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鹽務機構的遷移,更多的淮北鹽商卜居淮安河下,鹽商多爲晉商、徽商。明清時期,晉商和徽商並駕齊驅,同爲淮安經營鹽業的一支勁旅,爲何晉商沒有徽商賈而好儒的特點。

明朝建立初期,西北邊關戰火不斷。龐大的軍隊駐守山西一帶,後勤保障需要一筆可觀的軍費開支。爲了減輕負擔,朝廷便出臺一項惠顧商人的政策,規定由商人從內地購買糧食,運往邊關供應軍隊。朝廷則根據供應糧食的數量,返回鹽引(食鹽是朝廷控制專賣品,嚴禁走私販運。鹽引類似食鹽經營許可證及提取食鹽的相關憑據等),商人領取鹽引後,去鹽場提取食鹽,就可去指定地點的市場銷售。商人賺錢靠的是商品差價,這個易貨方法稱爲“開中法”。首先是有得天獨厚條件的山西人捷足先登做起了食鹽生意,晉商便迅猛崛起。到了明弘治年間,朝廷感到雖然解決軍隊的糧草供應,但也流失了食鹽的稅賦。戶部尚書葉淇(字本清,淮安府山陽縣板閘人),上奏朝廷改開中之法爲折色制,也就是不需要由商人從內地購買糧食,運往邊關供應軍隊。商人只需在鹽運司所在的地方交納一定的銀兩,領到鹽引就可從事食鹽貿易,這就是朝廷便出臺的“折色法”。

折色法使晉商失去了壟斷經營食鹽的優勢,而號稱叫遍天下“無徽不成商”的徽商,隨之也進入經營食鹽的行列。

明清兩朝,淮安(今淮安區,下同)既是京杭大運河漕運中心,亦與揚州一樣是鹽運中心和江淮綱鹽集散地。鹽城、射陽、東臺、大豐的產鹽區屬淮南鹽場。海州、灌雲、燕尾港、陳家港產鹽區屬淮北鹽場,元、明兩代,淮南鹽場範圍內的海岸線漸漸向外延伸,並形成海遠滷淡,柴竈煮鹽產量下降的趨勢(柴竈煮鹽就是用鐵鍋煮鹽,鹽鍋就如鹽竈,所以鹽工也稱竈戶。至今東臺、射陽等地通往海邊公路旁鄉鎮的地名仍稱“頭竈、沈竈、三竈”等,這些地名都是當初柴竈煮鹽留存下來)。淮南鹽場所產食鹽,只在揚州、通州所屬各縣銷售。

到了明代,淮北鹽場發明了灘曬製鹽法(採用池灘曬鹽,海水就是原料,在漲潮時用水車加上風篷將潮水車進揚滷池,經過風吹日曬滷汁就濃了)。這種方法與淮南鹽場的煮鹽法相比。有用工少,時間短,產量高,成本低,鹽質好的優勢。灘曬製鹽法使淮北鹽在鹽業生產上迅速獨佔一席之地,淮北鹽場逐漸興起,已有取代淮南鹽場之勢。當時,淮北鹽南銷,是由板浦東運至漣水縣的安東壩,渡黃河草灣對岸的鹽河運往淮安河下鎮。

明初,在揚州設兩淮鹽運使司,下轄通州、泰州、淮北三分司。淮北分司署初設漣水,明中葉遷河下。淮北“產鹽地在海州,掣鹽場在山陽”,河下遂爲淮北鹽批驗中心和集散中心。隨着鹽務機構的遷移,更多的淮北鹽商卜居淮安河下,鹽商多爲晉商、徽商。由於淮南鹽場的產鹽量減少,原在揚州喬居的鹽商,也有部分來河下聚居。

清初,食鹽是官督商銷,歲有定額,經官府登記之鹽商按官府綱冊(各商戶分隸總商名下,登記編冊)銷售鹽斤,稱“綱鹽”。由於淮鹽產量和稅課(清代稱鹽稅爲鹽課)居全國之首,當時有“天下鹽利淮爲大”,“兩淮鹽賦甲天下”,“兩淮歲課當天下租庸之半”之稱。

首先來河下經營食鹽的是晉商高氏、閻氏、喬氏,徽商也紛至沓來,徽商多爲程姓、汪姓、吳姓。隨着大批商人在河下定居,流動人口不斷的增加,經濟也得到了迅猛發展,河下的商鋪鱗次櫛比,市面街巷繁華,得到天時地利的河下自然就成了商家喜愛的落腳之地,河下便逐漸成了運河沿線的繁榮昌盛之處。爲了聯絡鄉情和議定生意上的事務,各路商人還紛紛建立自己的會館。如晉商的定陽會館、徽商的新安會館等。

明清兩代,每年從河下運送出去的食鹽的數量已無法統計了,但如今河下湖嘴大街至花巷的1500米石板街,和其它鋪有石板街的街巷,共計九街、二巷。都是乾隆年間,徽州大鹽商程本殿利用運鹽去江南、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回頭船,運回石板,鋪設街面。由此可見,當年鹽商在淮安經營的鹽業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如今已有210年曆史的石板街,還盡守其責讓生活在古鎮的居民行走。

鹽商以其富甲天下的錢財,爲接駕帝王不惜揮金如土,其目的就是爲了宣耀富有,讓自己社會地位不高的身份,在世人面前來得到心裏上的滿足而傾其所有。

康熙、乾隆皇帝曾幾度去江南巡視,淮北鹽商極盡獻媚邀寵之能事。康熙第5次南巡過淮安時,百姓列大鼎焚香迎駕,數里不絕。這些活動,就是由鹽商組織和策劃的。當康熙皇帝行至烏沙河,“有淮安紳衿百姓備萬民宴,又鹽場備彩亭七座迎接”。

鹽務總商程增曾三次接駕,康熙御書“旌勞”二字賜之。另有,乾隆四十九年(1784)春,乾隆皇帝南巡過淮安,鹽商們在“運河兩岸周圍鵝黃步障,包荒中間,錯落點綴亭臺殿閣,間以林木花草。時在春末夏初,林花萱草牡丹芍藥繡球,一一爭妍,由西門至府前,家家舒錦懸燈,戶戶焚香燃燭”。

各路鹽商麇集駢至,河下聚落的面貌大爲改觀。“高堂曲榭,第宅連雲,牆壁壘石爲基,煮米屑磁爲汁,以爲子孫百世業也。至康熙年間,在淮安以晉商和徽商爲經營鹽業的兩大主流。散落在街頭巷尾、至今還有人居住的古民居,多爲徽派建築物。爲何晉商在河下沒留下有三晉大地特色的那高大、結實、非常有氣勢,但並不好看,灰濛濛的,讓人到此有一種壓抑感的民居呢?中國十大商幫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的商人。晉商是明清時國內最大的商幫,在商界活躍了500多年,足跡不僅遍及國內各地,還把生意做到東南亞、歐洲和阿拉伯國家。但晉商缺乏四海爲家的移民精神,無論在什麼地方獲得成功,錢都要流回到山西老家蓋大院。所以,至今保存完好的太谷、平遙、祁縣的喬家大院、祁家大院等,都是當年大院的主人,在外發了財後回老家建成的。

位於淮安城內龍窩巷內的鹽商王蔚華宅,建於清代中期,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硬山頂的青磚小瓦廳房、穿堂、堂屋及附有回馬廊的樓房一幢。王宅東大門處於城中心的上坂街。由於上坂街與漕運總督府的地面高度在同一水平線上,因而上坂街與龍窩巷之間地面高度相差近一米,所以王宅龍窩巷的西門鋪有四層青石臺階。王宅建築物中的圍牆和樓房院中的回馬廊,是淮安商賈富戶中不可攀比的。王宅的圍牆很高,這都緣於徽商的男人大都在外經商,高牆便起着防盜安全、防火隔離和對女性禁錮的作用。

樓房面前的匚形回馬廊,這種建築物同樣對天井的設計也有一層深意。經商之人,總怕財源到處流,就構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順梘納入天井之中,名之曰:“四水到堂”,圖個吉祥。另外回馬廊主要的作用是觀景、休閒和內交通。中國古代傳統的封閉思想以及對外族侵略的防備需要,使得一般民居都是對外封閉的,因此回馬廊的觀景也同樣只是對內的。由此想來,那時大戶人家的閨房小姐也只能站在回馬廊上,賞花觀景,望着庭院深深來打發時光。但回馬廊畢竟不是尋常人家能擁有,只有在家底殷實的大戶人家才能看到,幾進幾齣的深深庭院爲迴旋的回馬廊提供了無限的空間。

王宅是典型的皖南徽派民居建築風格與江淮地區的民居建築風格溶於一體,王宅建築物所砌的牆,都採用的是糯米汁調和青灰加沙勾縫。而不是徽派民居的外牆爲純白色粉牆,所有建築不僅錯落有致,而且將徽派民居建築中的磚、木、石“三雕”,點綴其間。王宅是迄今爲止淮安保存較好的鹽商宅第,因而很早以前就被淮安人稱之爲“龍窩巷高門臺人家。”

明清時期,晉商和徽商並駕齊驅,同爲淮安經營鹽業的一支勁旅,爲何晉商沒有徽商賈而好儒的特點?晉商雖然在生意上賺了不少錢,但在晉商的內心深處仍存在保守戀家的心態,這種心態阻礙他們的向外學習和發展,尤其是在住宅上沒有徽商的宅第住得開闊、愉悅。傳說晉商不會花錢,極爲吝嗇,並且死摳,死了以後在地窖裏留大箱子元寶,供子孫孫享用,但只捨得花二兩銀子給自己買棺材。而徽商在生活上講究舒適,喫喝玩樂樣樣都有長人之處。

經過多年打拼並深知自己社會地位不高的徽商,一旦在生意上發跡起來,便傾其所有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讓子孫接受讀書教育。待日後子孫通過參加科考中舉的途徑,來步入官場,光耀門庭。

河下是遠近聞名的進士鎮,據史料記載,明清二代,河下共出了67名進士。僅徽商程氏家族就湧出進士6名,舉人13名,其中含武舉1名,貢生11名,這是個非一般家族能達到的中舉記錄。因而,從記載中不難看出徽商的子弟中舉進士人數多於晉商子弟,在晉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讀書子弟去經商,三四流的子弟纔去參加科舉考試,甚至出現過獲得功名後不做官而從商的進士。

而徽商的誕生地徽州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故鄉,素有“賈而好儒”的文化傳統,因而徽商被譽爲儒風獨茂的商幫羣體。“萬官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崇文理念,在徽商腦海裏早已根深蒂固。但徽商的家鄉地處皖南山區,這裏人多地少。富家子弟可以獲得接受更好教育的機會,而窮人家的孩子只能接受啓蒙階段教育,只需學會並熟練掌握書寫毛筆字、記賬、打算盤等基本功,便結束學業了。他們今後人生唯一出路就是外出投親靠友當夥計、學生意,能否出人頭地,那就靠自己的造化了。如清朝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就是徽商中的傑出人物。所以在當地流傳着一句俗語“前世不俢,往外一丟”,一部涉及徽商的影視劇中出現這樣的鏡頭:十三四歲的小男孩揹着布包袱,結伴在徽州出外的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上行走,一步三回頭戀戀不捨離開家門。

明末清初,在淮的徽商日益増多,爲了磋商生意上的事,需要一個同鄉人聚會和議事的場所。他們選擇了位於河下蓮花街中段的“周宣靈王廟”作爲會館,因徽州境內有條新安江,徽州亦稱新安,所以稱爲“新安會館”。

清末,由於鹽綱改票,鹽河改道,在淮的徽商的鹽業壟斷地位被打破,徽商紛紛改行經營茶葉、典當、票號等行業。上世紀二十年代後期,徽商同鄉會的商人相互之間,爲爭奪會館財產發生爭執。當最後一任管事人吳俊卿處於対自己不利的情況下,萌發了利用會館辦一所小學,便去找徽州同鄉,南京曉莊師範的陶行知校長,請他派老師來蓮花街新安會館創辦小學校,1929年6月6日,新安小學在新安會館誕生了。蓮花街附近的貧民子弟便有了讀書的學校,1935年,在國難當頭的形勢下,爲宣傳抗日救國,汪達之校長組織14名學生,組成了“新安旅行團”,於1935年10月10日從淮安出發,旅行全國,宣傳抗日,新旅爲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隨着歲月的遠去,鹽商當年鋪設的石板街,已成彎彎曲曲的古街一景。精心構建的富麗堂皇民居,即將開闢成民俗博物館。尤其是新安會館內創辦的新安小學,已成爲全國百所名校。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被定爲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省、市、區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