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次疫情以後,中國的國際地位會大幅度提高,將成爲政治最穩定,經濟最活躍的市場,這爲葡萄酒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國市場很大,消費者也很多,對葡萄酒的認知水平也是參差不齊。

2020年對於整個葡萄酒市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無論是進口葡萄酒還是國產葡萄酒,都需要轉變自己的原有思路,認真思考,選擇和制定一條符合自己發展的道路。縱觀今年的中國葡萄酒市場,必定是全世界各大葡萄酒產區和品牌爭奪的目標。

充滿機遇和挑戰,國產葡萄酒機會略大於進口

首先,疫情大家每天新聞就應該瞭解。可以說,對全球的葡萄酒市場影響是很大的。對於中國的市場來說,影響最大的階段應該是1月份末到3月份的上中旬,大概50多天的時間,到3月下旬的時候,全國大部分的地方餐飲業都逐步恢復營業了,有的地方領導還帶頭“下館子”,來促進餐飲業的快速恢復。這對於酒水行業來說,是個好的開始!接下來4月份和5月份應該是個銷售的高峯期,畢竟大家該喫的飯還是要喫的!該有的聚餐還是要有的!該辦的宴席還是要辦的!加上五一期間本來就是傳統的用酒旺季!所以肯定對於整個葡萄酒行業來說,都是利好的事情。

其次,無論是國產葡萄酒還是進口葡萄酒,年前大部分的渠道都鋪貨了,截止目前,渠道上面都應該還有庫存。但是經過4月份和5月份的銷售旺季後,大部分的經銷商和渠道商都要補貨,這個時候,國產葡萄酒的優勢就突顯出來了。進口葡萄酒由於國外疫情的影響,短期內會出現有貨發不回來的現象,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好解決的問題。

做國產酒,要結合中國市場特點和消費特點

雖然我們國家的葡萄酒文化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但是由於歷史各方面的原因,出現了斷代,沒有很完善的傳承下來。建國以來,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幾乎是從零開始,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都是從進口葡萄酒開始的,包括葡萄酒文化、葡萄酒禮儀等都是接受的西方的主流思想;行業標準和葡萄酒評比體系更都是運用國外行業標準!首先,我們應感謝西方葡萄酒國家,對我國葡萄酒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的培養,但這一切今年也許會逐步改變。

這次疫情以後,中國的國際地位會大幅度提高,將成爲政治最穩定,經濟最活躍的市場,這爲葡萄酒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消費者對國貨的認可度會大幅度的提高,特別是80後到00後這些消費主流,更是“國貨當自強”的主流粉絲。我們從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數據中就能很清晰的看到這個現象,葡萄酒市場,也在悄悄發生這樣的變化。

其實,中國的葡萄酒消費者和國外的葡萄酒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特別是對葡萄酒的文化認知是有本質上區別的!中國消費者在任何一種心情狀態下,都會和酒有緊密的關聯!高興的時候需要喝一杯,悲傷的時候也需要喝一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首詩句大部分的中國葡萄酒品牌都會用到。如果仔細分析後,就會明白,這首詩裏面的葡萄酒,其實就是戰士出征前的“壯行酒”和痛恨戰爭的“無奈酒”!而一直以來,我們的消費者所接觸的信息是,葡萄酒是品味的象徵,是高端的奢侈品,有嚴格的喝酒禮儀,包括喝什麼酒配什麼菜,對於喝酒器皿和喝酒環境也有要求。這種要求,其實是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消費者消費葡萄酒的機會!所以接下來,我們要用培育+主動迎合消費者的方法。中國市場很大,消費者也很多,對葡萄酒的認知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所以不要在乎他喫什麼菜,不要在乎他在哪種環境下喝酒,不要在乎用什麼酒杯去喝,不要在乎他是慢品還是豪飲等等……。只有從培育消費者的被動觀念,轉爲迎合消費者的主動觀念,讓消費者回到喝酒的本質:愉悅的喝酒,喝的愉悅,這樣才利於行業的發展和銷量的突破!

參考國際,制定“中國特色”行業標準和評價體系

第一,既然都要做中國的葡萄酒市場,那就要充分結合中國葡萄酒的市場特點,尊重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特點!目前國產葡萄酒很多產區,經過多少年的發展,從品質這個層面來講,已經可以和全世界各個國家,各個產區的葡萄酒相媲美!比如說,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很多酒莊的葡萄酒都獲得了國際專業大賽的大獎,新疆等產區的很多酒莊的葡萄酒都獲得了國際葡萄酒大師團隊的高分!這麼多的榮譽並沒有給消費者帶來相對比例的共鳴!因爲消費者根本不懂這些國際葡萄酒權威機構和大師團隊!中國消費者需要屬於自己的權威機構和權威評分體系標準!

第二,一個行業的興起,一定要以完善的行業標準爲發展準則!這樣葡萄酒酒莊、葡萄酒酒商纔有努力的方向,消費者纔有飲用國產葡萄酒的機會和理由!行業外的大資本才能融入到這個行業!國產葡萄酒行業才能取得飛躍式的發展!

對國產葡萄酒行業的一點建議

好的國產葡萄酒品牌發展需要兩層發展邏輯:

頂層邏輯:獲國際專業機構的認可。這幾年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發展很好,這跟當地政府的扶持政策有很大關係。政府出面舉辦了“中國· 銀川 一帶一路葡萄酒國際大賽”,讓全世界的行業頂級專家來到了這個產區,瞭解到這個產區,產區內有很多品牌的葡萄酒都獲得了國際大賽的獎項。這應該是國產葡萄酒很自豪的事情,很多國際專家把該產區跟法國波爾多產區向媲美!證明目前中國可以釀造出世界一流的葡萄酒!

底層邏輯: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中國的葡萄酒獲得無數國際大賽獎項,只能說明我們的酒釀得好,接下來還需要賣得好。品質好了,銷量也得好,我們要做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就得研究中國的消費者。國人對酒的認識大多來自於歷史傳承的酒文化,門檻兒太高,禮儀太高端會限制消費者對葡萄酒的消費!

真正好的國產葡萄酒品牌,一定是國際大師和普通消費者都認可的品牌。就像是一個人:能上得廳堂,也能下得廚房!

葡萄酒市場不能單打獨鬥,要以產區爲推廣核心

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很大,消費者的飲酒習慣和對葡萄酒的認知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各不相同!如果像白酒和啤酒一樣,讓個別幾個大的品牌去引領整個葡萄酒市場,目前根本不現實,目前也沒有這麼大的品牌。對於品牌來說,投入太大,風險也太大,而且花了大錢,效果還不一定好。建議分兩步去做市場:

第一步,目前如果以產區聯盟的形式去做市場,風險會最低,效果會最好。在中國大衆的消費者心目中,大部分都聽說過“法國波爾多”,但是很少能說出這個產區,除了有土豪代表的“拉菲”以外的一些酒莊品牌。我們可以成立“中國葡萄酒產區聯盟”,以行業權威機構爲引領,各產區進行篩選。參加該聯盟有兩個最主要的條件:一是必須獲得過專業國際葡萄酒大賽的獎項,並且這個大賽的主要評委有中國評委,因爲中國評委更瞭解中國消費者的口感需求!二是必須獲得專業消費者代表的認可,因爲只有消費者認可的產品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好產品!

第二步,以產區聯盟的形式,全國篩選100個有市場活力的城市進行國產葡萄酒展。主要是推廣產區,面對面接觸消費者,發現消費者的需求,及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樣整個行業才能良性的發展。當然,從葡萄到葡萄酒,本身就是個漫長過程,每個環節都必須用嚴謹耐心的工作態度去對待。做葡萄酒市場也是如此,也必定會有個過程。

葡萄酒是全世界各個國家可以共同流通的酒水,葡萄酒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2020年世界格局會變,葡萄酒的市場格局也會變,但是我們對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會變,我們對支持國貨的信心不會變。希望國產葡萄酒能抓住機遇,走出一條屬於中國葡萄酒市場的特色之路,希望國產葡萄酒行業能跟隨白酒行業的步伐,早日成爲中國酒類行業的支柱之一!

(本文選自《中國酒業》雜誌2020年第5期,作者:辛亞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