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職業發展手冊》

學心理學的人,畢業之後能做什麼工作?

都去做心理諮詢師麼?當然不是。

繼續做科研?可以呀,但也當然不是唯一的選擇。

《心理學職業發展手冊》,由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社會實踐隊出品,自2015年起,深度訪談在社會各領域心理學人,講述生涯故事,希望全方位介紹心理學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後可選擇的職業方向與行業情況。

現在,我們隆重推出手冊的電子版,共12篇,在推送完畢後,會發布完整目錄和PDF版本,並有紙質版贈送給幸運讀者。

這是《心理學職業發展手冊》系列的第四篇——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是指用一些專業的流派方法,通過語言交流或者一些互動活動來幫助來訪者解決一些心理上的阻礙、促進來訪者的交流溝通的一種專業幫助形式。許多大型公立的組織機構設立了心理諮詢師的職位,如學校、殘聯、養老院等等,爲組織內部的成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解決相關心理問題(見高校心理諮詢中心一章)。

在在本章中,我們主要介紹在私立營利的心理諮詢機構中工作的職業心理諮詢師的工作。

心理諮詢師的一天

□ 9:00-11:00  閱讀來訪者資料,制定諮詢計劃

□ 11:00-13:00 稍事休息,整理諮詢室

□ 13:00-16:00 與預約好的諮詢者進行會談

□ 16:00-17:30 與督導交流案例

□ 19:00-22:00 學習提高

工作職責

相對於爲大型公立機構服務的心理諮詢師而言,在私立營利的心理諮詢機構中工作的職業心理諮詢師需要承擔的其他職責、如行政、管理等工作較少,一般也不太可能開展科研或發表論文,相對來說更加聚焦於個案。

□ 開展諮詢

一般而言,每位來訪者和諮詢師單次諮詢的時長在一小時左右,頻率在1-2次每週,根據來訪者的具體情況,總時間跨度可能爲幾個月到幾年不等。爲了更好地幫助來訪者解決自己的問題,諮詢師往往還需要花數倍於諮詢時長的時間去閱讀來訪者的信息、分析案例、覆盤諮詢過程等等。

□ 與督導探討遇到的問題

每位諮詢師都會有自己的督導,督導的作用是幫助諮詢師更快熟悉自己的工作並傳授一些他們所積累下來的實用技術。從而更好地瞭解自己當下的狀態,促進自身的成長。諮詢師一般需要定期和自己的督導見面。

□ 參加工作坊

工作坊是一種短期的培訓形式,諮詢師需要通過不斷的培訓來提升自己的技巧和能力。工作坊分爲不同的類型和主題,一般收費較高。

□ 與諮詢助理溝通

諮詢經理是私立的心理諮詢機構中常常設立的職位,用於協調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預約匹配,並且代表機構與外界展開談判合作。即便是職業的心理諮詢師,也不可能擅長處理所有領域的問題,所以需要和諮詢助理溝通,從而更好地和來訪者實現匹配。

在成爲職業心理諮詢師之前,也有一部分年輕的心理學人會選擇先做相關機構的諮詢助理。

□ 其他

目前,由於互聯網的發達和年輕人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心理諮詢師會選擇一些新媒體平臺開設課程、撰寫文章等等。這些工作一般由心理諮詢師根據自己的志趣和資源自行開展合作。

行業前景

儘管目前社會大衆對心理健康的關注日益增加,但心理諮詢行業在國內的狀態還遠不夠成熟。尤其是在取消了二級三級資格證書後,行業在專業評定方面仍顯混亂。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註冊心理師,並且隨着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以及社會保健體系的健全,心理諮詢行業前景可期。目前市場上真正註冊的心理諮詢公司數量很少,國內單獨執業的心理諮詢師也很少,大多數爲心理諮詢機構。如果要進入心理諮詢行業,最好進行廣泛的瞭解後,再進行謹慎的選擇。

心理諮詢師的生活

□ 助人帶來的成就感與壓力

作爲以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爲目標的心理諮詢師,情緒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來訪者情況的影響。當來訪者能夠如諮詢師期待的一樣實現個人成長與改變時,諮詢師就會充滿成就感;但當來訪者因爲種種原因沒有好轉時,諮詢師也會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敗。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諮詢師和自己的督導及時溝通,調整心態。

□ 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心理諮詢師的能力表現與個人經驗有直接關係。只通過心理諮詢師考試或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是不夠的,還需要不斷地學習相關的諮詢技巧與知識,深入瞭解各種流派,與同行和督導一起分析案例、相互學習,從而實現專業能力的提升。這種學習過程可能在時間和經濟上都會給年輕的諮詢師造成一些壓力,但同樣也有個人成長所帶來的滿滿成就感。

薪酬待遇

相較於外界普遍的“心理諮詢師收費很高、收入不菲”的印象,職業心理諮詢師的收入並不像想象的那樣理想。營利機構的心理諮詢師的收入與諮詢師的資歷和自己的定價有關,低的一般一個小時收費幾十,高的可能超過五百元一小時。

但需要注意的是,諮詢師接到諮詢的時間並不固定。同時,爲了開展一小時的諮詢,諮詢師往往還需要做數小時的相關工作;參加諮詢相關的工作坊一般也需要可觀的費用。所以綜合來看,職業心理諮詢師的收入並不高,特別是在開始執業的前幾年。

當然,如果諮詢師有書籍出版或者會受邀演講之類的個人活動,還會有一些另外的收入。

職業發展路徑

對於在營利性機構中工作的心理諮詢師而言,一般不會有像高校一樣完整嚴格的晉升體系。但諮詢師們同樣需要深造。工作技能越成熟,諮詢的效果越好,慕名而來的來訪者越多,諮詢師名聲會變好,收入也會相應地增加。

在心理諮詢行業中,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是,諮詢師本人的年齡就是能接待的來訪者年齡上限。因爲諮詢師本人的年齡較低,可能會導致來訪者不信服諮詢師的觀點,導致諮詢達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成爲職業心理諮詢師之前,也有一些比較年輕的見習諮詢師會選擇在從事其他工作之餘,開展兼職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從而積累工作經驗、實踐諮詢技巧,等到合適的時機再成爲全職的心理諮詢師。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衝在缺乏經驗和名望的職業生涯早期、參加各種工作坊和培訓帶來的經濟壓力。

准入門檻

□ 心理學與心理諮詢知識

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積累,瞭解各個流派的專業知識,並不強求心理學專業背景,但是如果有專業背景更好。

□ 諮詢相關的實踐經歷

諮詢師在真正執業工作前,一般需要進行固定小時數的實習諮詢,來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裏面。

心理學專業的優勢

良好的心理諮詢師熟悉各個流派的諮詢技巧比如精神分析流派、認知行爲或者人本主義等。少數流派還需要掌握獨特的專業技巧,比如催眠和正念。

怎樣的人更適合從事心理諮詢工作

□ 敏銳的觀察力

敏銳的觀察力可以幫助諮詢師更好更快地從來訪者的話中找到切入點,找到諮詢者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

□ 共情能力

有助於諮詢師對來訪者經歷的感同身受,建立信任關係,諮詢效果會更好。這一能力與諮詢師的個人經歷和眼界密不可分。

□ 良好的心理彈性

諮詢師還需要良好的心理彈性,在遇到意料之外的諮詢問題時仍能冷靜地分析問題。

我可以怎樣獲得相關信息

可以多去學校的諮詢室當志願者;

去社會上的心理機構當見習生;

專業教材和各種專業網課;

諮詢師寫的記錄諮詢經歷的書籍如《登天的感覺》;

《心理動力諮詢及治療技術》第二、三章“成爲治療師”“成爲諮詢師";

《精神分析治療:實踐指導》第三章"治療師的準備";

多累積人生經歷來提高你的內心;

特別鳴謝

靈犀樹心理諮詢工作室  廖紅梅老師

作者 | 心理學生涯人物訪談實踐隊

審稿 | 何孟欣

編輯 | Vince

本文由京師心理大學堂原創,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徵得作者同意後方可轉載)

點擊以下關鍵詞查看更多內容

直男 | 聲控 | 小黃片 | 口紅 | 心機婊 | 擇偶

物質主義|儀式感 | 網戀 |單身| 父母

相親 | 秀恩愛 | 出軌 | 離婚 | 分手

拖延 |自戀|撩妹|心理諮詢

同性戀 | 抑鬱症 | 性教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