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明治維新以來,近代日本一共打了5次戰爭,西南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1894年至1895年間進行的strong甲午戰爭,對近代日本而言是第一次正式的對外戰爭/strong。

中國地形圖
自明治維新以來,近代日本一共打了5次戰爭,西南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日本以約十年一次的頻率反覆發生大規模的戰爭。這表明近代日本是一個典型的,以戰爭爲發展驅動力的軍國主義國家,它的近代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在日俄戰爭期間,由日本慶應大學的學生製作的宣傳反俄思想的政治漫畫。
仔細分析起來,日本近代發動的這五場戰爭各有特點,並不雷同:首先,促使其發動戰爭的動機皆不相同;其次,戰爭結果給日本帶來的教訓也截然不同。總得來說,五場戰爭作爲一個整體,見證了日本軍國主義從誕生到毀滅的全過程。現在,讓我們來思考這些戰爭究竟給日本帶來了什麼。
日本的擴張
鹿兒島戰事圖。
爆發西南戰爭的1877年(明治十年),是近代史的一大轉捩點。中央行政機關暫告成立,幕末的動亂已漸止息。在明治新政府統治下,士族失去特權爲生活所苦,對新政府的不滿情緒越發高漲,引發了日本史上最後一次的武裝暴動——西南戰爭,又稱西南戰役、西南之役、西南事變,是發生在今日本熊本縣、宮崎縣、大分縣及鹿兒島縣地區,以西鄉隆盛爲盟主的士族藉清君側之名義發動的起事,也是日本至今最後一場內戰。
城山之戰
strong西南戰爭在失去領袖西鄉隆盛後結束了武力動亂,代表明治維新以來的倒幕派的正式終結,也宣告了武士時代的結束,朝自由民權運動的方向轉變。/strong廢藩置縣進行得不徹底的鹿兒島最終降服於新政府,是具有象徵性的事件,意味着舊體制的轉換遍及全國各地。
然而此戰驗證了明治軍事改革的成果,顯示了建設“四民皆兵”的國民軍隊的正確性和西化的成果。透過徵兵徵集而來且受過新式訓練的國民兵打敗了舊士族的步兵,給人留下“近代國民軍的成功”的強烈印象,是邁向近代的劃時代變革。由於軍事的需求,電報線與傳輸網迅速發展,不僅在軍事上,在民生上也加以利用,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鹿兒島舊武士出陣圖
然而,大規模的內戰,讓實施秩祿處分原本經濟情況就不佳的明治政府,陷入更嚴重的財政困難。尤其是通貨膨脹以及貿易赤字的擴大,使得政府內外出現經濟政策的對立。最後,隨着在松方正義財政政策下國內經濟社會的鉅變,大隈重信下臺,轉而實施立憲政治。
甲午戰爭示意圖
1894年至1895年間進行的strong甲午戰爭,對近代日本而言是第一次正式的對外戰爭/strong。
甲午戰爭
17世紀明朝滅亡清朝取而代之,取代中華思想建立起自我身分認同的國學興起,人們開始意識到“日本”的存在。隨後,由於完成了明治維新——這個中國未達成的近代化“發展”,給予日本自信心。甲午戰爭遂被看作是徹底脫離中華思想的良機。
甲午戰爭形勢圖
p“甲午戰爭是日本從‘被壓迫國'向‘壓迫國'過渡的轉折點,因此在日本近代史上是一次劃時代的戰爭,具有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相匹敵的意義。”
——藤村道生
因此,甲午戰爭使人民意識到國家。爲了籌措戰爭經費而發行國債,募集到的金額遠遠超過預期,而超過徵兵年齡的人們紛紛投入籌募戰爭經費的活動中。過去對國族的歸屬感淡薄的民衆,具有了作爲國民的自覺。原本只在地理上存在卻感受不到有如虛構的國家,如今真實存在於眼前了。這可說是甲午戰爭帶來的最大成果。
1894年黃海海戰圖
另外,甲午戰爭又給日本帶來了第一個殖民地,即臺灣。1895年,日本派兵征服臺灣。在此之前,清朝雖同意割讓臺灣給日本,但在臺灣當地卻出現了抵抗運動。日本爲了鎮壓,於是出兵臺灣。由於在不習慣的熱帶地區遭遇游擊戰加上瘧疾肆虐,造成司令官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內的近5000人戰死或病死。
日本軍隊登陸澎湖羣島
戰後,熱帶的氣候也阻止日本的殖民統治。當初,臺灣被視爲統治成本過高而無利可圖的難治之地,故未提出積極的殖民政策。1898年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上任,大幅改變了這個情況。他們調查臺灣的風俗習慣,展開各項基礎建設並振興產業。衆所皆知,主要產業是砂糖,但也大量栽種生產鴉片,給日本帶來巨大的利益。難治之地成爲豐饒之地,加上從甲午戰爭獲得鉅額的賠償金,產生出戰爭會帶來利益的形象。
大清旗艦定遠
日本旗艦松島
透過戰爭過程中,國家機關不斷重複的強調“國民”的義務和貢獻,使得日本人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爲國家國民的一部分,應該不分地位的去支持軍隊,也是所謂的戰爭的“統合作用”。
劉公島上的甲午海戰紀念館
於是,甲午戰爭,讓人們對國民意識與戰爭產生肯定的看法。日本開始名副其實地步上殖民地帝國之路。
看日本斧劈沙俄———超多細節的日俄戰爭漫畫地圖
日俄戰爭
戰勝了衰落的清帝國,日本獲得了強烈的自信,於是將下一個戰爭目標瞄準了沙俄帝國。沙俄企圖染指遠東,這是自認爲東亞霸主的日本所不能容忍的挑釁,於是日本和沙俄在1904年爆發了軍事衝突,這就是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
近年來關於日俄戰爭的評價,出現了將日俄戰爭視爲是第零次世界大戰的看法,因爲這場戰爭具有三個特點:
p一是不像過去的戰爭只由貴族階級和傭兵參加,而是參戰人員擴大到全體國民的總體戰;
二是出現近代兵器的早期形態;
三是帶給世界秩序極大變化。
日俄戰爭雖與甲午戰爭並稱,但這兩場戰爭的規模完全不同。甲午戰爭戰死者約13000人,日俄戰爭則有約85000人戰死,將近七倍。甲午、日俄戰爭的戰死者在地方上成爲表彰的對象。今日,從日本地方上的神社和小學校園裏的招魂碑或戰死者碑即可窺知一二。
旅順戰役地圖
帶來更強烈影響的是戰爭的傷者。日俄戰爭的傷者約153500人。當時的人口約4600萬,傷者佔國民總數的0.3%,比當時的大學升學率還高。這些人因爲日俄戰爭失去了身體的一部分,終生身體功能受損。和戰死者不同,傷者是可以被看見的。他們的手或腳被視爲是戰爭勝利的回報,而且引發了已獲得的帝國權益絕不能再失去之類的激情言論。
第三軍在旅順進展圖
當然,同時也出現反戰論。日俄戰爭之際,內村鑑三、幸德秋水等知識分子提倡反戰論。可是,他們的主張並未廣傳於世。爲什麼沒有普及,值得我們重新思考。
1905年9月5日,日俄兩國簽定《朴茨茅斯和約》
日俄戰爭
另外,具有象徵性的戰死者受到了讚揚。當中,旅順港封鎖作戰中的廣瀨武夫與遼陽之戰中的橘周太,都爲了保護朋友而喪命,死後被視爲英雄。他們的死除了透過報紙報導,也被寫成小說,還被編成歌曲以鼓舞少年,甚至被當成軍神,受人尊崇。
一戰滑稽戰爭世界地圖
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所引發的歐洲大戰(之後稱爲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列強爲防衛本國無法抽身,被視爲是日本能在亞洲一展長才的良機。對日本而言,算是場少勞多獲的戰爭。
過去認爲,日本基於日英同盟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然而,內情並沒有那麼單純。英國方面對積極想參戰的第二次大隈重信內閣,尤其是對外務大臣加藤高明,傳達了不希望日本參戰的信號。因爲,必須提防日本趁機擴大在亞洲的權益。後來,隨着戰況惡化,英國改變態度要求日本參戰,但日本方面超出英方的要求,露出擴大戰爭範圍的意圖,於是英國又撤回要求。
大隈內閣因是政黨內閣且爲席次未過半的少數內閣,故對戰爭採取積極的態度。元老山縣有朋考量到與德國的關係,對參戰持慎重態度。大隈厭惡山縣在背後影響,打算排除掉元老的影響力實現責任內閣,採取不向元老呈報外交情報和請示就直接推行政策的方針。對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正是在這個外交政策決定過程的變動中產生的。
示意圖
結果,日本與其外交基礎的英國關係變得惡化,並讓其他國家懷疑對中國抱有野心。這根本不是什麼少勞多獲的戰爭,對於日本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而言,還是個重大的“失敗”。
當戰爭結束時,日本在國際政治中已無疑上升爲了一個大國。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興旺繁榮並未持續多久。儘管日本的輕工業已確保了它在世界市場能分一杯羹,然而在戰爭結束後,日本很快又回到了債務國狀態。戰勝得容易,加上1926年昭和衰退期的負面影響,再加上國內政治的不穩定,這些因素幫忙造成了日本軍國主義在20世紀20年代晚期到20世紀30年代的崛起。
太平洋戰爭和日本的擴張地圖
太平洋戰爭留下了規範戰時和戰後日本的種種制度。影響最大的是帶動戰後經濟高度成長的1940年體制。昭和戰前時期新官僚所進行的行政權強化,擴大到總動員體制下僱用與金融、稅政與所得再分配等許多方面,以行政手段加以介入。當中有不少制度像預扣所得稅一樣沿用至今。戰時統制經濟的構造,成爲維持戰後經濟高度成長的制度背景,這點頗有意思。
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間,盟軍於太平洋戰場上其登陸行動的策劃路線。
將目光轉移到政策的核心人物上,辻清明的官僚制論強調官僚機構的維持與強化,村松岐夫的政黨優勢論透過實際調查析論政黨所具的優勢地位。特別是1960年代以前,特權官僚或是古典型官僚、國士型官僚,擁有極強的影響力。
1945年8月時,蘇聯軍隊所計劃對在東北亞地區駐防的關東軍發動進攻行動之地圖。
在政治方面,內閣機構的強化如火如荼地進行着。這是在改造以權力分立爲基調的明治憲法體制。因爲,這個具有防止獨裁、均衡各勢力功能的構造,無法靈活、迅速地進行決策,遇到緊急時將難以應付。不過,內閣的改造對策有許多不周全之處,在實際的領導管控上便出現混亂。
太平洋戰爭圖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
上圖是爲紀念珍珠港事件而建造的亞利桑那戰艦紀念館。
從西南戰爭,一直到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五場動機不同的戰爭,使得日本促成了舊體制的完結,實現了國民意識的覺醒,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然而,他們也讓軍國主義的幽靈肆意地在國土上蔓延,悍然侵略別國,造成了極其惡劣的歷史影響。
從1877年到1945年,在68年的時間裏,日本的軍國主義狂潮給中國、亞洲,乃至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同時,他們自己也吞下了戰爭的苦果。發動不義的戰爭,最終只能接受正義的懲罰。希望現代化的日本正視歷史,反思在軍國主義上所犯的錯誤,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