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孩子這一次考得有多差,我們都不要責備他們,幫孩子分析出考差的主要原因,糾正孩子錯誤的學習方法,積累每一次考試的經驗,幫助孩子恢復信心。那麼多次的考試中,孩子總會有考砸的時候了,也許是因爲生病了,也許是因爲那陣子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又或者是因爲着迷於別的東西而耽誤了功課。

青少年處於現在應試教育的環境裏,每個學期都要面對很多次考試。大人做事也不會一直成功,更何況是孩子呢?那麼多次的考試中,孩子總會有考砸的時候了,也許是因爲生病了,也許是因爲那陣子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又或者是因爲着迷於別的東西而耽誤了功課。家長們總認爲,孩子考好是應該的,但卻不瞭解孩子力不從心的痛苦。

有的家長是因爲自己沒有實現自己兒時的願望,於是就將寄託放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認真讀書,圓自己未圓的夢想。由於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期望過高,而導致部分孩子出現了失落、情緒不安等心理狀況。而家長的這個期望與孩子的實際成績往往會存在一定的距離。考好了,家長會笑逐顏開,猛誇自己的孩子爭氣;偶爾一次考砸了,立刻變臉,有的家長還會因此而動手打孩子。難道分數是打出來的嗎?

一個孩子優秀與否,不能單憑考試成績而定,應該看孩子的綜合發展情況。當孩子考試考砸的時候,更應給孩子以安慰及鼓勵,幫助他們調整好心態,以順利渡過難關。

不要只放大孩子的缺點而忽略了他們的進步,哪怕只是一分的進步,那也是孩子經過好幾個月的努力學習換來的。無論孩子這一次考得有多差,我們都不要責備他們,幫孩子分析出考差的主要原因,糾正孩子錯誤的學習方法,積累每一次考試的經驗,幫助孩子恢復信心!

美國著名教育家塞德爾茲對兒子失敗後的教育很值得借鑑。

他的兒子是全班年齡最小的學生,在7歲的時候就完成了小學教育。

有一次,學校組織體育比賽,結果他得了倒數第一,感到非常難過。

塞德爾茲對兒子說:“你不必爲那件事感到難過。”

“我真是太笨了,竟然得了倒數第一,太丟臉了!”兒子沮喪地說。

“是啊,最後一名不光彩,可是你想過其中的原因嗎?”

“什麼原因?”

“因爲年齡。你想想看,你的對手都是比你大好幾歲的孩子,這個很正常 …… ”

“可是我不能因爲年齡小就比他們差呀!”兒子不等父親說完就打斷了他:“雖然我年齡比他們小,我的功課比他們優秀,但體育一項太差了,多丟人啊。

“不,你這樣說不準確。智力是通過教育和勤奮得到發展的,但年齡卻是任何人都不能改變的。他們比你跑得快完全是因爲他們年齡大,個子高,腿比你長。如果他們比你跑得慢,那不是很糟糕嗎?我肯定,等你長到11、12歲時,一定比你的同學跑得快。塞德爾茲一本正經地注視着兒子,溫柔地說。

聽到這裏,小塞德爾茲明白了一個道理,學會了正視失敗。

心理學家認爲,在日常生活或實踐中,父母們都可以採取類似的教育方法。無論孩子遇到什麼困難,家長都不要迫不及待地幫助孩子達到目的,而是應該先問問孩子:“你覺得應該怎麼辦?”“你有什麼好辦法嗎?”引導孩子學會思考問題,等孩子經過思考後,再跟他一起分析孩子想法中的優點和不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