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極暴斃而亡後,由於生前未立太子,因此在滿洲貴族中發生了尖銳而兇險的爭奪皇位的鬥爭。
當時最有希望奪得皇位的是肅親王豪格和睿親王多爾袞,二人在實力對比上旗鼓相當。豪格有整黃、鑲黃、整藍三旗的支持,多爾袞有整白、鑲白兩旗的支持。
其餘三旗中,整紅、鑲紅兩旗掌握在禮親王代善父子的手中,鑲藍旗掌握在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手中。
圍繞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豪格間的帝位之爭,雙方的擁立者立即展開了活動。
圖爾格、索尼、圖賴、鰲拜、譚泰等支持豪格的兩黃將領來到肅親王府,請求豪格立即登大位稱帝,並一起盟誓:願生死一處。豪格同意後,派人繼續活動,大肆鼓吹。
就在豪格爲繼承皇位積極策劃的時候,多爾袞也在祕密準備奪取皇位。整白、鑲白兩旗將士都積極擁戴睿親王多爾袞。多爾滾的兄長阿濟格和二弟多鐸也支持他繼承大位。
據史料記載,豫親王多鐸曾多次勸諫大哥多爾袞:你爲何遲遲不登基稱帝,莫非是怕兩黃旗?我舅舅阿布泰曾對我說,兩黃旗大臣支持皇長子豪格的,不過就幾個人,我們都希望你能繼承大統。
多爾袞沉思許久,回答道:“我早想稱帝,但唯恐此二人不答應,一旦反我,我將有大禍臨頭,因此不敢擅動!”
多爾袞說的此二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索尼和鰲拜。他雖然覬覦皇位,但是此二人站在敵對陣營,使得他不得不考慮他強行通過武力登基後所帶來的軍事後果。
他擔心一旦發生武裝衝突,他是否可以控制住八旗將士,如果不能,那對於久經沙場的多爾袞來說,後果是不言而喻的。
索尼和鰲拜這兩個人是兩黃旗的幹才,一個才高八斗,一個武功蓋世,他們目前是站在皇長子豪格那邊,顯然是很反對我多爾袞的。事實也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
皇太極駕崩後第五天,多爾袞、代善召集諸王商議立新君。崇政大殿氣氛非常嚴肅和緊張,八旗子弟兵手握兵器,如臨大敵。
會議一開始,索尼、鰲拜就迅速站出來大聲嚷道:“皇長子才德兼備,軍功累累,且是先王長子,應速即大位。”
多爾袞頓時冒出一陣冷汗,這兩個政敵對自己來說真是很大的一個威脅,必須小心對付,不然反被他們所制。如果按議政的人數,少數服從多數,多爾袞未必能贏。
足智多謀的多爾袞以碩貝勒共議國政的制度爲由,只允許各個貝勒諸王參加會談,把索尼、鰲拜等兩黃旗重臣潛出大殿外。
這樣一來,對多爾袞就非常有利了。沒想到禮親王代善站出來說道:“先王突然駕崩,雖沒有立下遺詔,但是豪格乃先王長子,是大位的不二人選。鄭親王濟爾哈朗見狀,便立刻附和代善,表示贊同。
見二位叔叔支持自己,關鍵時刻豪格倒謙虛了起來,說道:“我福小德薄,恐難當重任。”這句話讓代善和濟爾哈朗啞口無言,難堪至極。
二弟多鐸急眼了,立即出來支持大哥多爾袞。多爾袞見狀,也不敢貿然發表意見。多鐸見沒人說話,便大聲嚷道:“要是你們不立我大哥多爾袞,也不立豪格,那就立我吧!”此言一出,衆人一片譁然。
多爾袞還是一言不發,因爲他已經認真分析了形勢,若有一個不謹慎,就會發生火併。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打起來對誰都沒好處。
在多爾袞心裏,文臣並不可怕,文臣反對他,作爲武將來說,他也不會當回事。可怕的是兩黃旗的將領們,特別是索尼和鰲拜這兩個人,可謂他的心腹大患。
然而作爲久經沙場的多爾袞,爲何不拿出他的勇氣去搏一搏呢?試試拉攏索尼和鰲拜,或者用計策幹掉他們。
要是換做皇太極面對索尼和鰲拜,我想肯定是另一番風景,皇太極擅長玩弄帝王之術,索尼和鰲拜肯定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所以要我說,多爾袞只會領兵打仗,只是將才的料,不會帝王之術,本就沒有做皇帝的命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