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新冠疫情,它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一时间口罩成了“最时髦的装扮”。不过在如此紧张的氛围下,网上却流传出一些很有意思的小视频:一群男士不约而同到超市买菜,手里拿着清单,还不停打电话问,豆角要圆的扁的。还有几位男士或迷茫的转圈找不到想要的食材,或拿着袋子发呆不知如何是好。再配上搞笑的背景音乐,场面十分滑稽。

记者采访一位男士:“你这两颗青菜打算怎么吃啊。”男士连忙抱怨起来:“我也很纠结啊,回去还得吵,买多了媳妇说放久了不新鲜了,买少了说不够吃。”

评论区也特别精彩,有位男士非常有担当,表示这个时候自己就是要担起责任,不能让妻儿承担风险。有位女士说:平时什么也不干还挑这挑那,这回也让你知道家务有多难。有位男士说:还不是在家憋的,赶紧找机会出去透透气。也有人借机吐槽自己老爸买菜十分不靠谱。

被蔬菜粉碎的英雄梦

男士们满怀信心的做好防护,拎着菜篮走出家门,用孤独的背影为家人抗下未知的风险,想象着孩子正用看英雄的眼神望着自己。

不想到了超市后,打击接憧而至——

这茫茫的菜架上,花花绿绿的蔬菜,哪个才是我想要的?

快菜是什么东西?

白菜怎么这么多种?

都是西红柿,有区别吗?

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发现难以下手。

茄子要轻的重的?

冬瓜拿尖的圆的?

辣椒选深色浅色?

打了一通电话,在妻子的现场教学下终于买好了,回家又挨了一顿骂:买的太多了/太少了;买的太贵了,被坑了;买的品种不对,口感不一样……

男士的自尊心被摧毁的所剩无几——不就是买个菜吗,怎么这么难啊!

由买菜引发的战争

想必对于男士们来说,买菜的艰难经历是出乎意料的——买菜嘛,很简单啊,告诉我买什么就是了。他们想象着自己干脆利落的把蔬菜装进袋子、付钱、满载而归的场景。却没想到一个简单的买菜里面竟然有这么多学问。

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买菜大概是个进退两难的事。去了,挑一堆不是,不去,更有的埋怨;那还是去吧,先躲过眼前的争吵。

当然,促使男人头也不回奔向菜市场的主要原因,还有责任。想到外面充斥着病毒,买菜这样一个充满风险的事,身为老公和爸爸当然义不容辞扛下来,义无反顾的冲锋陷阵,做家里的顶梁柱、妻儿的保护伞,想想就特别有成就感。可是,男人们为什么需要证明自己的担当呢。

也许压力来自于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待,男士们需要确信自己是强大的,他们需要以此证明自己是爱老婆和孩子的,更要借此机会证实自己在家中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男士们常常更倾向把自己放在处理重要事情的角色,小事不出马,出马没小事。因此日常打扫、琐碎家务他们常常显得漠不关心。并不是真的不关心,而是认为简单的事情交给家人就好了,遇到困难时自己再站出来。正是这种心理,驱使他们主动为全家抗下“用生命去买菜”的责任。也正因为这种取舍,他们大多不擅长处理生活中的各项事宜,被妻子认为懒惰无能、漠不关心。因此,妻子的不满在事情原本的基础上成倍增加了。男人做了事又被指责,自然也很不爽,战争一触即发。

男人买菜为何罕见又搞笑

且不说男人买菜时打电话、发呆,胡乱购买等一系列行为,单单看到买菜的只有男人这一场面就很令人新奇,一方面因为画面罕见,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脑海里,都有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

倘若去除外部环境这个自变量,由生理性别本身导致的行为差异并不多。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的按照家庭、学校、社会的规则与期待行事。从出生起,我们就因为性别而被划分,受到不同的对待,接受不同的信息,我们将外部信息逐渐内化,融合成为自己的样子。此外,我们在群体中也会不自觉的和性别相同的人玩耍,这样一来性别角色也会被强化。

我们见惯了女人买菜做饭带孩子,男人登高爬梯换灯泡,偶尔换过来,觉得新奇。难道就没有女人换灯泡,男人买菜做饭吗?当然有,可是这样一来,常常避免不了引发矛盾。

“你买菜不划价吗?”“5块钱一斤这么贵你就要了啊!”“你做饭怎么弄的这么乱。”“你怎么放了这么多油。”......

男人两手一撒“你嫌我做不好我就不做咯,你自己来!”

女人也很委屈“你做事根本不过脑,家里的事情你一点不上心,每天只知道打游戏,这家不是你的吗?孩子不是你的吗?”

几次下来,买菜做饭,甚至所有的家务,男人都没有欲望去做了,女人的怨气也越来越大。

如何避免“爱情疲于琐碎”这个魔咒?

我们知道,从远古时期开始,女人在家看守,男人外出打猎,乃至后来的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也许从那时起,“女人更注重细节、男人更注重结果”的特征就深入到我们的骨髓中了。这样一来,难免发生很多摩擦。正如那句老话:很多爱情都是被鸡毛蒜皮打败的。怎么平衡这些琐碎但至关重要的矛盾呢?

第一、理性看待、合理预期

两个人带着各自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走到一起,本来就有很多不同:

你喜欢开着水龙头细细清洗,我看着哗哗流走的水资源心疼不已;

你重视屋内地板的干净卫生,我穿着外面的鞋子满屋找拖鞋;

你喜欢家里面灯火通明,我习惯节约电量随手关灯……

两个人结合到一起,首先要对共同生活有合理的预期,做好为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理念磨合的心理准备。意识到磨合不是一件短期和容易的事,也要放弃改变对方使他迎合自己的念头。

我常跟男友说:以后咱俩如果生活在一起,一定有很多要磨合的地方,比如哪里哪里,咱俩的习惯就不一样,我看你那么做的时候内心还蛮崩溃的。我希望咱俩能多沟通,自己看不惯对方的地方可以都说出来,不一定需要谁改变,只要找到两个人都舒适的平衡点就好了。渐渐他也明白了我的意图,会反过来安抚我说,我们将来肯定有很多问题,慢慢应对就是了。

第二、停下指责

即便已经拥有理性的认知,清楚生活中会有很多互相不适应的地方,也难免时常抓狂,感叹对方实在是个猪队友,质问自己一个人单着不香吗。这时一定要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指责对方,尽量清楚的说出自己不满的具体行为和原因,商量出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没有什么两个人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我知道愤怒当前保持理性很困难,我们恨不得把自己承受的痛苦施加给对方,让他知道自己多难受。但是,情绪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未被满足的需要,理性沟通是为了避免下一次发生类似的情况。

比如“我希望把事情交给你,我是可以放心的,可是你只买了两颗菜,根本不够吃,这样一来我不但仍然要解决买菜的问题,并且我们的吃饭时间也要延后,我又难过又着急。我下次会清楚地告诉你我想要多少菜,你也要仔细想想你买的到底够不够。你觉得这样行吗?”

与此同时,也听一听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是真的不用心不走脑,还是已经很努力的想做好。听听他的经历,也许你的气就消了大半。就算他真的不用心,也很有可能在叙述后为自己的不用心道歉,并努力做些什么弥补这次的损失。

第三、鼓励与赞美

如果想让一个人多做事,真诚的夸奖是个不错的办法。“你做的饭味道不错哦!第一次做就这么好,如果酱油多放一点会更好。”“你想让我休息所以主动刷碗,我特别感动。”“你擦地擦得那么认真,比我擦的干净多了。”

千万别为他在做家务与你的抱怨之间建立条件反射,否则就像那位买了两颗青菜的男士心情一样,怨愤呼之欲出:“纠结的很,反正无论怎样都是要吵架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无奈和忧愁。

无论男人女人,都像小孩子一样需要被满足,女人需要被关心,男人需要被认可。在男人做家务时看到他的认真,给予鼓励。在他们一马当先冲向困难,把家人挡在身后时,看到他的担当,及时赞美。放下情绪,真诚的看见,放下评判,认真的倾听。那个有勇无谋的英雄,会在你的帮助和包容下,愈发成熟细致有担当。

文/郭大堆 燕园心理团队

话题:你男友/老公在家务方面闹过哪些乌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