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娘橋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這橋名中有一個明朝時期孝敬母親的故事。原來在橋的東西兩邊住着弟兄二人,小時父親早亡,是母親含辛茹苦將他們倆扶養成人,各自娶妻生子。成家後的兒子爲了生活,都出遠門謀生,等到有一日回家,發現老母親憔悴不堪,面黃飢瘦。原來他們不在家的日子裏,媳婦們並沒有聽從他們的叮囑,好好照顧老母親,而讓母親受苦了。弟兄倆想到小時候母親爲了他倆喫盡了苦頭,受盡了窮罪,如今卻因爲他們外出謀生讓母親受苦,心中很難受。

兩兄弟決定好好地贍養母親。約定,母親一家一個月輪流住。如何才能斷定是否善待母親了呢?以母親的體重來斷定。輪到哪家去接母親時,定要在橋上稱出母親的體重,重了,表示母親過得舒心;輕了,表示母親過得不如意。就這樣,一月一月地稱娘體重。

老母親在兒子們的精心照顧下,一直活到九十多歲,街坊鄰居都被他們孝敬母親的事情感動着,人們把稱孃的橋稱爲:稱娘橋!而稱娘橋的故事也漸漸流傳開來,從那以後,稱娘橋一帶很少聽到不孝敬父母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