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種是通過內容搞流量,另一種是通過突破(利用)規則搞流量。通過規則搞流量,沒有辦法積累,方法很容易失效。

我喜歡通過實戰總結經驗,再把經驗利用於未知領域,當已知經驗與未知領域不符時,再通過研究分析方法,去反覆測試調整。

非常科學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網絡平臺紛繁複雜,看起來雜亂無章,實際上本質就那麼多,只有總結規律,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引流方法千奇百怪,看起來高深莫測,實際上底層邏輯就那些,只有掌握規律,才能不斷跟上平臺的變化。

沒有總結出方法的人,總是被別人牽着鼻子走,整的是暈頭轉向;總結出方法的人,總是信心滿滿、淡定自若。

搞流量的方法可以歸納爲2種類型。

一種是通過內容搞流量,另一種是通過突破(利用)規則搞流量。

通過內容搞流量,可以做一輩子。

通過規則搞流量,可能幹1天、1個月、1年……方法就失效了。平臺會不斷升級規則,至於具體可以幹多久,看平臺以及個人實力。

大多數新手,都不喜歡通過內容搞流量,一來不會創造內容,二來感覺搞內容初期有點慢。進而轉投通過規則搞流量,一個錯覺而已,通過規則搞流量並不比通過內容搞流量簡單。

相反更復雜。

需要有非常強悍的研究、分析、實踐能力,也就是要有非常科學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根據僅有的思路反覆實踐探索。

怪才塗非常強調思維方法的重要性,我們時常要通過僅有的線索,去實現突破,要是不通過思維總結個經驗去指導實踐,會感到絕望、無從下手……

以前我有70%的流量來自於規則。

網絡各方面在升級,各種政策在收緊,突破規則這條路幾乎無路可走,利用明規則競爭在加劇,利用潛規則還有一些空間。

因此我選擇將部分精力調整到創造內容這條路子上來,做兩手準備。一手創造內容,行有餘力,另一手研究利用規則。

根據怪才塗的實踐對比,搞內容其實更簡單,搞內容更符合未來趨勢,搞內容通用性更強,搞內容更適合普羅大衆。

寫微博、玩頭條、搞公衆號、自媒體、拍短視頻等,靠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獲取流量的方式,就是通過內容搞流量。

同樣有價值的內容,可以在類似的平臺直接傳播,需要調整的地方不超過5%,哪怕完全不調整直接發在各個平臺,也可以。

利用漏洞、批量放大、暴利玩法、連環套路等,靠突破規則利用規則的方式,就是通過規則搞流量。

通過規則搞流量,沒有辦法積累,方法很容易失效。需要非常注重細節,一個小細節沒做好,效果相差十萬八千里。

就拿前天文章提到的短信引流來說,裏面的每一個步驟,以及每一個步驟,可能產生的問題,以及由此問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都在我的腦海裏演練過無數次。

早就想到了解決辦法,坐等可能的問題出現。

細節往往容易被人忽視,比如本篇文章。

標題爲什麼用一些,說明還有一些;爲什麼用搞流量,搞更有幹勁、不要死氣沉沉;爲什麼也可以之前打了個逗號,說明想做到極致,我並不贊成這樣。

前天文章提到幫助一個老鐵分析項目,裏面用到白白二字,白白幫他分析了兩個多小時,後來他看到之後,立馬發了200塊紅包。

所謂細節……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偏營銷的人,喜歡搞內容引流;偏推廣的人,喜歡搞規則引流。玩營銷的人缺流量,玩推廣的人缺變現手法。

流量裏的門道箇中玄機需要用心體會,此謂之心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