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點:孫臏和龐涓,他們對對方以及所在的齊魏也是很瞭解的,同時龐涓一直認爲魏國實力可以碾壓齊國,正如齊威王賽馬的想法一樣。本來是贏的,現在輸了,齊威王當然很奇怪,這個時候田忌告訴齊威王這是孫臏的主意。

有一個成語叫田忌賽馬,這個故事來源於司馬遷寫的《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國大將田忌與齊威王約定進行一次比賽。

他們把馬分成上中下三等馬進行比賽,每一級齊威王都比他強,田忌三局全輸光了。

這個時候垂頭喪氣的田忌被孫臏喊住,讓他與齊威王再比一次,而且說保證能贏,同時保證一匹馬都不用換掉。

齊威王正開心着,聽到田忌要再來一次,當然很樂意,多拿一次彩頭誰不開心,結果卻是齊威王輸了。

本來是贏的,現在輸了,齊威王當然很奇怪,這個時候田忌告訴齊威王這是孫臏的主意。於是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爲師——《《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齊威王就拜孫臏爲老師。

有些人說這個計策有什麼好神奇的,無非是把馬調了一下,甚至還有人說孫臏是在作假、在破壞規則和契約。

如果田忌賽馬真的這麼簡單,太史公會這麼無聊用大篇幅寫這麼一件貴族賽馬事件?

記載孫臏只有四段話,對於惜字如金的司馬遷來說,他需要廢這麼大功夫,花長段寫這件事情嗎?

司馬遷想幹什麼?我們一步一步討論。

第一個問題:孫臏之謀真的這麼簡單嗎?

從上面的表格之中可以看出,馬的比賽有六種組合,五種是輸,只有一種是贏,換句話說在實戰中這是贏面很少的一次比賽,但被孫臏這麼調一下贏了。相信這麼一比,很多人對田忌賽馬少了一份輕視,多了一份凝重。

第二個問題:孫臏爲什麼看的這麼準?

田忌爲什麼沒有想到呢?如果想到這一層,相信你就很清楚田忌賽馬需要的前提是孫臏對齊威王和田忌的情況完全瞭如指掌。如果沒有這份看馬的判斷力,他根本不可能想出這樣的計策,如果他對馬力計算稍有差池,再來一次田忌還是輸。關於馬力,第四個問題中還會談到。

第三個問題:齊威王是傻瓜嗎?

田忌賽馬中最有意思的就是齊威王,很多人在聊田忌賽馬時習慣性當齊威王是傻瓜,認爲田忌變,齊威王就任由他變。如果這樣想,顯然把田忌賽馬當成弱智問題。

齊威王肯定不是傻子,爲什麼田忌變了,齊威王依舊不變呢?這也是孫臏的高明之處。

在齊威王看來,他對田忌的馬力也是瞭如直掌,所以他覺得不管田忌怎麼變,自己都會贏他,田忌與自己比賽無非是給自己送彩頭而已。

正因爲這一份自信,齊威王就任由田忌調整而沒有任何反應。

第四個問題:第一場輸了,萬一齊威王也進行調整,那田忌還是有輸的風險?

孫臏對齊威王的馬力估計是十分精確,他們上中下等馬之間差距很小,但差一個等級的馬差距是很大的。這是這個計策實施的大前提。

當齊威王比完第一次的時候,如果察覺田忌有些不對,他作出調整還能贏嗎?

當然不可能了。

因爲他手中只有中下,田忌手中是上中,而且田忌出手是後發制人,也就是馬是齊威王先出。就算他調整了,田忌也可以作出相應的調整,死死壓住齊威王的馬。

假設第二回田忌先出馬,齊威王進行調整依舊還會贏,當然沒有這種可能,因爲規則在那裏。

這些因素當然都被孫臏考慮到了。

所以看似一個簡單的調動,就是後發制人的高招,他可以讓你後悔之後也沒得選。

四個問題回答結束,我們再來看司馬遷爲什麼寫這個例子。

如果你細讀記載孫臏的四段話,你會發現孫臏的一生都是後發制人,從沒有先發制人。比如他與龐涓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龐涓讓他去魏國,他也去。當龐涓廢了他的小腿開始,孫臏就開始反擊,通過幾十年的時間最終弄死龐涓,這是主線。

我們再來看主線之中的小支線。

圍魏救趙和馬陵之戰之戰都不是齊國發動的,而是魏國攻打趙國,韓國引發的救援作戰。

這二次戰役就是田忌賽馬。

不同的是主角不是齊威王和田忌,變成孫臏和龐涓。比賽的不是馬,而是二國的軍隊。

第一點:魏國的實力在當時絕對頂尖的存在,就如同齊威王的馬每一等都比田忌的馬強。

第二點:孫臏和龐涓,他們對對方以及所在的齊魏也是很瞭解的,同時龐涓一直認爲魏國實力可以碾壓齊國,正如齊威王賽馬的想法一樣。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實際上齊國作爲東方大國雖然綜合戰鬥力不如當時的魏國,但差距是很接近的。

魏國最強的攻擊力是魏武卒,這是吳起在魏國幫着訓練的,吳起帶着這幫魏武卒取得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的驕人戰績。

魏武卒就是魏國的上等馬。

孫臏必須要廢掉這匹上等馬。

因爲魏武卒都是重裝步兵,所以機動力上是有缺陷的。

孫臏廢掉魏武卒的方法很簡單,讓他們跑起來。

第一次救趙,他就去攻打魏國大梁,回援最快的自然不是魏武卒。這一次戰果很輝煌,龐涓被抓,但迫於魏國壓力,齊國送龐涓回去了。

第二次故計重施,龐涓當然不會上當,但如果魏武卒不離開主戰場,那麼齊國在敵國本土作戰,能不能贏那也是五五之數。

所以孫臏利用龐涓對齊國的輕視,以及想洗刷恥辱的急切心情,運用減竈之法,讓其相信齊國的軍隊真如印象之中的弱。

龐涓果然中計。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沒了魏武卒的龐涓如同沒了牙的老虎,孫臏就輕鬆設伏幹掉龐涓。就算龐涓反應過來也沒有用,已經是死局了。

因爲這一切都在孫臏的算計之中。

所以說孫臏一生都在田忌賽馬,這纔是司馬遷記載這個故事的真正用意,這也是田忌賽馬真正厲害之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