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寶寶上幼兒園之後,每天早上起牀的時間差不多就是固定的了,很多家長甚至爲了讓孩子能有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就早早將寶寶叫醒。但是,研究證明,人處於飢餓狀態下腦垂體會分泌出更多的生長激素,從而促進孩子骨骼的生長發育,反倒是喫撐的狀態下,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會減少,影響寶寶“長高個”。

老人經常會感慨,從前條件不好,孩子的營養跟不上個子都比較矮,現在條件好了孩子的個頭普遍都高了不少。
不過,還是有很多孩子明明沒少補營養,卻沒能長成“大高個”,除了家長的遺傳之外,還有可能跟家長的4個“好心”有關。

1、好心“餵飯”
“餵飯”除了講究一個“喂”字之外,通常還離不開“撐”,家長們尤其是爺爺奶奶等長輩在餵飯的時候總是願意說一句“再喫一口,喫飽了好長大高個!”,但實際上很多情況下孩子已經喫飽了,但每次家長都要把孩子喂到“撐”才肯罷休。
但是,研究證明,人處於飢餓狀態下腦垂體會分泌出更多的生長激素,從而促進孩子骨骼的生長發育,反倒是喫撐的狀態下,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會減少,影響寶寶“長高個”。所以,孩子喫飯的時候,家長不要過於強求孩子“多喫點”,只要飲食習慣好,少喫零食、不邊喫邊玩,孩子每餐8分飽纔好

2、早上好心叫醒寶寶
寶寶上幼兒園之後,每天早上起牀的時間差不多就是固定的了,很多家長甚至爲了讓孩子能有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就早早將寶寶叫醒。
但是,生長激素的分泌是有規律的,只有處於睡眠狀態下才會分泌,而且每天有兩個分泌高峯期,一個是每晚9點到凌晨1點,另一個是凌晨5點到7點。所以如果不是必須,家長最好不要過早叫醒寶寶,最好能保證晚上9點前睡覺、早上7點左右再叫醒寶寶。

3、好心補鈣
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給寶寶喫過鈣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真的查過“寶寶缺鈣嗎?”,事實上,研究證明飲食正常的情況下,大多數寶寶是不缺鈣的,尤其是現在每家每戶都不缺奶製品、豆製品和肉類,所以正常的飲食就能滿足孩子身體中的含鈣量。
反倒是過量補鈣可能會影響孩子“長高個”,因爲過量補鈣可能會導致孩子骨縫提前閉合,影響寶寶身高的增長。如果家長真的不放心孩子是否缺鈣,不妨提前檢查一下,不要盲目補鈣。

4、好心讓坐着玩
很多家長怕孩子磕着碰着,經常找一堆玩具或者電子產品讓孩子安靜的坐着玩。
但是運動時,會拉伸到關節、韌帶,刺激到骨骼的發育。所以想要寶寶“長高個”家長就要給寶寶運動的機會,尤其是垂直類的運動,比如跳繩、籃球、跑步等。

1、每天曬太陽1小時
2、睡眠充足:3-6歲要保證睡眠時間在10-12小時,小學、初中保證9-10小時,高中保證8小時睡眠。
3、別迷信增高產品:有些保健品屬於短期內“拔苗助長”,孩子看着長高了,可從長遠來看並沒有好處。
4、每天一杯牛奶:早餐或睡前
5、多運動:嬰幼兒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做操,當寶寶能自主運動後可以換成拍球、踢球、跳繩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