豆的口感也變得不是很好喫了,這些原因也許就是如今的人們不願意種植它了。還有最爲關鍵的一點,市場上也經常有紫扁豆出現,一斤也就3-5元左右,想喫的時候買上一斤喫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花那麼長的週期來種植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