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练功夫当求真知内得,千万不要只图打得漂亮,那没有用》,然后有一位网友说了:“可我以前见过也是名家写的太极拳练法,却是先练大架求舒展,再练小架求圆融,不知哪个才是真谛?”

在评论区我也回复了,因为这个问题呢,涉及到文武同宗的传统,这里就深入阐述一下吧!

总的来说:“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和“先练大架求舒展,再练小架求圆融”在道理上是一致的,通过大架来伸展筋骨,活络气血,这时阳刚气化,气机布于周身,力量比较足。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舒经活络已经达到了一定效果后,就得把架子收回来,使气机内敛,以求潜气内循,进而循经导脉,元气日渐充足则气机圆融矣。

这就是传统功夫说的“形中寓法”,动作和姿势能影响人体的气机循行,分经流注,这种循经就是形中的“法”。所以说练功之初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通过架子、动作的大小来调节体内气机的运化。

然则虽然道理上都是对的,但是从语句上来说,“先练大架求舒展,再练小架求圆融”这句话不通顺。如以全句来说,我写的内容应该是这样:“(动作、架子)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他的开展和紧凑针对的都是动作或是架子。可是那位名家所说的则是“先练大架求(动作)舒展,再练小架求(气机)圆融”,前后主语就不对应了,此是文化上存在不足。

当然我前面所说的对于那位名家所说的话是我对功夫的理解,也许他想表达的是“先练大架求(动作)舒展,再练小架求(动作)圆融”也有可能。这样一来主语就前后呼应,没有语句上的毛病了。这个动作圆融是因为小架的时候,气血所谓运行相对慢一些,比较集中,所以体现在动作就比较圆润,灵活。

但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么层次就降低了,如果始终沉迷于肢体动作这些外形有象之物,不去追寻内在的机理,那么在神采的焕发,气机的运化上就丢掉了。现在很多国人说自己练的是传统武术,可是怎么运气,怎么循经,他们不知道,也不承认。说的全是现代体育那一套锻炼肌肉力量的练法,这还是国术吗?明显不是!

国术的修习是要“以形鉴真”,练功时要有运气的内涵,要能循经,这就是形中寓法的“法”。除此之外,传统功夫还要求“法理并传”,法是功法,理是功理。要把功夫的动作,姿势,名称讲解清楚,它有什么道理,能起到什么作用,说明白。那么怎么样才能把功理说清楚呢?要有文化。你的用词造句要有文采,有要内涵,要能让人深思,不能出现错误。

​而“再练小架求圆融”的说法就比较含糊了,到底说的是动作圆融,还是气机圆融?说得不清楚。反之“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就表达得很清楚明了,刚开始练功要动作先开展,后紧凑。目的就是为了团敛元气以聚气呈形,壮大真元以太乙循经。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