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喜剧背后,实际上,往往是满满的悲剧。只是这一点,现代的许多人早已忘记。

我们知道,魏晋时期的文人,大多都很有个性。比如经常不穿衣服的祢衡,还比如打铁手艺堪称一绝的嵇康。但今天要说的这两个人,王粲与孙楚却是以好学驴叫而出名,听起来有些惊悚吧?

但这是事实,并且,被言之凿凿地记载在《世说新语》里。原文是这么说的:“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而这里的王仲宣,正是以文采斐然名列“建安七子”的王粲。

这则往事是这么讲的,除了能写一手文章外,王粲生平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学驴叫,并时常以这个技艺为荣。他死后,当时,已经贵为曹魏皇帝的曹丕,率众来出席他的葬礼。

就是在这个追悼会上,曹丕提议说,王仲宣生前最喜欢学驴叫,为寄托哀思,请大家各学一声驴叫,算是为他送行吧。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大家自然都得服从。于是,在王粲的墓地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驴叫声。这个历史上最滑稽、最搞笑的送葬礼,由此成为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

无独有偶,西晋诗人孙楚,也是一个喜欢学驴叫的人。当时,他的好朋友王济死了,孙楚前去吊唁,当着众多名士的面,他抚尸痛哭,引得大家都跟着落泪。后来,悲伤的孙楚说,你(王济)生前不是喜欢听我学驴叫吗?今天,我就再给你学一次。说罢,真的学起了驴叫,引得众宾客都破涕为笑。谁知孙楚却一板脸,说,竟然让这样的人死了,你们却还活着!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毛驴给人的印象就是蠢和笨,其叫声更是不堪入耳。否则,就不是有“黔驴技穷”、“嘶声如驴”的成语出现。说起来,这王粲与孙楚,都是生活在魏晋时期的名角,不仅才高八斗,更是声名远播。他们为什么要不顾身份和影响,非要去学驴叫呢?

其实,魏晋是一个时局动荡、暴君迭出、政治高压的特殊时期,不少横冲直撞的知识分子,大都因敢于坚持正义而死于非命。面对死亡的阴影,必然会使一些别有怀抱的文人,去寻求一种无关政治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苦楚和恐惧。

聪明的王粲与孙楚等人,既没有像祢衡那样,敢于赤身裸体对抗朝廷的果决,也没有嵇康那种旁若无人招待朋友的勇气,只能在郁闷无聊、厌倦世俗之时,扯着嗓子肆无忌惮地学驴叫,并以此来发泄心中的苦闷。

具体来说,王粲是借学驴叫,来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排遣怀才不遇的悲凉;而孙楚则是恃才傲物,驴叫更是他和王济之间的弦歌雅音,类同于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高山流水。事实上,他就是以驴鸣代替悲歌,来表达自己的失侣丧友之痛。你说是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