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是歌手》到《歌手》,這檔節目已經進入第八個年頭。依稀記得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播出時,引發現象級熱議,畢竟當時的選秀節目,還是素人歌手的天下。但這麼多年過去了,隨着唱片界式微、暌違歌壇多年的唱將也靠參加選秀節目才能讓更新換代的觀衆羣體記得他們,《歌手》邀請當紅歌手參加競演的特色優勢,好像也不復存在。

過去幾年裏,《歌手》請到過韓紅、孫楠、劉歡、林憶蓮、齊豫,隨便哪個都能被冠上“經典”之名,還曾經把鄧紫棋捧成華語樂壇的爆款級新生代歌手。已經進入“當打之年”的《歌手》,今年的新賽季,首發陣容有一半左右都是“二進宮”的舊選手,分量也顯得有些底氣不足,徐佳瑩、蕭敬騰、華晨宇第一次上《歌手》的場景,彷彿還歷歷在目。

可這就能說明,這檔節目進入疲態?我只能同意一半,畢竟進入疲態的,並非僅僅是節目本身,頹勢乃整個華語樂壇的大勢。沒上過節目的歌手需要有平臺亮相,但上過節目,也需要讓觀衆見證他們的成長。倘若上過一次《歌手》後,就要從此在觀衆視野裏銷聲匿跡,那恐怕這檔節目日後的頹勢只能是每況愈下。

比賽五週之後,賽程呈白熱化趨勢,節目的豆瓣評分,也較先前有所反彈。因爲“奇襲”賽制的引入,讓這一季亮相的歌手數量較往年大大增多,而選手類型也包羅萬象,有熱門網絡歌手、有其它音樂選秀節目的人氣選手、有00後的新生代創作歌手,他們都藉着這個節目,用一種比網絡媒介、唱片媒介更立體的方式,以及比演唱會更經濟的方式,把作品傳播給更多人。

在我看來,備受爭議的《歌手·當打之年》,起碼有三樁功德——讓歌手翻唱自己喜愛的作品、讓歌手自己的新作品得以展示、讓更多不同類型的歌手同場競技。前兩者更透徹地讓歌手流露出他們自己對於音樂的態度和觀念,後者則反映市場的真實性。畢竟出道三十年的老將,和出道三個月的新人,面對的是同一個市場,同一批聽衆。

因爲疫情的緣故,《歌手·當打之年》也搞起雲錄製,於是我們看到在自己臥室裏支起麥克風演唱的周深,也看到遠在日本自帶樂隊、並在現場點起一萬支蠟燭的米希亞,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透露着演繹者把音樂作品當作一個整體賦予概念的野心。讓歌手不再只是單純的獻唱者,而是給他們更大的空間發揮他們的“作者性”,纔是當打之年的《歌手》的破局策略,至於這個策略是否能運用到挽救整個頹靡的華語樂壇,則需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