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5月22日,由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京東集團消費品事業部-酒類採銷部、北京市房山區葡萄種植及葡萄酒產業促進中心聯合主辦的葡萄酒中國鑑評體系京東葡萄酒感官評價發佈會上,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葡萄酒技術委員會主任段長青教授就葡萄酒中國鑑評體系接受了《中國酒業》記者的採訪。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葡萄酒感官體系將生成雷達圖,酒品存在的缺點和特點將更加直觀,消費者可根據自身愛好進行選擇。

葡萄酒作爲世界第一大飲料酒廣受人們歡迎,不過目前市場上的葡萄酒產品、品牌衆多,如何在琳琅滿目的品牌中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葡萄品種,對於消費者來說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即便全球正在經歷新冠病毒的衝擊,但對中國市場,進口酒商們依舊虎視眈眈。面對國際貿易便捷的今天,中國消費者如何在紛繁複雜中選擇出屬於自己的產品,成爲每個人想要問的問題。

近年來葡萄酒在網絡電商平臺上的銷售增長異常迅猛,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尤爲突出。如何構建線上傳播和銷售平臺,持續放大產區、企業、產品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值得從業者深刻思考;目前看來,藉助京東集團等電商平臺的資源優勢,可以打造一個產品覆蓋範圍廣泛,消費者信任度與忠誠度較高的專業葡萄酒電商平臺。中國酒業協會與京東集團在去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繼續深化在電商平臺領域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在5月22日,由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京東集團消費品事業部-酒類採銷部、北京市房山區葡萄種植及葡萄酒產業促進中心聯合主辦的葡萄酒中國鑑評體系京東葡萄酒感官評價發佈會上,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葡萄酒技術委員會主任段長青教授就葡萄酒中國鑑評體系接受了《中國酒業》記者的採訪。

段長青教授認爲,葡萄酒評價尤其是感官質量評價體系門檻高,具有一定難度,非專業人士很難進行直觀的鑑別。世界上有多種葡萄酒評價體系,我國目前使用的國標在評價方法上存在多年,隨着時代和社會發展已經不適應目前現實的要求。爲了解決消費者購買難題,讓消費者輕鬆判斷葡萄酒品質優劣,葡萄酒感官評價體系應運而生。

中國葡萄酒產業體系科學家基於多年對中國葡萄酒消費者的研究,基於中國消費者飲食文化的特點,飲食習慣以及餐飲搭配的偏好,創設了具有中國特色葡萄酒鑑評體系。該體系的目標是幫助消費者更好認知葡萄酒,同時幫助生產商和進口商更好的瞭解中國消費者和中國市場。經過近幾年各級葡萄酒質量大賽的檢驗和相關機構的實驗,這不僅是建立適應我國葡萄酒消費市場的評價方法,同時也是我國葡萄酒產業的文化自信,產業自信和市場自信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葡萄酒感官體系將生成雷達圖,酒品存在的缺點和特點將更加直觀,消費者可根據自身愛好進行選擇。此外,中國葡萄酒感官體系與帕克等評分體系相比,此套評分體系將評分點集中在香氣是否優雅、入口舒適度等方面,並不糾結於藍莓香氣還是草莓香氣。葡萄酒唯一品評準則是適合在飲食結構中多爲穀物的中國消費者。這一舉措使得現有的電商銷售產品價格更加公開透明化,有助於進口葡萄酒產業的信息透明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