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段发言的高明之处,是逆袭了“但凡反对一律死刑就等于帮助人贩子”的心理盲点,站到了和大家统一的阵线上,建立了一致的情感基点,之后你再谈法律、谈社会效益,就会顺耳得多。同样的,辩论赛中,也有很多辩手认为辩论双方的立场在“心证”上就应该是公平的,观众和评委也不应该对哪一边有所偏爱,所以只要把自己的道理直白地说出来,不需要包装,观众也得接受。

原标题:怎样把不近人情的话说好听?

生活中,大家都听过“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俗语,并且很多人深信不疑,以至于他们在说服、规劝别人的时候,往往坚信,只要自己的道理是正确的,哪怕话说得不好听,对方也必须接受。

同样的,辩论赛中,也有很多辩手认为辩论双方的立场在“心证”上就应该是公平的,观众和评委也不应该对哪一边有所偏爱,所以只要把自己的道理直白地说出来,不需要包装,观众也得接受。

结果,想必大家也知道,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并没有获得认同。

道理与心理的距离

20世纪初,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提出了“心理距离说”(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心理距离”这个概念后来被语言学家挪用,用以指出每个人心理上都有一种警惕心理,也就是心理上的“势力范围”。当这个心理的势力范围被他人侵入,就会引起紧张、警戒和反抗,越是陌生的事物,心理距离越远,也越容易形成反抗。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说出一番道理去规劝他人时,他人往往第一时间不是接受,而是质疑甚至是抗拒,因为这番道理距离他“太远了”——这其实非常合理,因为如果我们说的和他原本的想法本就离得很近,那多半根本不需要我们去规劝。

就好比,2018年在连续好几起凶狠残暴的人口拐卖案例曝光后,民愤空前高涨,社交平台上一片叫杀之声,认为“贩卖儿童必须判死刑”。但凡有专家学者提出反对意见,几乎无不被骂个半死。因为群情激愤的网友们一下子就觉得,“你们这些人,居然还帮人贩子求情?”

专家之所以反对,当然有他的道理——因为如果贩卖儿童不需要判处死刑,那么人贩子考虑到被抓的风险,为了尽量不被重判,通常会好好照顾被拐卖儿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伤害被拐卖儿童。而一旦法律规定为“只要贩卖人口事实成立,就判处死刑”,或许有机会劝退一批人贩子,但最终铤而走险的那一批人,就从此失去了保护被拐卖儿童的动机,因为横竖都是死。这个道理其实在常识上非常容易理解,即所谓的“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

但就是这么一个有理有据的道理,民众们却无法接受,说到底,其实就是因为专家的道理,离大众太远了——动辄司法实践、立法原则,对则对矣,但终究失之于“忠言逆耳”。

找到情感缓冲点

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找到一个情感上的缓冲地带,也就是找到一个既坚持了自己观点,又不至于与听众情感极端对立的“缓冲点”。比如,在前面提到的反对人贩子一律死刑的观点中,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车浩,就明显把握到了情感的缓冲点的。他说:“各位家长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我自己也有孩子,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律死刑,人贩子失去了最后的忌讳,反而更可能破罐破摔,握在他手上的孩子的生命安全可能更让人心忧,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让我们孩子的生命去和这些人贩子玉石俱焚吗?”

这段发言的高明之处,是逆袭了“但凡反对一律死刑就等于帮助人贩子”的心理盲点,站到了和大家统一的阵线上,建立了一致的情感基点,之后你再谈法律、谈社会效益,就会顺耳得多。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在竞技辩论领域,有非常多这种劣势的、不那么讨喜的以及刺耳的观点和立场,例如“让宠物为自己陪葬的人根本不应该被谴责”“高调行善不道德”“以暴制暴也是正义”等。更妙的是,由于立场是抽签决定,所以举凡优秀辩手,必然有着大量的为这种“直觉上不正确”的观点辩护的经验。“奇葩说”辩手梁秋阳在《深度说服》一书中,针对这个具体的问题,将与你分享三个最实用的技巧,辅助你找到情感缓冲点,让忠言不再那么逆耳,把不近人情的话也能说得好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