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炸雞巨頭Popeyes的中國計劃:推本土化菜單,與特許經營商緊密合作 

題圖來源:TripAdvisor

記者 | 劉雨靜

編輯 | 昝慧昉

今年7月,界面新聞曾報道過,2020年美國炸雞快餐巨頭Popeyes將在上海開出首店,並於10年內開出1500家中國門店。今天,RBI全球CEO José Cil與界面新聞進一步分享了RBI旗下三個品牌在中國的具體策略。

總體來說,與本地特許經營夥伴、加盟商的緊密合作,本土化菜單,及數字化創新,將是RBI旗下三個品牌未來在中國的整體策略。

漢堡王、Popeyes和今年3月剛進駐中國的咖啡連鎖Tim Hortons,均隸屬於餐飲集團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以下簡稱RBI)。而RBI成立於2015年——漢堡王與Tim Hortons合併,正式成立RBI集團。此後2017年又完成對Popeyes的收購。

目前RBI在全球擁有超過2.6萬家門店,包括1.78萬家漢堡王、4800家Tim Hortons和3100家Popeyes。其中,在中國市場分別有漢堡王1300家、Tim Hortons28家。

中國毫無疑問是RBI未來的重要增長點。“我們曾在投資人會議中披露,未來8至10年將全球的26000家餐廳擴張至40000家。”José Cil對界面新聞說,“而中國市場是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

早前RBI方面曾在不同場合披露,Tim Hortons和Popeyes都計劃10年內在中國開店1500家,而漢堡王也在2018年底表示,3年內要在中國新開1000家店。

實際上,背後是3G資本(持股比例51%)的RBI過去幾年門店擴張速度相當可觀。僅漢堡王2018年就在中國開店140多家,而Popeyes過去一年在全球的門店數增加了6.6%。

作爲將於被引入中國的新品牌,Popeyes創立於1972年,以美國南部風味的蘸醬炸雞、華夫餅炸雞三明治出名,2017年被RBI收購。其實,1999年Popeyes曾在北京王府井以“派派思”的中文名開出首店,但當時的擴張計劃並未如願——儘管Popeyes曾宣佈要在2001、2002兩年內在北京新開50家門店,並在全國共開店300家,但最後卻於2003年關店退出中國。

在過去近20年後重返中國市場,Popeyes提出10年開店1500家的目標,將主要依靠RBI的本地特許經營商資源。

José Cil對界面新聞表示,一方面中國市場的需求已經今非昔比,且RBI旗下品牌涵蓋的咖啡、炸雞、漢堡品類都是該市場增長最爲迅速的品類;此外,90年代Popeyes進入中國時由品牌自己運營,但兩年前被RBI收購後,現在Popeyes重回中國市場會依託RBI的本地特許經營商TFI——後者也是漢堡王目前在中國的開店合作伙伴;TFI將負責Popeyes的選址、開店、供應鏈、人員招募及加盟事宜,幫助Popeyes從一線城市開始逐步滲透。

“2005年最早進入中國時,漢堡王也是由品牌直營開店,但後來我們發現最好的擴張方式是找到本地的合作伙伴,”José Cil對界面新聞說。

進入中國最初的7年,漢堡王僅開出了52家門店,自2012年TFI成爲漢堡王的本地特許經營商後,漢堡王在6年內迅速開出了900多家店。

此外,本土化菜單依然是他們所看重的。RBI並未對界面新聞透露此後Popeyes具體會有多少本地開發的菜單,不過就其目前漢堡王50%本土開發菜單的比例來看,未來Popeyes除了經典的全球通用菜單之外,也會逐步嘗試契合市場的本土創新。

“我們會推出不少中國本土開發的飲料和甜品,”José Cil對界面新聞說,“最近在美國熱銷的炸雞三明治也會登陸中國,此外店鋪裝修也會是我們的品牌特色。”

數字化已經是各大連鎖餐飲巨頭在中國投資的重中之重:星巴克從去年起與阿里巴巴開始合作,目前已經打通了會員體系;麥當勞與肯德基均在開發數字化點餐、小程序和外送App。漢堡王也是如此。

據José Cil對界面新聞透露,目前漢堡王有35%的訂單爲外賣訂單,此外也在開發餐廳內的自助點餐櫃檯、小程序並且與外賣平臺App合作。早前Tim Hortons負責人也對界面新聞透露,品牌已開始測試外送與手機下單服務,未來會在軌道交通和機場等樞紐開出更多門店,並且探索包括便利店在內的不同場景的新模式。不過品牌的終極目標是自營的外賣和手機點餐App,這也會是RBI在中國探索的下一個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