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樊噲英雄威武,是劉邦手下非常善戰的將領,爲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隨着漢王朝的穩固,劉邦漸漸覺得樊噲可能會對太子以及戚夫人母子產生危害。

在中國千年歷史上,能夠一介布衣,白手起家,建立起統一強大王朝的,只有劉邦和朱元璋兩位。作爲一代梟雄,他們二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有一批忠心不二的部下願意爲其拋頭顱,灑熱血,出謀劃策,助其開疆擴土,稱霸稱王。這二位開國帝王對待開國功臣也很相似,那就是不念過往,殺功臣,只爲維護自己王朝的萬世昌盛。
與朱元璋相比,劉邦並沒有殺盡功臣,只是將那些野心勃勃,懷有異心之輩殺掉。如韓信、英布、彭越等人,這些人都是助劉邦建立漢王朝的關鍵人物,劉邦也念其有功,紛紛將其分封諸王,享榮華富貴。而對於文臣以及劉邦的親信將領,劉邦則將他們留下來,幫助建設剛剛建立的漢王朝。
對於始建的漢王朝,保留一部分忠心耿耿的功臣乃明智之舉,這爲平定“諸呂之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一場戰亂中也可以看出,劉邦對於其留下來的直屬部隊的將領們信任至極,但是,有一個現象卻令人不解,劉邦在臨死之前都要對樊噲痛下殺手,樊噲乃忠心耿耿之人,劉邦確要殺他,這又是爲何呢?
原來,樊噲還有一個讓劉邦一直很忌憚的特殊身份。據史料記載,樊噲的妻子乃漢高後呂雉的妹妹,換句話說,樊噲是劉邦的妹夫。在劉邦晚年,皇太子能力欠佳,性格軟弱,而呂后強勢,所以外戚勢力的膨脹一直是劉邦心裏的難解之憂。
此外,劉邦一直很擔心自己的寵妃戚夫人以及其子趙王的命運。這位戚夫人是劉邦的心頭愛,她賢德淑惠,美貌極佳,差點動搖了漢高後呂雉的後位,呂后對其極爲痛恨,一直想除掉爲快。但是礙於劉邦,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下手,如果劉邦駕崩,呂后有樊噲的幫助,戚夫人母子會落得何等下場,劉邦不敢想象。
樊噲英雄威武,是劉邦手下非常善戰的將領,爲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在鴻門宴上,如果沒有樊噲,劉邦受盡委屈不說,恐怕早就命喪黃泉了,又何來登上帝王一說?樊噲不僅有着高超的武藝,其還具備政治頭腦,這一點更是讓劉邦忌憚不已。
攻佔咸陽城後,布衣出身的劉邦立馬被奢華的宮殿、數之不盡的金銀珠寶、婀娜多姿的美女迷住。日夜沉迷於美色與酒肉,無法自拔,還好有樊噲連同蕭何、張良進入宮中,勸諫劉邦,鍼砭時弊,才最終使劉邦清醒。最終穩定了劉邦的帝位。
樊噲一直對劉邦忠心耿耿,爲劉邦鞍前馬後,即使在建國以後,樊噲仍然跟隨劉邦四處征戰,助其平定諸呂之亂。劉邦重病之時,同諸臣立下了“白馬之盟”,即:“非劉氏不能稱王,非有功不能封侯”,旨在限制臣子,尤其是外戚臣子勢力的擴張,以穩固劉氏江山。隨着漢王朝的穩固,劉邦漸漸覺得樊噲可能會對太子以及戚夫人母子產生危害。就在樊噲出征在外,與叛軍作戰之際,劉邦竟然直接下旨斬殺了樊噲,並派周勃和陳平去接管樊噲的軍隊。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劉邦提前離世了,而呂后勢力的存在,讓周勃和陳平不敢斬殺樊噲,逝者已矣,後世者並沒有遵從劉邦生前的旨意,樊噲也就活了下來。
樊噲也並沒有活太久,在劉邦死後六年,樊噲因病逝去,這位忠勇之將始終爲漢王朝奉獻着自己,沒有對漢王朝的穩固造成傷害。劉邦最終還是在這件事情上,誤判了。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