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父亲的原因,他们整个家族的地位都非常高,为了表示自己对马全节的信任,后晋皇帝便特意下旨让马令琮担任牙校,除此之外还多次授予其指挥使、左仆射和勤州刺史等彰显功德的职位。随着马令琮的父亲去世,他和丁忧被后晋皇帝重用,马令琮被提任为隰州刺史,后汉时期他又被任命为西京的巡检使。

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先后侍奉六位皇帝,他是靠什么获得认可的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对于人才的选拔是有一定标准的,最初主要参照出身和家庭地位,随着制度的改革才逐渐开始重视人品、能力。从而衍生出举孝廉和科考等选拔方式。只是科考制度的出现并不代表着出身门第不重要,事实上当时出身还是要比能力重要,很多时候皇帝最信任的人依旧是宠臣家属,比如后周时期的马令琮。马令琮出生于大名地区,其实他原名为马令威,是为了避讳周太祖的名字才改的。对于马令琮的门第及他的父亲马全节,在史书中曾有专门的记载。

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先后侍奉六位皇帝,他是靠什么获得认可的

马令琮的父亲在当时身居高位,手中还掌握着大量兵马,曾先后担任过横海、昭义、天雄等六个地方的节度使。对于节度使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略有了解,作为镇守一方的官员,地位和权势都极其重要,当年唐朝之所以被灭,就是因为节度使的权势过大。因为父亲的原因,他们整个家族的地位都非常高,为了表示自己对马全节的信任,后晋皇帝便特意下旨让马令琮担任牙校,除此之外还多次授予其指挥使、左仆射和勤州刺史等彰显功德的职位。

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先后侍奉六位皇帝,他是靠什么获得认可的

当时刺史在地方属于四品官员,这就代表着马令琮有权利直接呈报奏折给皇帝,而能得到这种待遇的官员并不多,基本都是在朝堂多年的老臣或是立下非常大军功的将领才可以享有的权利。然而马令琮进入仕途并没有多久,只因为他出身于官二代,所以皇帝便对他格外倚重,这足以看出当年马家在朝廷、在皇帝的心中有何种地位。除此之外,马令琮从小便擅长骑射等本事,虽然没机会久经沙场,但也是偶尔上阵作战的人。

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先后侍奉六位皇帝,他是靠什么获得认可的

当年马令琮的父亲前去平定安州的叛乱,马令琮也一同前去长见识,谁知竟同镇州的官员进行了一场大战,为此马令琮立下了不小的军功,由此开始在军营中略有名气。随着马令琮的父亲去世,他和丁忧被后晋皇帝重用,马令琮被提任为隰州刺史,后汉时期他又被任命为西京的巡检使。这之后马令琮便一路升迁,被周太祖提拔至陈州刺史。时间截止到此时,马令琮已经经历了三朝,后晋、后汉和后周。周太祖在亲自率兵征讨兖州的时候,马令琮奉命负责京城门外的巡检工作。但在周世宗的继位,马令琮被调去了随州。

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先后侍奉六位皇帝,他是靠什么获得认可的

随后又于周显德年间回朝赴任,担任军都指挥使一职,四年后再次兼任建州刺史。通过马令琮那些年的官职调动我们可以看出,基本都是手握重权的官职,几乎没有一个是普通官二代可以胜任的,若是在此之前大家还认为马令琮有如今的地位主要是靠着父亲的关系,那在马全节去世后马令琮应该就得不到宠信了。事实上马令琮经历的三朝五个皇帝都对他十分信任,这足以表明,马令琮本身就十分有能力。时间没过多久宋朝成功建立,马令琮被赵匡胤调去担任怀州刺史,此时的马令琮已经在侍奉四朝的第六位皇帝了。

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先后侍奉六位皇帝,他是靠什么获得认可的

时间过去不久,朝廷遭到李筠叛乱起兵,原本赵匡胤打算亲自率兵平定,他召集官员进行商讨,同时命张美立刻准备作战所需要的军饷,谁知张美却告知离事发地最近的就是马令琮管辖的地盘,赵匡胤见此立刻给马令琮发去密函,收到消息的马令琮随即开始准备朝廷大军所需要的粮草。马令琮的表现让赵匡胤十分高兴,便任命其为团练使,全权负责州郡的兵马,宰相见此立刻劝解皇帝,马令琮已经在负责朝廷军队的后勤工作,不好再调去其他地方。因此赵匡胤听取宰相的建议,下旨将马令琮升任为怀州的团练使,同时负责整个先锋的指挥工作。

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先后侍奉六位皇帝,他是靠什么获得认可的

在叛乱被平定后,马令琮依旧担任着要职,只可惜次年他便身患重病,赵匡胤特意下旨让他回乡养病了,没过多久马令琮就去世了,终年三十九岁。得知消息的赵匡胤特意下旨把他的儿子提任职务,以示对马令琮一族的优待。虽然马令琮的确是因为父亲的原因,才得以在朝堂上露脸,但他绝对不是仅凭关系就能得到六位皇帝宠信的,之所以得到重用,主要还是因为自身有足够的能力来匹配得到的官职。虽然古代有才华的人有很多,但却始终得不到重用,或许缺少的就是出身这个平台,大家觉得原因是什么?

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先后侍奉六位皇帝,他是靠什么获得认可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