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於“澎湃新聞”

香港著名影評人黃愛玲溘然長逝,在電影圈內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然而卻並未引起普羅影迷的關注。作爲當代香港影壇最重要的影評人之一,百度百科對於她的稱謂是“作家”,介紹也只有寥寥數語。

黃愛玲生於1950年代,曾於20世紀70年代留學法國攻讀電影,對法國新浪潮電影有第一手的接觸和觀察。也是這樣的經驗,讓她對文藝片格外關愛。學成歸國後的黃愛玲擔任過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主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並撰寫、編輯過多本影評集,然而她在內地出版的影評集只有兩本,分別是《戲緣》和《費穆:詩人導演》。

黃愛玲重視電影裏的文學性和詩意,甚少談及好萊塢的商業電影,她尤其鍾愛談論電影作者和作者電影,侯孝賢、王家衛、特呂弗、安哲羅普洛斯、小津安二郎、北野武以及衆多中國第五代導演都是她反覆研究與談論的對象。

讀黃愛玲的影評,可以讀出時代的縱深和影者的風格,這得歸功於她廣泛的閱片量和嚴謹的求知態度,然而她的文字卻生動細膩,並無學術論文的長篇累牘和刻板生硬。這是因爲她在影評裏透露的,不只是電影上的學術造詣,也有一針見血的洞察、廣闊的視野和生活閱歷。她評價王家衛電影裏的角色,說他們“舉手投足皆寂寞”,評價張藝謀拍攝的兒童片,她說“忽略了靈性的層面只着眼於現實的考慮,好看雖然好看,卻太世故、太世俗了”。不得不說,她對電影作者及影片人物氣質和神韻上的捕捉,是感性而準確的。

在專業書籍唾手可得、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只要肯下苦功,人人可以是影評人、拍片者。黃愛玲卻示範藝術家和評論者若想虜獲觀衆、讀者的心,還得有通達人情的天賦。也是因爲這股通人性的靈氣,黃愛玲才能把專業影評深入淺出地寫出一股“文青範”。許多對“文青範”東施效顰的拙劣模仿者,恰恰缺乏的是對人性的細膩捕捉。

正是有黃愛玲這樣堅持自己操守的影評人,才讓香港影壇今年來不斷有冷門佳作有機會在媒體、在頒獎禮上重見天日,儘管斯人已逝,但她的名字應該被銘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