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打開日本國門,日本上下展開了學習西方的熱潮。比如吉田松蔭開館講學,學生中有高杉晉作、久坂玄瑞、伊藤博文、山縣有朋、井上馨、品川彌二郎、前原一誠等人;橫井小楠是著名儒學家並接受洋學成果,深受吉田松蔭、高杉晉作、久坂玄瑞、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維新三傑之一)、後藤象二郎等改革派武士的敬佩。

要學習就得有教材,大清魏源的《海國圖志》,對日本明治微信的催化起了很大作用。魏源是清朝新思想的倡導者,這本書詳細記錄世界各地和各國曆史政治、風土人情,還有關於海防的介紹,主張學習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劃時代鉅著。

1854年,美國打開日本國門第二年,《海國圖志》傳入日本,供不應求,一時洛陽紙貴,三年間在日本出版各種選本達21種之多。佐久間象山、橫井小楠、吉田松蔭、高杉晉作等倒幕志士,都從中獲得教益。象山興奮地說:“予與魏氏,各生異地,未能相見。觀察時勢,同於此年著書。但所見暗合,何等奇哉。可稱海外之同志也。”

據說橫井小楠讀《海國圖志》都忘了喫飯。徐繼畬的《瀛環志略》、陳逢衡的《英吉利紀略》,在日本也很受歡迎。

單從思想家的見識看,大清的改革人士並不落後,他們主張改革興國,但是並未出現影響朝政的改革派。大清的維新改革也只能一拖再拖。

1862年,高杉晉作到上海,發現《海國圖志》已經絕版,不禁感慨萬千:“清國因循苟且,空渡歲月……故由此而至衰微也”。對大清的病症進行了準確診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