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瑞幸神話終結?水皮:爆雷是資本急劇擴張的惡果 (來源:網易財經)

4月2日晚間,瑞幸(Nasdaq:LK)自曝公司虛假交易的消息引發市場巨震。4月3日10:00-11:00,網易傳媒副總編輯姚長盛、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葉檀財經創始人葉檀、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做客《財經派雲對話》,解讀瑞幸資本故事是否將迎來終局。

爲什麼瑞幸會爆雷?

水皮:瑞幸爆雷是資本急劇擴張嚴重透支的惡果

我覺得資本市場上的神話,都是用來敗壞三觀的。其實世界上真的沒有神話,尤其是資本上、名利場上,真的沒有神話。瑞幸的發展太快,快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我想這就是資本急劇擴張嚴重透支的惡果,資本結出來的惡果。跟管理團隊的壓力、市場的環境相比,資本的責任更大,哪有一個公司就那麼幾天就上市的?這背後的推動力量,原始投資的資本急於變現,急於出逃的那種心態,真的是昭然若揭。是各種資本力量結合的後果,可能都不是管理層願意看到的,我相信也不是老陸他們做瑞幸咖啡的初衷,絕對不是。

衝着它那麼快上市你就知道,肯定是催肥的嘛。在催的過程中無非就是你泡沫的成分有多大,泡沫過了頭,可能就觸犯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規,這個過程中如果管理層把握不好分寸尺度的話,那就是惡意造假。

我們都知道一個公司的財報總有修飾的成分,做過企業的人都知道,都有調劑的成分。但是這麼大的佈局,它真的不是COO和手下幾個人承擔責任能解決問題的。當然這是一種避重就輕的說辭,但絕對不是。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要比它現在承認的、接受的嚴重得多得多。

投資者的想象空間也願意相信,就像你剛纔說的,我也願意相信它這是神話,因爲中國市場那麼大,就一個星巴克,難道就讓一個星巴克佔領嗎?而且有那麼多前面的實踐事例證明咖啡這個市場的確是充滿着想象力。所以如果這個市場是正常的,沒有疫情突然讓經濟整體休克,那我告訴你,這個神話還會延續。我告訴大家,這個音樂停了的後果可不僅是瑞幸咖啡一家的問題,可能會引爆一系列的公司,原來有這個那個問題公司的一系列財務上的問題,包不住,兜不住。

沈萌:如果不自爆可能會有外部強制調查

整體這件事情來說,瑞幸造假的這個事情因此是從兩個月前的做空報告開始,雖然很震驚,但實際上兩個月之前種子已經埋下了。

爲什麼這麼說?第一,我們當時看那份做空報告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那份報告的準備週期也是非常長的,肯定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出來的,而且各種措施非常全面細節,可能是有準備的一個很長的做空。第二,瑞幸是在美國市場上市的,整個資本市場的環境跟香港、跟國內完全不一樣,包括業績,其實我們看到香港的一些上市公司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由律師甚至於是熱衷於做集體訴訟的律師去推動監管,這樣的現象還是比較少。特別是這一次瑞幸,這次報告應該說是自曝,爲什麼會有上市公司出現這種自己設置特別調查委員會,自己爆雷的情況?我覺得應該是美國資本市場的監管法律要求當做空報告出了相關證據的時候,你要進行相關內部調查,如果你不進行調查的話可能就會有外部的強制力介入調查。

第二部分,美國對於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追究措施也是比較嚴厲的,所以一些內部的,包括它的一些董事,特別是外部董事,可能也擔憂於自己未來在事件中承擔責任,所以纔會推動:1、一定要啓動內部調查;2、現在不要心存僥倖,不要認爲可以少報一點,或者把這件事情慢慢滑過去,那樣未來可能會招致更大反彈。所以我覺得這一次瑞幸爆這個事情,第三個感覺就像水皮老師和葉檀老師提到的,應該說早晚這個雷都會爆。爲什麼呢?如果瑞幸只是賣咖啡,它雖然叫互聯網數據咖啡,如果它只是用數據來賣咖啡,它這條路早晚是走不通的,但如果它是用咖啡來賣數據,那它把它的競爭對手不要定位在星巴克,而是定位爲包括BATJ這些互聯網公司。但如果你只是用互聯網作爲一個手段去爲了賣更多的咖啡,而你的咖啡又這樣補貼,這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最終還是會落到這樣一個狀況。

瑞幸神話終結?水皮:爆雷是資本急劇擴張的惡果

瑞幸會面臨退市嗎?誰來主導下一步?

葉檀:可以按照三種情形來分析

第一種情形:從2月1日渾水發報告,瑞幸再反駁,說明它當時還不承認嘛,所以才反駁。然後到了集體訴訟這一塊。比較悲觀的是有關方面出手,這幾個人hold不住,然後進行調查,所有人都難辭其咎。現在經濟又這樣,公司支撐不下去了,就轟然倒塌,以這種形式呈現,有關人士還要繼續受到追究,如果是調查下去,所有相關人都會受到追究,這是一種最悲觀的數據,以後可能我們就看不到這家公司了。

第二種情形:現在它這樣處理之後還是進行集體訴訟,時間可以延得很長,它也派出一些很好的律師來打官司,說我們企業也是盡到了責任,你看我們也改變了股東,主動爆了相關人士造假的情況,這就是法律上的拖延,同時經濟如果稍微有所好轉,它還可以賣數據,我們知道它事先發過債,就是它可以找到新的買主,把它的數據都買過去,這家企業換殼依然可以生存下去。

第三種情形:第三種情形是比較樂觀的,造假之後,相關部門認可他們的解釋,團隊總體來說還是好團隊,有核心資產、有機會,經過這次風波,財務大洗澡、股價大震盪之後,逐漸從底部再開始回升,公司脫胎換骨。

水皮:如果中國證監會主導後果會對瑞幸好一點

實際上就看誰來主導這個問題的處理。像瑞幸的COO,哪怕是個人責任,那麼追究他是以美國法律還是中國法律呢?第二,誰主導?美國證監會來主導?還是中國證監會來主導?但我想所有的上市公司,只要在中國境內的,中國證監會肯定都是有監管責任的,這是毫無疑問的。適用中國法律還是美國法律?如果中國證監會來主導的話,我想可能後果對瑞幸還會好一點點,至少還能聽你解釋。因爲也的確不排除COO出於個人需求造假,這裏面就是一個責任分清的問題,但最終公司都是要承擔責任的,這個毫無疑問,經濟損失肯定沒有什麼可討價還價的,就是集體訴訟。我就是想這怎麼賠呀,我50塊錢買的股票,按中國的說法,我50塊錢買的股票,現在就4、5塊錢?按這個來說就絕對不是從26塊錢索賠起的,因爲做空是從50塊開始做空的,當時你出來否認,我相信你了,所有裏面進進出出的投資都要來找你,公司肯定賠不起,清零結業是比較好的結果,沒有人付出刑事責任是比較好的結果。

當然我剛纔說到了,如果說中國證監會來主導調查,那麼可能要比美國證監會好得多,適用中國法律對於瑞幸來講也要比適用美國法律好得多得多,在經濟上會受一些壓力,至少在人身保障上可能會要好一點吧。但品牌肯定是嚴重受損。瑞幸是賠不起的,但瑞幸投資的那些大股東,包括相關的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他們是賠得起的,所以投資者不用擔心。

沈萌:整個事情會鬧得非常非常大

它畢竟是美國上市公司,投資者受到的損失也主要是在美國資本市場發生,所以肯定應該由美方來主導,賠不賠得起,首先它賠不起,其次股票也不值錢了。第二它的主要資產是在中國國內,即便美國司法機構判決,可能執行起來也是很麻煩的事情。之前香港的山水水泥就產生了這樣跨境司法執行的難點。但我覺得這裏面即便是集體訴訟,重點可能也不是讓瑞幸承擔執行的責任,第一是審計機構,第二是相關證券機構的推薦,第三是律師是否起到了“看門狗”的作用。

至於個人,我倒覺得在目前中美兩國的輿論場之下,再加上美國的司法執法機構,也更願意拿一些標的的大案件來標榜自己。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後面肯定會過渡到司法調查,以及更嚴厲的執行。但實際上來說,假如它的主要責任人都在中國國內,你不離開中國國內的話,可能他也沒有辦法去做更徹底的執法動作。

所以我覺得整個事情會鬧得非常非常大,而且可能在美國的機構(北京話叫“喫瓜落”)會受到波及,但反而是中國瑞幸的主要資產以及主要責任人,只要你在中國國內不出境,可能執行起來很難。當各方面通過這件事情需要得到的事件爆點、熱度過去之後,這件事情真正想要維權,那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

瑞幸神話終結?水皮:爆雷是資本急劇擴張的惡果

對在美中概股會有多大影響?

沈萌:未來中概股再去美國上市會有一定負面影響

昨天這件事情出來之後,我是覺得未來可能中概股再去美國上市,甚至於是再想找一些大的國外的機構、私募,可能都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爲之前中概股其實就經常爆一些雷,當然像這麼知名公司的其實相對比較少,所以對於美國市場的投資者來說,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彈,或者反對中概股的聲音,恰恰是一些所謂的一馬勺壞一鍋湯。但像瑞幸這樣有這麼大的光環,而且又是包裝出了很好的互聯網創業的故事,再加上品牌優勢,還加上多了一些私募融資中的大牌機構幫它背書,加上不斷成長的估值。這一次的影響我覺得殺傷力是非常大的。

因爲目前來說的話,調查的主要是集中在2019年二季度到四季度,並沒有說它在上市IPO的時候就造假。就目前的證據來說。加上2019年二季度之前是不是也存在造假,目前也沒有定論。如果這一次造假只是集中在這三個季度,受波及的機構,中間一些推薦的券商是否盡到了責任,審計機構是否對數據進行了一定了解……如果說在當前的輿論場之下美國人要把這件事情搞大,再往前推,前面是不是也有不合法的行爲,真正的再把前面的東西挖出來的話,可能牽扯麪就會更廣。

但如果最終發現只是集中在大事化小,只集中在這三個季度的話,我覺得這些機構受波及的程度可能還是可以控制的。但如果說有人要把這件事情搞大,那我覺得這件事情可能不只一個瑞幸,甚至於可能會波及到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都可能會受到影響。

我覺得在中概股仍然有很多非常好的企業,首先要打破中概股一視同仁或者都是一丘之貉的負面成見,特別是要反擊美國政界這種希望抓“小辮子”打擊整個中國概念股的情況,在美國的中概股要對這種言論嚴正反擊,畢竟很多願意來美國上市,也是符合美國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急功近利的角度。剛纔水皮老師說做實業的過度金融化。但我覺得他真正的意思應該是,過度金融化的都披着做實業的外衣,如果這個上市公司能夠把自己誠實經營實業的內容更完整地呈現給美國投資者,在公共關係、投資者關係上更多注重國際投資者的觀感,那我覺得國際投資者並不傻,特別是美國市場更多是以機構投資者爲主,他不太會聽風就是雨的盲動。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是真金,也不會受瑞幸這件事情的波及,美國的國際投資者也更願意分享你的成長紅利。

目前的處理方法一定不能護短,這時候護短的話只能增加負面觀感。就像之前香港山水水泥鬧的沸沸揚揚的事情,就已經導致很多投資者會認爲,既然一家公司是這樣,而且你又涉及到公權力的部門也是維護袒護,就會造成整個國家出來的既定印象非常非常差。但如果現在出了問題,造成了損失,那我們也不要過度執法,就是按照現行法律,該怎麼處置怎麼處置,做到公開透明,我覺得這是保護其它整個中國概念股的最好方法。

姚長盛:如果有不好,一定要按不好的極限來處理

我覺得現在還不是切割的問題,而是怎樣先把瑞幸這件事情正確處理的問題,正確處理的路徑不管現在是由SEC來主導還是中國證監會,有沒有主導的能力,我覺得調查應該是非常透明的,而且是很嚴厲的,最後處罰必須得是很嚴格的,只有這樣纔有可能,一是對證券法的遵循、對上市制度的遵循、對投資者的保護,其次再來談,這裏面如果有不好的公司我們是這樣來處理的,好的公司就是好的公司,不好的就是不好的,我們不是希望瑞幸不好,而是說如果有不好,一定要按不好的極限來處理。

本來這種情形應該多說好話,出去之後趕快買咖啡,這是好事,但現在偏偏反思人家的商業模式,而且說我們一開始就覺得你的商業模式有點不對,到現在發現果然不對。

因爲它有兩層背離,第一層背離,它和星巴克一樣不一樣,星巴克在中國不到20年開了4000家店,它兩年時間開了4500家店,明年準備開到10000家,星巴克就望塵莫及了,但在大家的印象裏星巴克不是個賣咖啡的,誰去星巴克是爲了喝世界上最好的咖啡?星巴克典型是賣場景的,而且在越下沉的地方它的場景文化吸引力越強,它特像是一個線下的夢想實現地。但瑞幸不具備這個,這是第一點背離。

第二點背離,旁觀者跟瑞幸本身自己的背離是比較遠的。我跟瑞幸的人在溝通過程中他給我講的一愣一愣的,我真鬧不清楚,我老想說咖啡的事,他老不跟我說咖啡的事,他永遠跟我說,你看我這個東西只要搭建出來,我以後在裏面賣茶是不是可以?賣茶之後我在裏面賣充電寶是不是可以?賣了充電寶以後我在裏面賣什麼都可以。這很厲害。我當時就不知道怎麼回答了,我只好說要不你先賣你先試試,事實上他走的就是這個,他一直說我是無限場景,我只要把這個跑通了,未來在上面做一切事情都可能。所以現在我們不厚道的回到前面的話題來反思,說這個事情本身從一開始就是故事。

葉檀:瑞幸咖啡出事,不能說中國所有企業都喫藥

我覺得對中概股當然是非常不利的,但我想說一下,現在出了這個事情之後,我們上午其實也在討論,瑞幸的模式是不是走得通,它上市的時候其實我們做過節目的,討論過這個問題,到底瑞幸怎麼樣。

它那個商業模式在當時的情況下應該是走得通的,起碼這個故事是有人認的,要不然我很難相信這種大資金,甚至包括新加坡國有的那些,這些人背後都是有龐大的團隊來幫他們支撐的,他們顯然認爲第一步是走得通的,講故事、上市到套現,這一步是走得通的,至於接下來怎麼樣,這難說。有兩種,一種是發展得很好,發展成亞馬遜或京東了,股價繼續上升,他們就繼續持有;還有是一年套現了也可以。

我覺得還是回過頭來就事論事,瑞幸咖啡出事,不能說中國所有企業都喫藥。有過這樣的事情,但我也碰到過其它的事情,比如做實體的,金融來投資,它是很堅持自己的原則的,就是我必須要一步一步怎麼走,最後上市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我的企業要達到什麼目標。這樣的企業我看到過很多。

我希望能夠調查清楚,我不希望讓別的人“喫藥”,如果是這樣的態度的話,中概股都會喫藥,其實最委屈、最虧的不是瑞幸,而是其它的中概股。因爲中國的企業是需要外資的,我們希望互相綁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希望引進國際資金、國際技術,但現在這樣,瑞幸的這些高管可以在國內不出去,其它想到美國上市或是想到國際上融資,想去買技術的這些人怎麼辦?他們徹底完蛋了。所以這些人才是受害者,他們被瑞幸這樣的公司關緊了大門,碰得頭破血流,這些公司我覺得是最值得同情的。

水皮:瑞幸爆雷是個案

我覺得一分爲二,首先這是個案,像瑞幸這樣做空然後被證實的公司不是第一例,我相信也不是最後一例,前期歷史上也都有做空中概股的,別光戴有色眼鏡,它不是具體做空某一些公司。因爲做空投行在美國市場上做空的公司多了,安然不也是人家做空做出來的嘛,所以先別罩上一定是衝着中國來的,所有都是要打中概,不是。我覺得蒼蠅不盯無縫的蛋,關鍵這個蛋是臭蛋,自然就要把它撿出來。

我記得前幾年有幾個公司也一樣被做空,做空也一樣退市,也沒什麼了不起的,首先得明確這是個案,是瑞幸的個案。我剛纔專門看了一下,其它比較大的公司昨天都是紅盤,包括快速上市的拼多多,人家不也一樣漲得好好的嘛,關鍵是跟每個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還不完全一樣。所以大家也不要過度誇張瑞幸的事件在華爾街的影響力,這就是一個公司。

美國投資者也不會因爲一個瑞幸就喪失了對中國的投資信心,不會的,千萬別自己嚇自己,沒有那麼回事。但我覺得現在的市場背景下秉公處理,公開透明肯定是必要的,投資者的權益該維護的是要維護的,特別是惡意造假的行爲,該打擊一定要打擊,一定要讓始作俑者付出代價,這是肯定的。我相信它就是個案,衝擊有限,就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就那麼回事,就證明了當時渾水做空還是挺專業的。當時渾水出的委託第三方的報告,當時大家說有“深喉”,深喉不深喉我們再說,咖啡店這個事情是有同業可以做對比的,不是瑞幸一家發明創造的,說數據怎樣就怎樣,有同業人士,問題最大的就在這個地方,人家坐在你的店裏一杯一杯地統計嘛。

【推薦】重磅報告!百位經濟學家預判2020經濟和投資趨勢

延伸閱讀
  • 陳永偉:疫情持續總時間或不會短 要準備打持久戰
  • 北大教授張帆:增加流動性同時也要防止通貨膨脹
  • 巴曙松:央行可考慮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