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羅倫薩大教堂的這個穹頂在建築歷史上被認定爲文藝復興建築的報春花,從此以後,意大利的建築師們摒棄了教會對建築形制的統治,開始探索全新的建築設計邏輯。文藝復興對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以雷霆萬鈞之勢改造着人們的思想世界,在建築藝術領域,一股應時的新風也在醞釀形成,他即將吹過亞平寧半島,越過阿爾卑斯山,到達古老歐洲的每個角落。

對宗教桎梏的大反擊

從中世紀開始,意大利地區就和大部分歐洲不一樣,這裏沒有強權的君主專政國家,反倒是建立起一批獨立的,經濟繁榮的城邦共和國。到了十四,十五世紀,在佛羅倫薩、熱那亞、威尼斯等城市,新的資本主義經濟關係萌芽了,產生了早期的資產階級。這些新的富裕階層爲了鞏固對己有利的社會關係,不斷挑戰中世紀以來籠罩在人們身上的天主教權威,形成一股新的社會文化浪潮。

想要解放教會對人民思想的禁錮,就必須手握與教會的神權教條針鋒相對的思想武器,於是,資產階級新貴們從古羅馬和古希臘尋找古代燦爛的文化藝術來武裝自己,新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性,鼓勵人們在生活中尋找生命的趣味和意義,讓每個人都在現實中充分發展,這些理念和天主教會教導人們的匍匐在上帝的意志下贖罪,完全放棄自己的人生,只爲換取死後升入天堂等理念針鋒相對,對世人的精神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這一股向古典文化學習的新思潮很快席捲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和各個領域,被稱爲“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對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以雷霆萬鈞之勢改造着人們的思想世界,在建築藝術領域,一股應時的新風也在醞釀形成,他即將吹過亞平寧半島,越過阿爾卑斯山,到達古老歐洲的每個角落。文藝復興建築的發端

文藝復興建築的發端從佛羅倫薩開始。1296年,佛羅倫薩的商業和手工業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了政權,締造了共和政體,爲紀念這一重大事件,市民們準備修建一座教堂,於是佛羅倫薩大教堂的籌建計劃納入日程,新世界的市民們要求建築師將他設計爲“人類技藝所能想象的最宏偉,最壯麗的大廈”。到了1366年,教堂的主體結構已經完工,就只剩一個穹頂還沒有完成。

到了15世紀初,一個名叫伯魯乃列斯基的行會工匠承接受了穹頂的設計任務。伯魯乃列斯基精通機械,鑄造,也擅長雕塑和繪畫,與後來的達.芬奇一樣,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巨匠。爲了完成這項設計委託,他去往羅馬逗留了幾年,潛心鑽研古羅馬的拱券技術,測繪古建築遺蹟,所有這些學習過程,都是剛剛風靡起來的向古代文化學習的風潮在建築領域的體現。

回到佛羅倫薩後,伯魯乃列斯基在1420年通過國際競標,擊敗了來自西班牙,英國和日耳曼的建築師,獲得了這項工程的委託,同年方案定稿,開始動工,到了1431年的時候,穹頂的大部分都已經完成,只剩下最高處的一個採光亭,而伯魯乃列斯基則在這時不幸離世,直到1470年,採光亭才徹底完工。完了紀念伯魯乃列斯基爲大教堂做出的卓越貢獻,死後他被恭敬地安葬在主教堂的地下室。

這個大教堂開啓了輝煌的文藝復興時代,他的穹頂方案採用了前所未見的新形勢,首先砌築了一圈12米高的鼓座,然後將大穹頂放在這個鼓座上。爲了減小大穹頂的重量對下部結構的壓迫,還開創性地運用了骨架券和內外雙層結構的方式,這都是從古羅馬建築中吸取的有益經驗。

佛羅倫薩大教堂的這個穹頂在建築歷史上被認定爲文藝復興建築的報春花,從此以後,意大利的建築師們摒棄了教會對建築形制的統治,開始探索全新的建築設計邏輯。走偏了的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建築是以市民文化對貴族文化的反抗開始的,但是由於所有的高層次建築都必然依附金錢的力量,所以後面的建築也都是由有錢有勢的城市貴族們出資興建的。

在15世紀30年代,佛羅倫薩的共和政體實際上已經被推翻,銀行家美狄奇家族建立起了獨裁統治。1453年,土耳其人貢獻了君士坦丁堡,意大利和東方的貿易路線被切斷,佛羅倫薩的經濟開始衰落,文藝復興文化開始轉向宮廷和貴族,和底層市民已經越來越遠了。

這個時期比較又代表性的建築是家美狄奇家族興建的自家府邸。這座府邸是處於城市中的一座臨街建築,三層樓高,他和市民建築追求的輕快和歡樂不一樣,顯得氣勢欺人,高高在上。從外立面上來看,他顯得封閉而呆板,同一層的每個窗戶都是一樣的,以一種沒有變化的韻律感鋪滿了整個立面。所用的材料比較厚重,但是很考究,底層用粗糲的大石塊壘起來,沉重又高傲。上面兩層則是條石砌築,其中第二層的砌築方式刻意強調石塊的手工建造感,把石塊之間的灰逢留得很寬,足有8釐米;但第三層和第二層就不宜一樣,縫寬很窄,從遠處看無法察覺,顯得是一面整體。盛期的代表

除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外,以前的老貴族——天主教會也注意到了新的建築形式帶來的視覺美感,慢慢地,教會內部也不否認人世間得美和對上帝得崇敬並不衝突,也開始嘗試着將這股新風吹進教堂建築的建設中。

在文藝復興盛期,教會建築中紀念性風格的典型代表是坦比哀多,傳說是耶穌得門徒——聖彼得被釘上十字架得地方,他建在聖彼得教堂的一座側院裏面,設計者是伯拉孟特。這座小小的紀念性建築採用圓形平面,立面處理上採用集中式構圖,從總體上看,它從下往上分兩層,第一層是一圈環繞建築外牆的圓形羅馬多立克柱廊,蒼勁有力,他們共同撐起了二層的一圈環形陽臺,在陽臺的中間是建築的第二層,這是一個架設在鼓座上的穹窿,穹窿的頂端設置了一個採光亭。整個建築看起來構圖簡潔,中心明確,立面上出現虛實的對比,顯得精緻而靈巧。

坦比哀多在當時就已經引起了建築學界的轟動,被認定爲“經典”建築,在西歐和北美,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得仿製品,他作爲文藝復興盛期,美國國會大廈的構圖中心就是以坦比哀多爲藍本設計的。衰落後的新方向

當文藝復興發展到17世紀,已經進入了晚期,封建勢力又在一些城市復辟,貴族們又成爲了社會的主宰,教會也開始恢復中世紀的種種制度,鎮壓宗教改革運動。這倒退的社會現實反映在建築上,是出現了一些中世紀建築形制的復舊。這段時期,建築設計界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機械地崇拜古代文化,特別是對古代柱式的盲目強調,好像突破了柱式的建築都是違反設計教條的;另一種傾向則是對柱式的顛覆性挑戰,他們希望跳出這個框框,重新尋找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不過這種追求最後變成了另一個極端的形式主義,異化成了新奇乖巧的嬌柔做作之風,慢慢脫離了過去兩個世紀以來所追求的和諧和理性,這股風潮之後被天主教反動勢力所利用,發展成爲“巴洛克”建築風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