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麼思齊

當具有歷史意義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成功通氣時,俄羅斯另一條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線卻正在遭受美國的打擊。

據俄媒2019年12月5日報道,美國參議院不久後將通過一項旨在打擊俄羅斯在歐洲能源領域影響力的安全法案。此舉針對的是從俄羅斯海岸穿越波羅的海通往德國海岸的天然氣管線“北溪-2”項目,貫通後俄羅斯預計每年向歐洲輸氣550億方,這將增加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談到制裁,俄羅斯並不陌生。從2014年開始,以美國爲主導的西方制裁從未停止,有時不僅僅是經濟競爭的手段,而是變成政治壓迫的工具。多重掣肘之下,俄羅斯經濟仍在近來呈現增長態勢。俄羅斯意識到,國家經濟必須足夠強大才能夠抵禦制裁,因此與中國的戰略合作顯得愈發重要。

2019年是中俄戰略協作達到新高度的一年,不僅雙邊貿易額突破了1000億美元,雙方還在積極拓寬能源、交通、農業、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大型合作項目。在全球政治、經濟、安全形勢紛雜多變的局面下,俄羅斯應當如何應對西方制裁,謀求發展?對此,“文明對話”研究院主席、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前總裁弗拉基米爾·亞庫寧向《鳳凰週刊》分享了他的見解。

美國的制裁是把雙刃劍

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西方開啓對俄羅斯的制裁,涉及能源、金融、國防等諸多領域。五年過去,美俄關係沒有絲毫緩和跡象,反而愈發緊張,甚至連最基本的人員交流都瀕臨中斷。由於對俄製裁已被美國國會立法,這將成爲一項長期行動。在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約翰·赫布斯特看來,美國不惜一切代價通過對俄實施經濟制裁,來削弱俄羅斯的軍事力量。

俄羅斯經濟在制裁下舉步維艱。有消息說,2014年至2018年,制裁使俄羅斯經濟損失了6%的增長點。2018年外國對俄投資同比大幅下滑七成,資本持續外流。除了制裁,國際油價走低、自身經濟結構單一、消費低迷等種種問題也困擾着俄羅斯本就萎靡不振的經濟。因此外界預測,2019年將是俄羅斯經濟最爲艱難的一年。

然而2019年臨近尾聲之際,俄官方卻釋放出一系列積極信號。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數據顯示,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9月增長2%,表現超出預期。第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長1.9%,相較前兩個季度有較大增幅。因此,外界對俄羅斯今後幾年的經濟形勢作出了謹慎樂觀的估計。

亞庫寧認爲,現在的經濟增長還遠遠不夠。西方制裁使俄羅斯意識到,在一個激烈競爭的世界中,一個國家必須在經濟上足夠強大才能應對挑戰。因此俄羅斯經濟需要更加多元化,並大力推行基礎設施建設。因此,中俄在“一帶一路”倡議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框架下的經濟合作顯得尤爲重要。

依據法律,只有聯合國安理會才能對某個國家實施制裁。而今天,西方動輒祭出的制裁大棒不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面,甚至已經成了政治壓迫的工具。亞庫寧指出,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羅斯並非唯一受美國製裁的國家,中國也正在遭遇類似的打擊。“但要指出的是,制裁一定是把雙刃劍,不僅會傷害制裁對象,同樣也會連累自身,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導致歐洲損失數億歐元。”

中東歡迎俄羅斯的加入

2019年8月美國正式退出《中導條約》,給全球核安全體系帶來消極信號。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指責說,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有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擴散的威脅,這種威脅增加了世界緊張局勢。亞庫寧認爲,美國宣稱需要建立新條約來約束所有擁核國家,這一觀點的出發點是有意義的,但讓衆多擁核國家在該問題上達成一致肯定是不現實的。

美俄較量的另一個戰場在敘利亞。2019年10月,美國從敘利亞撤軍後,其支持的庫爾德武裝勢力頃刻化爲烏有,與俄羅斯交好的敘利亞政府軍成爲最大贏家。外界認爲,美國在中東節節敗退,俄羅斯的影響力卻逐漸加強。在亞庫寧看來,中東需要和平,需要一個能夠保護它們的體系,因此中東國家歡迎俄羅斯加入以平衡該地區局勢,對恐怖主義進行有效打擊。“俄羅斯是唯一應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之邀、合法向敘利亞派出軍隊打擊恐怖主義的國家。”

“站在俄羅斯的立場,美國總統特朗普選擇從敘利亞撤軍是好事,當下是徹底消滅恐怖主義的好時機。”亞庫寧強調,俄羅斯不會將自己稱作獲勝者,在應對恐怖主義的問題上,無論是俄羅斯、美國還是中國,都應該保持一致立場。“恐怖主義是不分國家,不分民族的。唯有徹底消滅它的那一天才能稱之爲勝利,否則都只不過是政治或軍事手段罷了。”

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近一年來,世界各地相繼爆發多起示威遊行。2019年7月起,俄羅斯爆發了2011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示威,2000餘名示威者遭到逮捕。這緣於此前莫斯科選舉委員會以“文書違規”爲由,剝奪部分“獨立候選人”參加9月莫斯科市議會選舉的資格,集會者希望通過向市政府和選舉委員會施壓,呼籲公平選舉。雖然9月的選舉結果中,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保住了多數席位,但反對黨的影響力顯著提高。

在亞庫寧看來,國內爆發抗議活動對任何國家來說都很正常,例如法國的“黃背心”運動就持續了很久。但最近的抗議活動反映出一種趨勢——舊的政治體制、政黨正在輸給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普通民衆已經參與到政治進程中來。

全球化已經影響到民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它所帶來的勞動力和資本的廣泛流動下,出現了一個新階層——他們沒有固定工作、缺乏利益保障,因此尋找新的改變。亞庫寧稱,如今各國學者都關注到了這一新階層,意大利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的成功就是一個例子。“我認爲,抗議活動不是新鮮事物,但政府要分析背後的根本原因,進而做出相應對策。”

亞庫寧認爲,當前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正在全球範圍內大行其道,說明國家權力與民衆之間的交流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欠缺。“這就需要一國政府更積極地回應民衆的實際需求。當然在俄羅斯,總體局勢仍是穩定的,民衆對普京的信任度依然非常高。”

美國施壓反而促進中俄合作

隨着中俄關系在2019年6月提升爲“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兩國之間的合作也進入“快車道”。

最近一段時間,俄羅斯與中國的大豆經貿合作正穩步推進。中國海關總署8月發佈公告,將輸華大豆產區擴展到俄羅斯全境,增加水路(包括海運)的運輸方式。俄羅斯則在9月宣佈,將與中國簽署“深化大豆合作規劃”,進一步擴大對華出口。俄農業部發布消息,俄羅斯大豆對華出口量2025年將達到每年370萬噸。

12月2日,經過四年建設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通氣,全線投產後每年可向中國東北、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穩定供應清潔優質的天然氣資源380億立方米,相當於中國2018年天然氣消耗量的13.6%左右,這將對俄羅斯經濟產生重大利好。有分析指出,在美國反對俄歐間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之時,能源成爲實體紐帶,進一步鞏固了中俄戰略合作。

中俄在科學教育領域的民間交流也在加強。亞庫寧作爲莫斯科國立大學政治學院國家政治系主任,和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簽署備忘錄,莫斯科國立大學俄語分校將在中國開展合作辦學。亞庫寧透露,其正在與宋慶齡基金會進行合作,“文化學術交流是兩國交流合作的一大特點。如今越來越多的俄羅斯留學生選擇前往中國留學,反之亦然。”

但另一邊,美俄文化交流卻幾乎跌至冰點。亞庫寧認爲,這是由於兩國之間無法互相理解對方的文化傳統併產生認同,這樣下去會很危險。“我經歷過冷戰時期,當時那麼艱難的環境下,蘇聯和美國仍在文化、科技領域有所交流,每年蘇聯還送很多人去美國留學。但到了今天,幾乎所有交流都中斷了。”

隨着中美經貿摩擦的加劇,中國也感受到了來自美國的壓力。亞庫寧認爲,俄中之間的戰略關係是穩定的,美國的施壓反而會促使俄中開展更爲緊密的合作。“外部壓力之下,人們總會嘗試去尋找盟友和支持者,一同建立堅實的戰略關係。但另一方面,中美經貿摩擦對全世界都沒有積極意義,因此我希望中美能儘早達成協議。”

他亦坦言,無論中美關係如何,都不會影響到俄中關係。“未來在應對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干涉他國等全球挑戰方面,俄中兩國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俄中關係的加強不僅有利於自身,也將給全球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採訪最後,亞庫寧強調了他對未來的期許,“我認爲應當積極恢復俄美、中美之間的關係,讓一切迴歸正常。畢竟我們同處一個世界,需要建立合作關係。”

(翻譯/孫亞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