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韓國曆史書中的形容,當前的韓國國土面積十萬平方公里,不到全盛時期的二百分之一。但是古時日本在領土問題上少有爭議,看到韓國的“歷史書”之後,不知道作何感想。

近幾年,韓國出面與我們爭奪孔子、爭奪中醫文化、爭奪端午節的時間頻頻出現人們的視野。醜惡的嘴臉路人皆知,可喜的是韓國沒有成功過,而作爲大國的我們應該有寬容的氣魄,追究的問題也就不提了。但是近來,沉默了一段時間的韓國人在歷史書上下足了文章。韓國並沒有歷史,所以,他們爭奪的並不是我們某個歷史朝代。聽到這裏大家肯能微微一笑,先忍住,他們這次是對國土動了歪心,這一次,日本都坐不住了。
如果把當前的韓國比作一個豌豆粒,那麼他們的“佳作”則是一個西瓜,教書育人的歷史書讓韓國生生寫成了科幻鉅作。天馬行空的幻想中,在韓國國土最廣闊時期是高句麗廣開土王時期。廣開土王是高句麗第十九代君王,所處時期與我國十六國時期相近。雖然,歷史上卻有此人,但是面積可不是像韓國人形容的一般。北至北冰洋、南抵南海、東方將日本全島包含,西達巴爾喀什湖和阿富汗。按韓國曆史書中的形容,當前的韓國國土面積十萬平方公里,不到全盛時期的二百分之一。不過有意思的是,後來的高麗歷來都以新羅爲正統,從未承認過自己是高距離的繼承者,實在有點琢磨不透。
在唐高宗時期,我國國土面積約有1250萬平方公里,韓國地圖上的國土面積屬實讓人汗顏,即使我國唐朝全盛時期也難以匹敵。但是對歷史稍有了解的,從源頭論,古代箕子朝鮮、衛氏朝鮮都由中國人建立。而漢武帝時期,南征北戰,衛氏朝鮮被滅,漢武帝將四個郡縣設立於此,此時的朝鮮半島僅存五分之一左右。廣開土王在任約20年,期間展開數百次大規模戰爭,但是對象乃是百濟、後燕、扶余等地,如此看來,即使所有戰役全部勝利,並多劃一些國土歸朝鮮所有,國土面積也不會有當前宣傳的十分之一。
高句麗全盛時期是我國隋朝時期。在歷史中,隋煬帝徵高句麗並不成功,高句麗並未從隋朝的到多少好處。最全盛時期的高句麗也不過60萬軍隊,對於大一統隋朝能有多大威脅。況且這種威脅並沒有維續多久,貞觀十九點開始,唐朝對高句麗多次整征討,總章元年徹底將高句麗滅國,至此唐朝在朝鮮半島設立了安東都護府及熊津都護府。面積佔到了朝鮮半島的五分之四,剩餘部分爲土著新羅。此後,高句麗被滅約兩百年後,王氏高麗興起。但此時已經進入我國最強盛階段,區區高麗能有多大作爲呢?
高麗建國初期,向朝鮮半島北部擴張,最全盛時期約有現在全部朝鮮半島版圖。即使這段歷史與當前韓國有關,但是國土面積上並看不出什麼端倪。況且高麗的北征止步不前,高麗在向北擴張沒有絲毫希望,因爲高麗此時北方的敵人正是女真族。隨着蒙古的興起,朝鮮半島完全淪陷,在元朝的統治下隸屬於徵東行省和遼陽行省。所以,當前的朝鮮半島,是在明朝時期以稱臣作爲條件而得來的,此種情況下,國土面積可想而知。從最基本來說,擴張遙遙無期。
在古時,對於邊境的劃分相對模糊。如果有山川河流爲屏障,計算起來還算方便,但是往往都是一個粗略的劃分而已。所以,在歷史上國土面積多出來一點點能夠理解。但是將俄羅斯、中國大部與日本全部都劃歸自己領土的國家世間少有。中國對於韓國各方爭奪早已習慣,拿出史料證實也就罷了!但是古時日本在領土問題上少有爭議,看到韓國的“歷史書”之後,不知道作何感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