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我分化不足的人,和过度需索者出于对爱的渴望,都会很快地进入一段恋爱关系。从内心层面上来说,黎女士就是如此,在选择伴侣时,她未曾从理智上考虑这个人是否合适,而是只从情感上考虑,很容易被情绪带动,比如,和大叔在一起时是因为一见钟情。

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吐槽的帖子,“十多年前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小姑娘都喜欢大叔,说大叔成熟稳重会疼人。现在好不容易我们熬成大叔了,你们又喜欢小奶狗了?我们这代人就不配拥有你们是吧?” 我们不难看出,恋爱,似乎也有着流行趋势。前些年流行大叔恋,成熟男人的冷静睿智是女性的首选;后来,流行霸道总裁爱上我,女生们都幻想着“总裁”为自己承包“鱼塘”;最近两年,则是姐弟恋当道,小奶狗或小狼狗成为了广大女性的心头好。

恋爱也要追流行:小奶狗当道,就谈姐弟恋,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

一些女生的择偶观也随着这种流行变化着,但始终找不到心头上的最爱,最后难免以分手告终。不少女生开始迷茫了,对恋爱逐渐失望,不是对谈恋爱闻风丧胆,就是成了先下手为强的“海王”。

“所以,你想找什么样的男朋友呢?”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一句话:“我研究女性心理30年,到现在也不知道,女人到底最想要的是什么。”

也难怪他不知道,很多时候,连女人自己都不知道

恋爱也要追流行:小奶狗当道,就谈姐弟恋,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

黎女士(化名)今年29岁,她在一家外企的人力资源部门担任薪酬经理,工资待遇都很不错,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房和车,她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大半个一帆风顺的,但唯独在感情方面出了一些问题。

在大学时,黎女士和同龄的同学谈过几场恋爱,每次都是她感觉没什么好谈的,就分手了。她刚毕业时也和帅大叔谈过恋爱,一见钟情的那种,虽然大叔看问题比较透彻,在事业上给了她不少的帮助,但这个大叔只是玩玩而已,没打算真和她在一起,她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走出来。

吃了帅大叔的亏之后,她单身了好久,不过也总有一些年下的小奶狗向她告白,一开始她觉得姐弟恋指定走不长久,但她看到网上传得小奶狗怎么好、怎么乖,再加上小奶狗的猛烈告白之下,朋友们也觉得不错,她便答应了。一开始,她觉得自己十分幸福,小奶狗会动不动就给她一些惊喜,让她觉得自己像个小女生一样,好景不长,她越来越发觉自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反过来照顾、安慰小奶狗。

恋爱还是再次失败了,黎女士与我诉苦道:“恋爱也谈了不少,可总是感觉自己还是很孤独,就好像自己融入不进去一样。”在一番情绪疏导后,我问道,“那你有没有设想过自己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伴侣呢?”她愣了一下,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黎女士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极其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无法坚持自我。比如,她原本不太接受姐弟恋,但看到网上说小奶狗如何如何好,她很快就转变了想法。她的这种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她“自我分化”程度较低

恋爱也要追流行:小奶狗当道,就谈姐弟恋,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

所谓自我分化,是指一种能够分辨和管理个人的情绪和理智,并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自我分化这一概念由家庭系统治疗的奠基者Murray Bowen提出的,它包括了内心分化与人际关系分化这两个层面——

· 在内心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将理智与情感区分开来的能力,即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个体是受理智还是受情绪支配的能力。

· 在人际关系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在与人交往时能同时体验到亲密感与独立性的能力。

Nichols, Schwartz, &Minuchin认为,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很难把理智和情感区分开,在决策的时候,他们的理智会被情感淹没。从内心层面上来说,黎女士就是如此,在选择伴侣时,她未曾从理智上考虑这个人是否合适,而是只从情感上考虑,很容易被情绪带动,比如,和大叔在一起时是因为一见钟情。从人际关系层面上来说,黎女士似乎很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她觉得自己和所有人都有距离。

Bowen认为自我分化能力低的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常常呈现出两种极端状态——情绪隔离或情感融合。而黎女士出现的恰恰是情绪隔离,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刻意的疏离状态,即回避与他人建立连接。她在恋爱的过程中,会否认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实际上,她是害怕自己在与他人连接的过程中“被吞噬”,所以以逃避与人的连接来建立一种“伪独立”的状态。另一方面,她会因受到他人感受影响,而把那误认为是自己的感受,比如,她在判断要不要和小奶狗在一起时,会受到“我朋友都觉得他很好,所以我应该和她在一起”想法的影响。

“他为什么离我而去呢?”

“小娇(化名)前两天又失恋了”,闺蜜晓茜(化名)和我说道,“她又找我哭的稀里哗啦的,不过,我要是她男朋友我也会和她分手。”

“前一阵子我还看她发了和男朋友去吃火锅的照片呢,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又分手了呢?”我十分惊讶,小娇也是我的好友,她和男朋友在一起有半年多了,偶尔吵吵架,但没真分手过。

“这一次可能是真的了,那天我正在小娇家安慰她,但她男朋友去她家把她曾经送给他的礼物全退回来了,外面还下着雨,伞也没打,放下一箱子东西就走了,头也没回,很决绝的样子。”晓茜回忆道,“她男朋友离开后,她一边哭一边嘟囔着“他为什么离我而去呢?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看她哭的那个伤心啊,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恋爱也要追流行:小奶狗当道,就谈姐弟恋,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

小娇没谈恋爱前,是个阳光可爱的女孩,但她是个十足的“恋爱脑”,谈恋爱之后就变成了“粘人精”,她希望时时刻刻与男朋友待在一起,男朋友出去玩没带她,那基本就是十分钟一个夺命连环call,有时候她还会和我们说,“要是我变成一块糖不甩,可以随时贴在他身上就好了......”,几乎每次和我们见面都在不停地说她和她的男朋友;她总是非常不安,随时担心对方会不会下一刻就不喜欢自己了,忧虑对方何时会离开自己,于是,她要求男朋友像打卡一样,每天在朋友圈里发她的照片,加上一句爱她的话,而这一次他们分手的起因就是大前天,她的男友发朋友圈忘了配文字,男友终于忍受不了她的种种行为而逃走。

大家也都劝过小娇,不要看得这么紧,可是她偏偏不听,这就是为什么前面晓茜说“要我是她的男朋友也会和她分手”的原因了。

其实,小娇的这种恋爱模式,是陷入了“过度需索”的状态,过度需索是过度依赖的一种体现,过度需索者放弃了独立性,选择依附于他人,主要表现为无适度边界,消极索爱,依赖并猜忌,过度理想化对方,无稳定清晰自我形象等

恋爱也要追流行:小奶狗当道,就谈姐弟恋,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

从小娇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总是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并没有在乎男友的感受,似乎毫无边界感,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想要像牛皮糖一样贴在男友身上。动不动就打很多电话,这样的做法使得男友基本没有私人空间,男友一旦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她就觉得被忽略了,不被爱了,她认为“被需要=被爱”,一旦不被伴侣需要,她就觉得自己可能已经失去伴侣的爱。当她感觉不被爱时,她就会用抱怨和指责的方式索取爱,比如她会说:“你都一个小时没有理我了,你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不爱我了?”

这样的沟通方式开始会让男友觉得自己有被需要的感觉,但长此以往只会觉得十分疲惫。除此以外,她还会过于依赖明确的表达爱的方式,来判断伴侣是不是爱自己,比如,要求男友每天发朋友圈,即使是男友做到了99次,1次没有做到也会让她有一种被抛弃感。

小娇之所以这样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在她小时候父母离婚,最后她判给了妈妈,妈妈对她十分严格,并且认为她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童年的负面经历使她减少了对他人的信任,在她的潜意识中,她认为“被抛弃”可能再度发生,所以在不断的索取、确认,并且她的潜意识中,也希望用伴侣的爱来弥补童年的缺失,所以才会如此“要求”男友。

然而,她更需要的是从过去走出来,而不是要求伴侣为自己痛苦的过去负责。

如何判断自己与ta是否合适?

很多人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导致了自己在感情中受伤,甚至害怕谈恋爱。不过,我们总有要面对的一天,如何做才能判断自己与眼前的那个ta是否合适呢?

恋爱也要追流行:小奶狗当道,就谈姐弟恋,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

1.不要过快地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自我分化不足的人,和过度需索者出于对爱的渴望,都会很快地进入一段恋爱关系。所以我们在认识对方初期,我们都需要再三考虑,不要过快地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看清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一方面是为自己负责,另一方面也是防止自己受伤。而作为自我分化不足者或过度需索者,更是要再三考虑,询问自己是真的被对方吸引,还是只是想“抓住一个人”,从而帮助自己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2.在情绪之后,学会理智的判断

有人说,爱情是盲目的,恋爱中的人智商都为零,这是因为在爱情中,很多人都是带着情感看对方,总会“情人眼里出西施”,伴侣的优点被无限扩大,而缺点却视而不见,这就是会导致很多人在结婚后,伴侣像变了一个人。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情绪之后,擦亮自己的眼睛,多一些理智,理智是客观的,是需要头脑分析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看清伴侣的“真实面貌”,从而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3.和伴侣在一起时,是否能做真正的自己

过度需索者并不是只有女生,有些男生也会是过度需索者,所以要看清眼前人,判断对方是否为过度需索者。心理学家Jack Ito博士指出,过度需索的人在本质上是“自我中心”的。因为过度需索者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目的,是希望利用伴侣来满足自己对安全感和爱的需要,而非彼此支持。当我们和伴侣相处时,如果不能做真正的自己,甚至还要小心翼翼地压抑着自己,那么这一定不是舒适的恋爱关系。

恋爱也要追流行:小奶狗当道,就谈姐弟恋,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

恋爱,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不一定是流行的就是最好的。并且,恋爱中最重要的不是对方有多合适,而是和Ta在一起,我们能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最后,愿看到文章的你可以有一段长久的恋爱,到天荒地老的那种。

文/玉兮之 燕园心理团队

▽点击“了解更多”,备注“***”获取属于你的线上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