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淨資產或跨境收支規模較小的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正好滿足了其跨境融資政策需求。前述市場專業人士認爲,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有利於進一步拓展高新技術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空間,通過充分比較和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多渠道融入資金,更好滿足融資需求的同時有效降低財務成本,爲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跨境融資支持。

(原標題:跨境投融資便利化邁上新臺階:一家上海小企業外債額度從無到有)

愷佧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王剛對第一財經說,作爲初創時期的研發投入型企業,如果根據財務報表數據,按照以往的外債管理模式,公司根本就沒有外債額度。而現在,在一系列新政策之下,公司外債額度從0升到了500萬美元。

這一系列的新政策,便是2020年以來,上海市外匯管理持續優化升級,轄內企業跨境投融資迎來的一個又一個政策紅包。

日前,上海臨港新片區發佈50條金融政策,其中提到新片區將探索建立本外幣一體化賬戶體系,探索取消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資本金專用賬戶,探索開展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試點等。

除了針對新片區內企業的措施外,爲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創新型企業跨境融資,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下稱“外匯局上海市分局”)近日印發相關通知,允許在上海自貿區內註冊的符合條件的淨資產規模較小的中小微創新型企業在外匯局覈定規模內借入外債,覈定額度最高不超過等值500萬美元。

與此同時,外匯局上海市分局也在積極推動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進一步擴大便利化業務企業範圍,允許上海市的銀行爲相關異地企業辦理便利化業務,鼓勵無紙化操作,根據實際情況下調對銀行便利化業務事後抽查比例下限要求,減輕銀行業務負擔。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外債額度的放開將進一步便利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境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資本項目便利化水平;另外,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的廣泛運用,也有助於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辦事效率,發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效用,助力實體企業境內業務運營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跨境融資渠道拓寬,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落地

近日,外匯局上海市分局印發《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新技術企業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對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的外債管理有了新規定。

根據《通知》,註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工藝先進、市場前景良好、淨資產規模較小、全口徑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低於等值500萬美元的創新型企業(下稱“試點企業”),可在所在地外匯局覈定規模內借入外債,覈定額度最高不超過等值500萬美元。

這意味着,試點企業將突破外債額度方面的限制,藉助境外資金開展經營。

第一財經記者從市場專業人士處瞭解到,以往企業可借入的外債額度上限是按照“企業的淨資產*跨境融資槓桿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來確定的。當前,跨境融資槓桿率爲2,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爲1.25。

但由於部分創新型企業,尤其是成長初期的中小微科創型企業,研發投入較大、融資需求迫切,淨資產規模一般較小,有些甚至爲負的淨資產。這樣一來,不僅境內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跨境融資需求也得不到滿足,無法享受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的便利。如此一來,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的開啓相當於拓寬了中小企業跨境融資的渠道。

作爲一家初創公司,愷佧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享受此項政策紅利。上文中提到的公司CEO王剛說:“我們企業屬於研發投入型,目前投入成本較高,產出尚未完全體現。所以根據財務報表數據,如果按照以往的外債管理模式的話,公司根本就沒有外債額度。”

而目前,公司外債額度從零升到了500萬美元。據悉,藉助此次便利化試點政策,公司已簽約了100萬美金的外債合同,借款年化利率僅爲0.5%。

“目前境內融資最優利率約在4%-5%之間,相較之下,外債利率明顯較低,這不僅爲企業擴大了融資渠道,還帶來了成本上的優惠。”王剛向記者感嘆道,“申請流程大概是在一週內完成,而且都是在線無紙化操作,十分高效。”

中國銀行上海分行交易銀行部副總經理馬雲嵐也對記者表示,對很多高新技術企業而言,無論是間接融資(銀行貸款)還是直接融資(上市或發債等),均存在一定困難。一方面,銀行目前授信仍會比較關注企業的資產負債、現金流等財務情況;另一方面,國家雖然實施了科創板註冊制試點,但對於企業預計市值、淨利潤、收入、研發投入等都有一定標準,很多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並不滿足准入條件。

“如今,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直擊高新技術企業面臨的現實困難,打破原先跨境融資額度的限制,爲高新技術企業引入境外資金帶來極大便利,進一步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引領經濟轉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馬雲嵐對記者說道。

前述市場專業人士認爲,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有利於進一步拓展高新技術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空間,通過充分比較和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多渠道融入資金,更好滿足融資需求的同時有效降低財務成本,爲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跨境融資支持。

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實施後,跨境融資政策實現了對不同規模高新技術企業的全覆蓋。

一方面,對於較大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如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超過等值500萬美元,可按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借入外債。

另一方面,對於更大規模或跨國公司性質的高新技術企業,可按《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印發<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規定>的通知》,參與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享受更高程度的本外幣跨境融資便利;對於淨資產或跨境收支規模較小的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正好滿足了其跨境融資政策需求。

前述市場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據測算,上海跨境收支單向規模在等值500萬美元以下企業約佔全市企業的80%,因此500萬美元的外債便利化額度基本能滿足多數企業的跨境融資需要。

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範圍擴大

在拓寬跨境融資渠道的同時,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企業境內支付便利化水平,外匯局上海市分局推出系列政策,持續優化管理方式,簡化辦理流程,推動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惠及實體企業。

今年以來,外匯局上海市分局先後印發《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關於在全轄開展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的通知》、《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關於優化和促進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工作的通知》,將便利化政策推廣至上海市全轄,擴大便利化業務適用企業範圍,鼓勵無紙化操作,優化管理方式,大幅提高企業資本項目外匯資金使用的便利化程度。

據瞭解,上海市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最早是2019年1月在上海自貿區內試點,允許註冊在上海自貿區,符合條件的試點企業辦理資本項目外匯收入(包括外匯資本金、外債資金、境外上市調回資金等)及其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的境內支付時,無需事前逐筆提供真實性證明材料,可憑支付指令直接在銀行辦理。

如今,便利化企業範圍不再僅侷限於自貿區內,而是擴展到上海市全轄,且在上海地區銀行開戶的異地企業也可享受便利化政策,有力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美國銀行上海分行環球財資部中國區主管竇淑芳對第一財經表示,便利化政策將極大地簡化企業在資本項目下外匯收入的支付操作,更好地幫助企業進行管理中心、財資中心的整合,進一步推動上海成爲跨國企業的中國總部甚至是亞太地區總部。

據瞭解,該行某客戶爲註冊在廣東的跨國集團,計劃在廣東省投資建設化工綜合體項目,但該集團的管理中心在上海。便利化企業範圍擴大後,銀行可以爲異地企業辦理便利化業務,該集團客戶可以將所有的境內實體資本金賬戶統一開立在同一家銀行的同一個分行,集中管理,極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時,通過無紙化操作,客戶的支付指令可以通過銀企直連的方式給到銀行,減少了快遞等在途運輸傳遞的時間,企業端的付款流程也從原來的三四天變成了在線即刻提交,大大縮減了和銀行間的文件往來時間。

伴隨着便利化政策的推廣,銀行也在改進風控管理模式。農業銀行上海分行國際金融部副總經理匡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便利化政策擴展後,該行第一時間按照新政策要求修訂行內操作規程,有別於傳統風控模式針對每筆業務均進行嚴格的單據審覈,此次修訂主要突出兩點,一是把好客戶准入關,建立客戶動態管理機制;二是落實按季巡查機制,按季度在企業開展的便利化業務中選取一定比例作爲抽查樣本,審覈樣本對應的業務資料。

“對於開戶企業,銀行會了解其基本信息、經營狀況、交易對手,是否被納入重點監管、經營異常或違法失信名單等情況,積極爲符合條件的客戶提供支付便利化服務。在業務合作期間,通過事後管理、按季抽查方式對便利化業務進行回看,對不再符合便利化業務條件的企業採取及時退出機制。”匡華稱。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上海轄內已有39家銀行通過自律機制評估開展試點業務,共計辦理便利化支付業務15307筆,金額合計約23.05億美元。其中,外匯資本金支付約10.88億美元,外債支付約7.95億美元,境外上市調回資金支付約4.22億美元。受惠企業既有大型企業,也有小微企業,中外資企業兼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