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一次流产的打击,但没有击败强烈想当母亲的吴女士。2017年7月,吴女士坐在了浙大一院生殖中心主任林文琴主任医师门诊里声泪俱下,“林主任,我已经高龄了,而且因为肥胖、卵巢功能差,别的中心都拒绝给我做试管婴儿,说成功率低。

原标题:为了成为一个母亲,她们在医院都经历了什么?结局让人意外……

母亲节快乐

母亲,最早象形就是怀抱孩子哺乳状,那两点是乳,原来平行在上。乳从孚,是信义,母亲对我们来说,是过命的信义。从决定孕育新生命的那一刻起,她就将自己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牵扯在一起,以致日日牵挂无以挣脱,为了把我们带到世上,拼尽了一个柔弱女性的全部力量,再倾注一生心血养育我们成长。

很多女性说,只有当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才会看到母亲的伟大,才能理解母亲日常里烦不胜烦的碎碎念。很多男性,虽然没有经历过女性妊娠的痛苦,但母亲对他们而言,是一辈子最可靠的港湾,只要母亲在,人生尚有来处,母亲去人生只有归途。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想请你一起来感受“母亲”两个字的分量,有一些女性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在想当母亲的路上,她们是靠什么在前行?

肾移植后

她更想当一名母亲

苦等了13年,37岁的张女士(化名)终于当上了母亲,回想起这一路的坎坷,她的眼角不禁挂下了泪滴。

2007年,本应是张女士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年,24岁的她会携手爱人步入婚姻殿堂,会孕育新生命,但一切的美好被突如其来的急性肾衰竭打破,走到生命尽头的张女士接受了肾移植手术。

在最美好的年龄遭遇最曲折的转变,张女士并没有向命运妥协。“肾移植患者同样也可以生育。”医生的一句话又重燃了她的希望,随着肾功能的长期好转和药物使用的稳定,2013年张女士成功怀孕,却在第十周的时候不幸流产。

用了一年时间走出阴影,2015年她再次自然怀孕,但依旧在孕早期不幸流产。

还没从这两次伤感中回过神来,2017年,张女士的身体再次遭遇了重创。一次毫无预兆的感冒,让她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最终10年前移植的肾脏“失活”了,张女士不得不开始了漫长的血透治疗。

但是疾病并没有浇灭她想当母亲的渴望,“现在的医疗技术很先进,我们这样的人生孩子也不再是幻想。”张女士心中始终认为,生育一个自己的孩子,才是圆满的人生。常年无尿、一周多次透析,3年多来,张女士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去年经过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后,她又怀孕了。

为了新生命,也为了实现一个女人做母亲的愿望,浙大一院的医生们发起“保卫战”。每次血透时,肾脏病中心的精准治疗,产科的胎心监护,如“左右护法”一样保护着希望的种子。这周是张女士怀孕第31周,医生发现胎儿出现胎心减速,超声检查提示羊水指数进一步减少至50mm,胎儿可能面临宫内缺氧。

经过肾脏病中心和产科等多学科会诊,5月6日晚上,产科主任李央副主任医师为她剖腹产诞下了一位1260克的女宝宝。

“肾移植患者只要经过评估和提前准备,都有机会生产。”李央主任介绍,浙大一院有全国最多的肾移植产妇,已累计有100多位这样的“新肾”妈妈平安生产。

过命的母子情

母亲是最伟大的职业

5月6日20:04,浙大一院手术室,一声婴儿嘹亮的哭声响起。20:05,又一声嘹亮的哭声响起,25岁来自绍兴的莉莉(化名),自此升级为这对双胞胎兄弟的母亲。面对双胞胎兄弟此起彼伏的哭声,莉莉始终“无动于衷”,因为此刻的她在全麻状况下已经毫无意识。

都说当母亲后要闯的第一关是哺乳痛,而莉莉当母亲后要面对的第一关是生死。

莉莉,绍兴姑娘,15岁的时候被诊断为癫痫,一直服用中药治疗,长到20岁时,癫痫再也没发作过。

23岁时,莉莉遇到了真命天子,组了小家庭。2019年9月,莉莉怀上双胞胎,全家人都开心坏了,这一切都往幸福的路上前进。

直到一周前,已怀孕36周+6天的莉莉出现了恶心、呕吐、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等症状 ,自行到绍兴当地医院产检。

“这个情况非常严重,要出人命的!”绍兴当地医院产检医生发现莉莉肝功能指标爆表,考虑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且随即打电话联系浙大一院急诊科。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发生在妊娠晚期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起病急、病情凶险、疾病进展迅速,主要病变为肝脏脂肪变性,常伴有急性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危机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浙大一院接到绍兴当地医院紧急电话后,立即安排了绿色通道,手术室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产科主任李央评估了莉莉的身体情况,认为产科急性脂肪肝临床罕见,发生率在万分之一以及一万五千分之一的概率,这个疾病异常凶险,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率高达70-80%。而且多死于不可控制的产后出血及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应立即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阻断疾病连锁反应是抢救孕妇的首要措施。

“一定要救救我肚子里两个孩子。”莉莉一听情况这么严重,第一反应是要求医生保住自己的孩子,这是身为母亲的第一反应。

“我们一定都把你们平安救下来!”为此,4斤7两、4斤6两的双胞胎兄弟提前来到了世上,目前身体健康,正在儿科病房等妈妈回来。

而莉莉由于肝细胞坏死还在进展中,在监护室与死神继续斗争中,希望这位母亲能早日康复,抱抱自己拿命博来的双胞胎儿子。

为爱孕育生命

不要低估女性想当母亲的执着

40岁的吴女士(化名),在2006年时有过第一段婚姻,那一段短暂的婚姻里,吴女士无儿无女,就像一座孤岛漂泊在无助中。2009年,吴女士鼓起勇气,结束了这段短暂的婚姻。

2011年,吴女士遇到了现在的丈夫,同为离异无孩的两人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因为相爱,所以想孕育一个属于我们的孩子。”婚后的吴女士积极备孕,然而时间一年又一年过去,身边的朋友们二胎都已经上幼儿园,一直没怀孕的吴女士开始了四处求子之路。

跑了杭城的两家生殖医学中心,依旧没等来好孕的结果。

2017年7月,吴女士坐在了浙大一院生殖中心主任林文琴主任医师门诊里声泪俱下,“林主任,我已经高龄了,而且因为肥胖、卵巢功能差,别的中心都拒绝给我做试管婴儿,说成功率低。您一定要帮帮我,我就是想当个妈妈,为什么这么难,您一定要帮我!”吴女士说起求子的坚信之路,数次哽咽!

“心态一定要好,我们一起加油!”在林文琴主任医师的帮助下,吴女士再次踏上了当妈妈的征程!

2017年7月,取出一颗卵子,体外正常受精后,但着床失败。

2017年12月,再次取出三颗卵子,三颗卵子正常受精了两颗,成功移植,吴女士怀孕了,并且是双胞胎,但在孕22周时,由于羊水破水,流产。

那一次流产的打击,但没有击败强烈想当母亲的吴女士。

2018年12月。又是三颗卵子,两颗卵子成功受精后,一个培养成早胚冷冻,另一个培养成了囊胚冷冻。

2019年3月,冷冻的囊胚移植,没有成功受孕。

2019年4月,早前冷冻的早胚,成功移植并且成功受孕。

这一次,吴女士是否能顺利当上母亲吗?

2020年1月,8斤2两的健康女婴诞生在浙大一院。

那一刻,吴女士嚎啕大哭。

是身为人母幸福的眼泪,是时隔9年才初为人母委屈的眼泪,更是一个女性为爱孕育生命坚韧的眼泪。

人们常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就像我们想不到一个小小的身躯,在成为母亲后是如何爆发大大能量,能守护子女安康一样,我们也想不到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了成为一个母亲,付出了多少。母亲,大抵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言明的魔力吧!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做过器官移植的年轻女性似乎就意味着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但现在,医学让她们能平安怀孕生产;得过白血病、淋巴瘤的患者经过化疗治愈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也能圆梦孕育新生命。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母亲的能量!今年母亲节,不妨敞开心扉跟妈妈聊聊,为了平安生下我们这些“混世小魔王”,她们当年都有多拼!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图来自网络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产科主任 李央副主任医师

李央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庆春院区)

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林文琴主任医师

林文琴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庆春院区)

点在看

祝所有母亲节日快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