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够时刻反省自己做到“尽心知性”,善之本性继而可以对外发挥出来,这时,因为人是他“善”的,不会做“不义”之事,就能处理好“义利”关系,“面对不义之利”的时候,大丈夫之表现颇有点“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之感,而这种拒绝“不义之利”的行为,某种程度来说就可看成是“存心养性”的表现。简单来说,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会懂得时刻反省自己,以便一直保有“善之本心”,即“静心知性”。

大家应该在电视中看到过不少这样的情形:一个一身正气的大侠,“高傲”地对着给他出歪主意的人甩开脸庞,说:“大丈夫顶天立地......”

每每看到这种场景,我们总能感到“大丈夫”三个字中的豪气干云之感。那么什么是大丈夫?是光明磊落、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战国时期的孟子曾提出“大丈夫精神”,为了更加全面地理解孟子之“大丈夫精神”,我们先来看看《孟子》一书中记录的这段话:“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直接翻译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大丈夫会居住在天底下最宽广的宅子“仁”里,大丈夫会站立在最正确的位置“礼”上,大丈夫会行走在天上最宽阔的道路“义”上。当理想可以实现的时候,大丈夫就会与天下百姓一同行走在正道之上,当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大丈夫就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同流合污。大丈夫在面对金钱诱惑的时,总是不为所动的存在,即便再贫穷,他也不会动摇自己的意志,即便面对再大的威胁和压迫,他亦不会低头,这就是大丈夫。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总结出孟子之大丈夫精神里包含了三种元素:

第一种元素是“仁”,即大丈夫的内心是怀“仁”的,或者这样说,“仁”是大丈夫的心所居住的地。何谓“仁”,“仁”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内涵,当一个人的道德达到了至高境界的时候,就能称为“仁”。孔子将“仁”规定为“爱人”,即“仁者爱人”。而孔子之“爱人”的法子,大致可以归纳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也就是说,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首先是“爱人”的,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想做的,不强加给别人,会设身处地考虑对方感受,孟子之“大丈夫精神”往往也带有“成人之美”的意味。

第二种元素是“礼”,即大丈夫是守礼的。在孟子心里,具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会安分守礼,不做僭越之事,会按照礼所的规定来,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第三种元素是“义”,即孟子认为,大丈夫将“义”作为行事原则。什么是“义”?“义”理解起来并不难,大家可以理解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称得上“义”的人,即便面前的不义之名利唾手可得,但是因为不义,就不会做。

综上所述,孟子之大丈夫精神需要心怀“仁义”,且时刻守礼。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心怀“仁义”,且时刻守礼呢?孟子给出了答案。孟子指明,要想成为大丈夫,就要“居仁由义”,换句话说,就要做到“尽心知性、存心养性”。

孟子是在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大丈夫,首先要懂得反省自己,而“尽心养性”的法子,就是通过反省来察觉到自己仁义本质的本心。

孟子提出这一点,想必与其性善论有关,因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且认为人的善良本性会在后天的物欲等争斗中被蒙蔽,所以要时刻反省自己,保有善之本性。

能够时刻反省自己做到“尽心知性”,善之本性继而可以对外发挥出来,这时,因为人是他“善”的,不会做“不义”之事,就能处理好“义利”关系,“面对不义之利”的时候,大丈夫之表现颇有点“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之感,而这种拒绝“不义之利”的行为,某种程度来说就可看成是“存心养性”的表现。

简单来说,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会懂得时刻反省自己,以便一直保有“善之本心”,即“静心知性”;而“善之本性”外在发扬出来时,表现出来的就是“仁义礼智善德”,此时大抵就是“存心养性”了。

本文由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如果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注: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