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鳳皇集新蔡。〔新蔡縣,屬汝南郡;春秋蔡平侯自蔡徙此,因名。〕【案,重點不再新蔡,應該是重點再汝南郡。漢書記載是賞賜了汝南郡太守而不是新蔡的縣令,可見,這次鳳凰,漢書載是百鳥朝鳳的形象。應該是汝南太守的把戲。爲什麼是載汝南郡呢?假設之一是汝南郡是許姓的發祥地。而許氏是後族,這就是尊宣帝的意思,通過尊宣帝的後族,不是其他的後族,許氏 是宣帝的執政基礎。如果不記載犒賞汝南太守,那麼,後面的意思恐怕就不清楚了。似乎倒像是紀念下面的黃霸了。】

④三月,己巳,建成安侯黃霸薨。〔恩澤侯表,建成侯食邑於沛。〕五月,甲午,於定國爲丞相,封西平侯。〔恩澤侯表,西平侯食邑於臨淮。〕【案:成爲丞相。這是儒家真正的大勝利。畢竟,黃霸是買官進入仕途的。半道上拜了夏侯勝當老師。黃霸無宰相之才,卻在崗位上幹了好幾年。】太僕沛郡陳萬年爲御史大夫【案,御史大夫換了。正常的連續調動。】。

⑤詔諸儒講五經同異,蕭望之等平奏其議,上親稱制臨決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穀梁春秋博士。〔梁丘,賀;大夏侯,勝;小夏侯,建;穀梁,赤。〕【案:這是個二比一的格局。夏侯尚書,從黃霸看,不是向着宣帝的,也就是不是向着劉漢政權的。穀梁春秋則完全是代表了大富豪階層的儒家經典,是蕭望之一流的批判皇帝,約束皇帝的武器。結合前面的梁丘賀的介紹,這裏是二比一,在學術上,意識形態上,漢皇室已經不能把握意識形態的主導權了。看看當年漢武帝對他哥哥劉德的態度就知道了。武帝對儒家那就是嘻嘻哈哈,完全不能認真的態度。《穀梁傳》強調必須尊重君王的權威,但不限制王權;君臣各有職分,各有行爲準則;主張必須嚴格對待貴賤尊卑之別,同時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爲。《漢書·儒林傳》等,"宣帝即位,聞衛太子好《穀梁春秋》以問丞相韋賢、長信少府夏侯勝及侍中樂陵侯史高,皆魯人也,言穀梁子本魯學,公羊氏乃齊學也,宜興《穀梁》"。這是揭示衛太子政治態度最爲精準的材料,也是非常難得的材料。力主禮治的同時,《穀梁傳》還強調宗法情誼,這可以利用來緩和統治階級內部特別是劉漢宗室內部的矛盾。這是《穀梁》學在漢代一度興盛的又一原因。

《春秋公羊傳》雖有強調宗法倫常的內容,但它更多地是要求大義滅親,對亂臣賊子進行毫不留情的鎮壓。《春秋穀梁傳》則不然。在解釋《春秋·昭公八年》"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時,《穀梁傳》認爲,稱招爲弟,不合王朝禮制,但《春秋》爲顯其惡,特意如此,以說明招對骨肉之親的極端殘忍。這些內容,在宣帝之世有着某種現實意義。

西漢立國之初,發生一系列同室操戈的事件,《公羊》學和《公羊》派起了一種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宗室內訌中深受其害的宣帝,即位後當然不能容忍《公羊》獨尊的現象延續下去。

宣帝非常重視宗法情誼和血緣之親,意識到它對鞏固劉漢大統的重要作用。即位不久,他下詔說;"蓋聞堯親九族,以和萬國。朕蒙遺德,奉承聖業,惟念宗室屬未盡而以罪絕,若有賢材,改行勸善,其復屬,使得自新。"武帝時行首匿相坐之法,雖父子、兄弟不得例外,致使"骨肉之思廢而刑罪多"。宣帝即位後下令予以廢除。宣帝還多次垂青於那些講究宗法.兄弟間禮讓爲懷的臣下。丞相韋賢選定長子韋弘繼承自己的爵位,但韋弘卻因罪入獄。韋賢去世,族人,門生假託其命,立其次子韋玄成爲繼承人。韋玄成"壞容貌,蒙恥辱",假裝病狂,"欲讓爵闢兄",拒不應召。有些官吏要求懲處韋玄成,玄成"不得以受爵"。宣帝"高其節,以玄成爲河南太守",又根拔其兄韋弘爲東海太守。宣帝此種舉動,頗合《穀梁》之旨而與《公羊》相左。《穀梁》學的興盛已經水到渠成。)(材料來自於網絡360百科)這與漢武帝的基本政策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從這裏也可看出武帝父子的基本政治態度是不一樣的。那麼穀梁春秋背後就是在保護大貴族利益的意思是非常明顯的。血緣至親,不只是宗室,還有外戚這個當時更爲關鍵的因素。從宣帝開始,對外戚其實就是非常保護的。基本沒有打擊外戚的舉措。但是其對皇權的瓦解是非常明顯的。有人認爲穀梁春秋也尊君,似乎對皇權是維護的,其實看到這些就知道那不過是幌子,限制皇權,纔是主要目的。如果結合前面蕭望之居然讓漢宣帝以敵國之禮接待匈奴單于,這也說明,新儒家是根本沒有把皇權放在眼裏的。皇權的不至上性,爲後面禪位於王莽其實是打下了伏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