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要想讓孩子獲得成長型思維,就需要用鼓勵孩子取代表揚孩子。▲ 想讓孩子獲得成長型思維,父母應該怎麼鼓勵孩子。

文章,版權歸本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取得了成績,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與表揚了。這時候,父母順口一句:“寶寶真聰明”或者“你真棒”或許能換來孩子一時的高興,然而這種話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未必有用。真正對孩子的成長有用的話語應該是出自父母真誠的鼓勵,鼓勵孩子的努力付出,鼓勵孩子的勤勉上進。

午飯後,我媽媽在廚房打掃衛生。我去房間把積木拼起來。不久我就組裝了一輛小汽車。他把車開進廚房,對母親說:“媽媽,你覺得我組裝的這輛小車好嗎?”媽媽說:“哇,這輛小車看起來很特別。我可以看出我花了很多努力才做到。我媽媽對我大加讚揚。我可以試試其他形狀,也許我可以做得更好!”我高興地聽着媽媽的話,說:“嗯,這是我想了很久的事情。我以後再做點別的給我媽媽看。”然後他就走了。

媽媽收拾好廚房去看我,發現他正在聚精會神的拼着手裏的積木,只見他把手裏的幾塊積木拼了拆拆了拼,直到自己認爲滿意了爲止,整個過程中他沒有任何不耐煩的情緒,一直在想怎樣做才能更完美,最後當他拼好後抬起頭髮現媽媽正站在他的旁邊,他立馬舉着手上說:“媽媽,你看我新做的好不好?”媽媽摸摸他的頭說:“只要是我經過努力做出來的,媽媽都覺得好。”

當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對他們的行爲給予肯定,激勵他們繼續努力,爭取做出更好的成績。但是父母一定要針對孩子的努力和創新思維給予肯定,不要泛泛地對孩子進行表揚,不然容易讓孩子過於在意自己的天賦,變得止步不前。

▲ 表揚常常針對的是結果,給孩子的是固定式思維。

「固定思維模式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當孩子表現好時父母誇他們“聰明”,會讓他們受困於現在取得的成績,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固定思維模式會讓孩子認爲那些成功是因爲自己的天賦高而得來的,致使孩子忽略了努力勤奮的重要性。

琪琪每次做完一件事情,爸爸媽媽就會誇獎一句:“琪琪真棒!”。有一次,幼兒園的老師帶着孩子們一起玩遊戲,琪琪在完成一個遊戲任務時失敗了,他就坐在地上大哭說:“最棒的,都是你們不好。”老師安慰他說:“琪琪,一次失敗了沒關係,我們可以再來一次,老師相信琪琪一定能夠做好的。”琪琪說:“我纔不要再試呢,他們都是大笨蛋,我不要跟他們玩。”

父母的盲目表揚會讓孩子的思維變得狹隘,目中無人,長期下去只會讓孩子變得固步自封,失去前進的動力。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天才在與勤奮,聰明在於積累。”可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自身的努力和付出,人們想要取得優異的成績,獲得更大的進步就必須打破固定思維,獲得成長型思維。父母要想讓孩子獲得成長型思維,就需要用鼓勵孩子取代表揚孩子。

▲ 鼓勵往往針對的是過程,給孩子的是成長型思維

「鼓勵孩子,可以讓孩子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獲得更多的成長空間」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遇事更容易堅定信念,堅定不移的繼續走下去,他們相信通過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取得成功。

樂樂1歲了,他纔剛剛開始學走路,每次他跌倒了,媽媽都會在一旁鼓勵道:“樂樂這次站立的時間比剛剛要長一點。”“哇,樂樂比昨天進步了很多哦”“樂樂真勇敢,站起來,走到媽媽這邊來。”在媽媽持續不斷的鼓勵下,樂樂很快就學會走路了。

當孩子跌倒的時候,父母的鼓勵,能讓孩子獲得勇氣,戰勝困難,重新看到光明與希望,汲取前進的動力。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往往更加的樂觀自信」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做事不會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凡事都會往前看,不會輕言放棄。他們往往有着很強的復原能力,能夠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獲得學習成長。也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得到提升。

父母想要讓孩子獲得成長型思維,就要不斷地鼓勵孩子,肯定他們的努力和進步,讓他們感覺到成功是由自己來掌控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才能夠取得成功。

▲ 想讓孩子獲得成長型思維,父母應該怎麼鼓勵孩子?

「鼓勵孩子探索的勇氣」

姑姑買了一隻小白兔送給慧慧玩,慧慧覺得小白兔好可愛,她想摸一摸小白兔的毛,可是手伸出去又縮回來了,她看着媽媽搖搖頭說:“怕怕”。媽媽伸手摸了一下小白兔的毛說:“小白兔的毛軟軟的、滑滑的,摸起來好舒服哦!慧慧要不要試一下?”慧慧這才伸出手摸了摸小白兔的毛。一下、兩下,她終於放開膽子將小白兔抱了起來。

父母鼓勵孩子去探索、去嘗試,可以讓孩子放開膽量,打破思維的僵局,獲得成長的動力。

「鼓勵孩子具體某件事情取得的進步」

周媽在家打掃衛生,炎炎看到媽媽在掃地,就媽把鏟子和垃圾桶拉過來。媽媽摸了摸她的頭說:“謝謝炎炎媽打掃衛生,如果炎炎能把地上的玩具收進玩具箱裏面,把沙發上的課外書放到書架上面去,媽媽會覺得炎炎做得更好哦!”

父母針對某件事情對孩子進行鼓勵,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肯定,這樣纔會讓孩子繼續保持這種努力的狀態,並且做得更好。

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肯定和鼓勵,可以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然而父母們經常混淆了鼓勵和表揚的概念。如果孩子取得一點小成績,父母就不住的表揚和誇獎,其結果就是容易讓孩子養成驕傲自滿的性格。如果父母經常鼓勵孩子通過努力獲取進步,孩子久而久之則會養成不怕困難,勇於探索的好品質。所以父母在激勵孩子的時候,鼓勵比表揚更有效。

​你認爲對待孩子鼓勵比表揚更重要嗎?你是怎樣鼓勵孩子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的?歡迎留言互動!

————————

,一個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教子也可以很輕鬆。

,關注我瞭解育兒小知識,互動留言不要停,輕鬆帶娃不費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