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流傳的一張圖暴露了俄羅斯真面目:原來俄軍封存了大批飛機,其中很多都是國寶級的安124大型運輸機,不少網友表示:這纔是值得花錢引進的真正大寶貝,但是俄羅斯方面對這些飛機的態度卻非常明確:寧願報廢也不賣中國一顆螺絲釘,這樣的做法令人扼腕嘆息。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絕大部分的軍事力量,還有數不清的精良軍工設計和生產部門,安東諾夫設計局就是其中一個佼佼者,作爲蘇聯時代最優秀的運輸機設計部門,該設計局主導研發並生產了衆多型號的優秀運輸機,其中就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兩款運輸機安225與安124,其中安225屬於特種運輸機,原本設計的目的是運輸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飛機,目前全球有且只有1架,屬於烏克蘭,而安124雖然比起安225來說小了一圈,但運載能力同樣十分可觀,並且投入了量產,因而至今是俄羅斯空軍的主力運輸機。
從1987年安124全面投入生產至1997年停產爲止,這款機型共計生產了54架,作爲一款起飛全重超過400噸的大型運輸機,安124性能與美國最先進的C5銀河運輸機大致相當,而且兩者的世界知名度也都相當高,與C5銀河運輸機相比,安124運輸機的飛行速度雖然稍慢,但飛行距離更長,荷載能力達到150噸,比C5銀河運輸機還要多出大約20噸,其投送能力是非常強悍的。
在全部的54架安124當中,有26架目前正在俄羅斯空天軍服役,儘管名義上是正在服役,然而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安124由於缺乏資金和技術保養,被迫封存在一個廢棄機場,而且隨着時間推移,這些封存的運輸機情況堪憂,據瞭解,被封存的安124運輸機共計16架,其空運總質量可以達到2400噸,足以一次性空運一支完整編制的旅級單位空降部隊。
封存這些具有戰略意義的裝備對於俄羅斯來說屬是無奈之舉,所以近年來,俄羅斯空天軍以及相關的飛行器製造業公司也在極力挽救這批裝備讓安124運輸機能夠重返藍天,防止這些裝備因爲過度老化而徹底報廢,不過,俄羅斯的經濟狀況一直不容樂觀,再加上其他的各種因素影響,保養並翻新整備這些長時間封存的安124運輸機仍是一個艱鉅的工程,目前也才僅完成了2架運輸機的修復工作。
安124本身具有強大的性能,也得到了外國的青睞,中國曾經也嘗試過向俄羅斯、烏克蘭提出購買這款運輸機,然而最後卻是不了了之,最終,中國只獲得了蘇制的伊爾76運輸機,雖然中國引入了不少伊爾76運輸機,但是相比於安124這種巨型運輸機,伊爾76的戰略投送能力還是遜色不少,再加上當年購入伊爾76的過程也很曲折艱難,想要得到安124這種被視爲精銳裝備的運輸機,幾乎是不可能,好在中國現在已經研發出了國產的運20,中國也告別了不能生產戰略運輸機的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