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文化藝術中心周主任(右)在活動現場請出本刊名譽主編劉巽達爲觀衆導賞

新片僅需35元、老片僅需10元,就能看一部電影,聽一場由知名影評人主講的電影導賞講座。上週五晚,首場“觀影聽評”活動在金海文化藝術中心舉行。著名文藝評論家、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理事劉巽達對熱門影片《我不是藥神》進行解讀,引導觀衆“帶着問題看電影”,在娛樂之外看出更多門道。金海文化藝術中心也因此成爲浦東首家定期舉行電影導賞講座的文化場館。

“一部電影可以沒有好劇本,但不能沒有大明星。‘角’比‘本’大,是當今中國電影的普遍問題。令人欣喜的是,《我不是藥神》重回電影的‘正道’,講述了一個有思想的好故事。”面對在場的30多名觀衆,劉巽達用平實的語言,介紹了電影的大致劇情,以及故事反映的社會現實問題。

本刊名譽主編劉巽達爲電影觀衆講解和導賞《我不是藥神》

他還歸納出影片中的矛盾衝突,讓觀衆在觀影時多留意:法理與情理如何平衡?功與罪如何判定?商業與良心如何兼顧?“這部影片的尺度令人驚訝,帶有相當的尖銳性。”劉巽達表示,《我不是藥神》是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重大收穫和突破,它的出現是中國影視行業的一個“好兆頭”。

電影《我不是藥神》海報

參加當晚活動的觀衆,都加入了“金海電影藝術賞析愛好者羣”微信羣。電影散場後,觀衆們在羣裏討論起來:“眼底有淚,心底有光。”“生活可能會陷入絕境,但永遠不要放棄堅持的勇氣。”“我發現影片宣傳內容還是以宣傳主演徐崢爲主,大概就是劉老師說的‘角’大於‘本’吧。”此外,還有觀衆在微信羣中轉發抗癌藥被納入醫保的新聞,討論其積極意義。

近年來,當代藝術展覽、交響音樂會等活動,常配有講座等導賞活動。“許多人都好奇,電影作爲一種‘零門檻’的大衆藝術,爲什麼也需要導賞?”劉巽達認爲,電影除了有娛樂和審美功能,也有啓蒙教育的作用。通過導賞活動的引導,觀衆就能深入思考影片內涵,樂於分享自己的觀點,越來越會看電影。

“在微信羣的討論中,觀衆無需用專業性、學術性的語彙,只要敢於表達自己流淚了,那麼我的導賞就算成功了。”劉巽達表示。

“‘觀影聽評’活動,是我們將公共文化設施聯動專業社會資源,開創全新品牌活動的一次嘗試。”金海文化藝術中心主任周建義介紹,該中心與上海電影評論學會達成長期合作,未來每半個月都將舉行一次“觀影聽評”活動,邀請學會內的專業影評人主講。而導賞介紹的影片,則將兼顧院線新片與經典文藝電影。該中心將以“金海電影藝術賞析愛好者羣”爲平臺,組建一支市民電影文化興趣團隊。

本文原載於《浦東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