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正在不斷拉近互聯網與鄉村的距離,也讓農業生產、農民生活、鄉村治理方式發生巨大變革。深秋時節,浙江在線記者走進浙江鄉村,採訪了4位因“觸網”而改變命運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凝聚着濃烈的時代氣息,更讓人看到了“互聯網+”對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帶來的無限可能。

農村電商 馬樟良

農民“觸網”,創富有道

浙江在線11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施力維 龔望平 市委報道組 陳錦青)“雙十一”臨近,“中國網店第一村”義烏江東街道青巖劉村,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在這裏,平均每秒鐘就能成交33單網購交易,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商品從村裏發往全球各地。

青巖劉,戶籍人口1700餘人,卻有着4000多家電商。土生土長的本地村民馬樟良,是村裏3萬多名電商從業人員之一。在這裏,人們可能不知道馬樟良,但一定聽說過他創立的電商品牌——陶煲王。一臺電腦一根網線,不僅改變了農民馬樟良的命運,更爲鄉村創業創新注入活力。

青巖街58號,是馬樟良自建的農居房,也是陶煲王的展示店。走進1樓展廳,700餘種陶瓷煲、茶餐具琳琅滿目。在展廳一角,馬樟良一手刷着手機直播軟件,一手握着鼠標。

“我快50歲了,但在青巖劉做電商,不得不緊跟年輕人的思路。一天不改變,就有可能落後。”馬樟良說,最近公司正致力於內容營銷,通過邀請“網紅”來直播美食製作,推介餐具新品。

談起這幾年在青巖劉做電商的經歷,“變”是馬樟良提及頻率最多的詞。

最近,陶煲王把營銷陣地從電商平臺向社交網絡平臺轉變,不僅建立起自己的社羣,有了一批固定“粉絲”,其微信公衆號推送的文章,平均每篇閱讀量破萬,“抖音”短視頻的“粉絲”數量也已達到4萬。目前,陶煲王的日均成交訂單有2000多個,年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

而在“觸網”之前,馬樟良和許多義烏農民一樣種過田、擺過攤、全國各地跑過市場,直到1997年纔在義烏小商品市場買下攤位,做起陶瓷玻璃餐具生意。

真正的改變在2010年。那時青巖劉電商發展一片火熱,兩名來自義烏工商學院的大學生租下馬樟良家一層樓房,帶來兩臺電腦就做起了生意。“每天訂單不斷,物流車輛進進出出。”這讓他看到了電商的廣闊前景。

青巖劉村還專門爲從實體轉向線上的村民、商戶,開設免費課程,組織電商沙龍,從基本的電商知識到拍照、運營、包裝等都有專人教學。馬樟良從鍵盤打字開始學習,積累了信心和經驗,下定決心從線下向網上轉型,成立公司,組建起一支40人的電商運營團隊。憑藉多年線下經營的資源優勢和專業的網絡營銷和推廣,他的網店迅速積累了人氣。眼下,馬樟良正着力打造以消費體驗爲主的線下實體展示平臺,通過網上線下聯動的方式,提高品牌競爭力。

夜晚,馬樟良還會到青巖劉黨羣服務中心坐坐,繼續參加村裏的電商沙龍,和年輕人互加微信,深入交流。“這兩年,電商的競爭更激烈,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教訓,或許可以少走些彎路。”他說,政策好、服務好、抱團發展的傳統,一直是青巖劉電商發展的優勢。

“我們以開放包容的心態迎接各地電商人才,期待孵化出更多像陶煲王這樣的成熟電商企業。”青巖劉村黨支部書記毛勝平說,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去年,青巖劉電商銷售額已經突破60億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萬餘元。今年,村裏新建了電商雙創孵化中心,並謀劃建造學生公寓、擴大倉儲用地,爲入駐電商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村支書黃久富

高山小村,站上“風口”

浙江在線11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聶偉霞 縣委報道組 劉鴦鴦 程航)秋風送爽時節,海拔1100多米的遂昌高坪鄉茶樹坪村中,百里稻花香又飄出了山旮旯。全村3萬多斤稻穀,每斤價格賣到10元,卻仍供不應求。紛至沓來的訂單,讓茶樹坪村黨支部書記黃久富不禁感慨:“搭上互聯網的快車以後,小山村迎來了新機遇。”

今年55歲的黃久富,年輕時種過田、打過鐵、做過生意,是當地村民眼裏最能幹的小夥子。40來歲時,黃久富回到村裏擔任村支書,後來又連續4屆當選村支書。“要致富,找久富!”這是村民給黃久富編的順口溜,亦是對他的肯定。

2016年5月,黃久富將目光投向村口300多畝高山荒田,帶領村裏的老農在田間種下高山稻,並拿起紙筆寫梯田日記,將種稻的喜悅、艱辛、追求與夢想,通過圖文和視頻網上,後來又通過風靡全國的遂昌農村電商平臺——趕街網向全國衆籌銷售生態大米。僅一週時間,“高山稻米體驗師”“爸爸帶你割稻子”兩個衆籌項目吸引了1000多人蔘與,籌集資金共25.6萬元,認籌者涉及22個省市的136個縣。

2017年9月,首屆高山稻米收割體驗活動開幕,52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認籌者集結在金色的田野裏,割稻、打穀、扛擔,將當天收割的5000多斤稻米搶購一空。同年“雙十一”當天,茶樹坪村的高山生態米賣到脫銷。

“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推動農旅融合,把茶樹坪村打造成梯田公園,讓遊客體驗從插秧到割稻、再到與稻草攝影等全過程,讓‘田趣’活動全年無休。”夕陽西下,茶樹坪村被染成了金黃一片,黃久富的思緒也飛到了山外。今年1月到10月間,茶樹坪村共接待遊客8.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80萬元,夏季時更是一牀難求。

眼下,黃久富的夢想正逐步實現:通向148畝藍莓基地的道路硬化工程已經完成,1000多平方米的遊客中心即將落成,村裏100多畝荒蕪的梯田也將陸續被開發……而在村口的一塊巨大電子顯示屏中,錯落有致的農房、乾淨整潔的村莊、高山上的梯田、牧場以及老農們辛勤勞作的場景,經由視頻傳輸設備清晰地傳向山外,也將小山村與互聯網的故事傳遞到四面八方。

物聯網專家徐志福

躬耕“雲”端,種田更潮

浙江在線11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高馳弘)“徐老師,我們草莓園裏的物聯網新系統已經升級完畢,使用效果更好了!”近日,舟山定海區岑港鎮喜來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夏永年,興奮地打電話報喜。

近年來,夏永年從浙江省農科院引進物聯網技術,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農業的自動化生產,也進一步提升了農產品品質,而這一切的“幕後功臣”,就是電話那頭的“徐老師”——省農科院數字農業研究所農業模型與物聯網研究室主任徐志福。

今年53歲的徐志福,身份雖不是農民,工作經歷卻與“三農”息息相關,被農業企業家們稱爲“浙江農業領域最懂計算機、IT界最瞭解農業的專家”。

從南京農業大學畢業後進入省農科院的徐志福,曾經從事過20多年的農作物高產栽培研究工作。而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興趣,白天奔波于田間地頭,夜裏又變身成“碼農”。

那時候,在旁人看來,徐志福的興趣與農業如此格格不入,但他堅持認爲,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纔是農業走向現代化的根本途徑。直到進入21世紀,當“農業+互聯網”成爲農業現代化中最熱門的領域時,他的一身才華終於找到了用武之地。

2010年1月,省農科院正式成立數字農業研究所,由徐志福擔任課題負責人。如今,由他帶頭研發的農業物聯網系統,已經在全省各地的30多個示範基地安裝使用,累計推廣應用面積達34萬畝,並積極向省外拓展。

在夏永年的蔬果基地裏,記者看到,他只需在手機客戶端上輸入幾個指令,田地裏的水管就能定時自動噴水灌溉,大棚的捲簾也能在規定的時間打開或合攏。“相比前兩代產品,這套新升級的物聯網智能環境測控系統,不僅安裝更簡便,功能上也更可靠。現在,我一個人就可以管理整個種植基地。”夏永年說。

近兩年來,徐志福和團隊正在擴大農業數據模型的研究範圍,從單純的種植業向種植、畜牧等多個領域發展。在這位躬耕“雲”端的“碼農”看來,未來,雲計算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將給農業現代化與信息化帶來更多可能。

“村情通”創始人袁平華

村情通了,人心齊了

浙江在線11月7日訊(記者 邵倩 沈晶晶 通訊員 求張鋒)“現代技術讓鄉村日新月異。”龍游東華街道張王村黨支部書記袁平華,一路見證信息技術普及的力量,也感慨互聯網給鄉村基層治理帶來的深刻變化。

張王村,曾是龍游遠近聞名的“上訪村”,鄰里糾紛多,幹羣關係緊張。2013年11月,東華街道委派調解經驗豐富的袁平華任張王村黨支部負責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瞭解,袁平華髮現,許多村民對村幹部做事方式有意見,總覺得村裏財務不公開。由於信息溝通不暢,村兩委貼在辦公樓櫥窗的公示、通知,在家村民不在意,在外村民看不到,久而久之,大家對村莊事務也漠不關心了。

到東華街道工作之前,袁平華在龍游縣公安局城東派出所做了10年協警。當時,旅館信息要錄入電腦,袁平華自告奮勇承擔下任務。這段經歷,也讓他深感數據與網絡的重要性。而2016年2月的一天,當袁平華意外發現,年過七旬的母親也學會用智能手機看微信、讀新聞時,頓時豁然開朗,把村裏的事務、財務都搬到網上的想法由此產生。

隨後,袁平華負責繪製平臺構架,設計各項功能,又找來一位懂編程的朋友幫忙在業餘時間開發程序,常常忙到次日凌晨兩三點。2016年6月5日,張王村村級事務信息管理平臺正式上線,主要用於人口管理和信息發佈,袁平華將它命名爲“村情通”。

“過去,村裏發放各類補助時,因爲信息不公開,小道消息傳來傳去,就容易產生誤會。”袁平華說,現在誰家有補貼誰家沒補貼,打開手機一查都一目瞭然,每次臨時補助名單、低保人員名單、村裏用工名單等一發布,點擊量就能達到300多人次。

“村情通”使用一段時間後,有村民提出APP要下載安裝,不如微信方便。袁平華便把APP連接到了微信上。“技術飛速進步,‘村情通’也得與時俱進。”袁平華總是說,自己麻煩點沒事,關鍵是老百姓用得着、用得來、喜歡用。

目前,“村情通”模式已推廣覆蓋龍游的262個行政村,覆蓋率達100%。全縣605個專職網格員通過走訪巡查,已將羣衆最關心的戶籍、土地、住房、務工、村務公開等40餘項信息電子化、掌上化,村民通過“村情通”反映的問題90%左右可在村內解決。衢州市也已全面推廣“村情通+全民網格”治理模式,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