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稻花香酒業副總工程師陳小林今天正在組織白酒評委們對新釀的原酒進行品評,這是原酒進入藏酒洞貯存前的必要一步。這些經過層層遴選的陶壇,盛滿經過釀酒師傅、白酒評委等一輪輪嚴格篩選的原酒,經過層層密封,分級分區進入基酒庫、藏酒洞,助力酒體開啓它的老化成熟的階段。

清晨,從億萬公里外跋涉而來的晨光,照在稻花香酒業藏酒洞硃紅色的大門上,原本幽暗的銅質門釘瞬間被這熹微的光束點亮。推開厚重的大門,一股溫暖溼潤的風攜裹着濃郁的酒香撲面而來,香味從鼻腔流入四肢百骸。這裏便是稻花香白酒舒適陳香與獨特口感的誕生地,也是稻花香系列白酒的雛形與基因庫。

一杯白酒的誕生,要經過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原料的培育、釀造的工序,再加上時間的沉澱。稻花香白酒,精選原料,由經驗老道的釀酒師傅,和現代化儀器默契配合,歷經粉碎、發酵、蒸餾、摘酒等一系列釀造過程,就得到了最純粹的原酒。自古以來,白酒便有“三分釀七分藏”的說法,釀造之後,便該“藏”上場了。

稻花香酒業副總工程師陳小林今天正在組織白酒評委們對新釀的原酒進行品評,這是原酒進入藏酒洞貯存前的必要一步。白酒評委們憑藉多年經驗造就的品評能力,和精度、準度都極其嚴苛的儀器理化分析,將原酒按級別歸類,存儲到定製的陶壇中,再進入藏酒洞儲存老熟。

中國白酒貯藏工藝有三大要素,分別是容器、環境和時間。

容器

“目前“目前公認白酒存儲的最好容器是陶器,但不是隨便哪個的陶器就能儲存原酒。我們稻花香儲酒用的陶壇,以優質陶土爲原料,經手工製作、高溫煅燒而成,每個容量約爲1噸左右。這些陶壇出廠之後,還要經過嚴格的質檢,一個星期左右的試水,再衝洗乾淨、瀝乾水分,定置擺放一段時間之後,才真正有資格貯存我們的原酒。”陳小林說。這些經過層層遴選的陶壇,盛滿經過釀酒師傅、白酒評委等一輪輪嚴格篩選的原酒,經過層層密封,分級分區進入基酒庫、藏酒洞,助力酒體開啓它的老化成熟的階段。

對於酒體來講,唯有成熟老化,纔能有它自己獨特的風韻和氣質,才進入它生命最活力、最旺盛的黃金時期。

環境

稻花香藏酒洞,坐落於柏臨河畔、龍鳳山下,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科學合理的設計結構而成爲稻花香最具特色的基酒庫。它採用“一主兩副”的設計結構,即一個主洞、兩個副洞,主洞兩邊又各有一個回形側洞,形成洞洞相連、蜿蜒迴轉之態。這種結構有利於洞內空氣的迴流和酒體的老熟,更有利於洞內溫度、溼度的恆定。這種恆溫恆溼的環境,讓原本炙熱濃烈的原酒,被這凝聚着沉穩和靜謐的山洞打磨淬鍊,褪去浮躁和粗獷,形成了陳香幽雅、醇厚綿柔、回味悠長的特點,這便是稻花香系列白酒成品酒的雛形。

時間

“酒裏乾坤大,杯中歲月長。” 這句話在稻花香酒業藏酒洞管理員羅承紅眼中尤爲真切。他和搭檔兩個人共同打理藏酒洞已逾七年時光,他們的工作內容總結起來很簡單,安全協查、清潔衛生、轉運原酒,三個詞就可以概括,但是細化到每一項工作,任何一項都是漫長的過程。一天時間,只能巡視完藏酒洞的一個分區,整個藏酒洞巡視下來就要4天時間。七年多的時間裏,他們日復一日穿行於陶壇之中,耳邊是自己的腳步聲,和酒體在時間的醞釀中不斷老熟的聲音。“我們在這裏慢慢老去,原酒卻在這裏不斷成熟。看着它們一茬茬地成長,感覺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不斷長大。”羅承紅撫摸着酒罈笑着說道。

“藏”字一訣,經常出現在中國人的日常中,不論是爲人處世的藏巧於拙,還是芸芸衆生的臥虎藏龍,都是其恰到好處地運用。稻花香也正是巧借這一祕訣,用工藝融合時間、自然等因素淬鍊基酒,成就其醇厚質感與悠長韻味的基底,爲後續“131”系列產品的勾調奠定“主心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