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22軍用運輸機在當時是前蘇聯航空技術實力的標誌之一,曾經多次參與前蘇聯的對外軍事行動,包括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前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行動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前蘇聯阿富汗戰爭。在初期的行動之後,在整個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期間,安22運輸機也沒少參與運輸任務,安22軍用運輸機和前蘇聯精銳空降部隊的配合,在冷戰時期往往能夠達到前蘇聯想要的效果。

由於最先控制了疫情蔓延並開始復工復產,中國製造業再次展現實力,近期國內以前很少見的一些大型軍用運輸機紛紛來華運輸“戰略物資”,廣大軍事愛好者也開啓了座家看飛機的模式。在近期來華搶購物資的飛機中,世界最大運輸機安225自然是明星中的明星。繼歐洲國家多次租用安225來華搶購物資之後,近日加拿大也租用了安225,安225再次來華。在安225之外,歐洲空中客車最新研發裝備的A400M運輸機也多次來華。而和安225、A400M運輸機相比,還有一款明星飛機的搶眼程度也絲毫不遜色,這款飛機就是世界最大的渦槳運輸機,前蘇聯怪獸安22。安22曾經是前蘇聯最大的軍用運輸機,是前蘇聯全球爭霸野心的翅膀,該機在冷戰後期被伊爾76運輸機和安124戰略運輸機取代,現今已經很少見,但是烏克蘭還保存有一定數量安22。

全球爭霸助推安22運輸機研發

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前蘇聯的國防安全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已經在地面方向對所有對手形成壓倒性優勢的前蘇聯軍隊、爲了和美國全球爭霸的需要,開始考慮全球軍事存在的問題,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古巴導彈危機也讓前蘇聯認識到軍事能力全球快速投送的重要性。可是,和美國業已完善的全球性軍事存在不同,當時的前蘇聯在全球的前沿軍事存在能力並不是很強,想要藉助海軍和中型運輸機快速抵達需要展示軍力存在的區域,當時的前蘇聯軍隊很難做到。在這樣的背景下,爲了在全球範圍內和美國的爭霸需求,爲了全球範圍內的軍事快速投送能力,前蘇聯決定研發一種重型遠程軍用運輸機。世界最大的渦槳運輸機安22應運而生,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安22大型軍用運輸機項目開始。

前蘇聯在當時就認爲,出於美蘇全球爭霸的需求考慮,新的大型軍用運輸機需要具備重型軍用裝備的遠程運輸能力,這些裝備將會包括導彈、坦克、汽車和士兵。1962年,安22運輸機開始研發,1965年,安22運輸機首飛,第二年投入批量生產,1967年,世界最大的渦槳運輸機安22開始服役,該機的研發速度非常快。在當時,受噴氣式發動機技術限制,前蘇聯並不能爲安22研發配備合適的噴氣式發動機,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安22運輸機使用了四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安22軍用運輸機使用四臺庫茲涅佐夫HK-12MA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每臺發動機有兩套螺旋槳,每套螺旋槳有四個葉片,單臺庫茲涅佐夫HK-12MA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兩套螺旋槳採用共軸對轉設計,單臺輸出功率達到15000馬力。

受益於庫茲涅佐夫HK-12MA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不錯的推力水平,安22軍用運輸機巡航速度達到680公里每小時,最大速度達到740公里每小時。該機最大載重狀態航程達到5000公里,最大載油航程更是高達11000公里。安22軍用運輸機機長57.92米,翼展64.40米,機高12.53米,機翼面積345平方米,貨艙尺寸數據爲長33.0米、寬4.4米、高4.4米,貨倉容積640立方米,該機如果選擇運兵模式,可搭載運輸接近300名全副武裝士兵。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曾經想要加長該機的機體,將其改爲雙層客艙的民用客機,計劃載員數量據稱達到700人。但是最終由於難度太大、以及沒有合適的發動機,安東諾夫和前蘇聯放棄了這個改進想法。安22運輸機總生產數量85架,經濟性和可靠性似乎都不是很好,訂貨不多。

安22軍用運輸機在當時的世界曾經打破多項世界紀錄,該機是當時世界最大的軍用運輸機之一。安22空重114噸,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50噸,超過後來的前蘇聯伊爾76系列運輸機,該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和載重,最新的伊爾476都不及。安22軍用運輸機最大載重80噸,和美軍現役的C17大型軍用運輸機後期型相當,甚至還略勝一籌。安22軍用運輸機在當時是前蘇聯航空技術實力的標誌之一,曾經多次參與前蘇聯的對外軍事行動,包括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前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行動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前蘇聯阿富汗戰爭。只是由於可靠性和生產數量的問題,在前蘇聯研發成功性能更好的伊爾76運輸機之後,安22被取代,該機有一部分轉爲民用,烏克蘭和俄羅斯在前蘇聯解體後都繼承了部分安22運輸機,但俄羅斯已經很少使用,目前使用最多的、包括近期來華的都是烏克蘭的安22。

前蘇聯全球爭霸的翅膀

由於本身就是前蘇聯研發的一款配合前蘇聯全球戰略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安22運輸機自然也沒少參與前蘇聯的對外軍事行動,該機在服役沒多久就參與了前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行動。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爲了控制捷克斯洛伐克,避免其脫離掌控,前蘇聯糾集多個國家軍隊,以演習爲幌子悍然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在蘇軍的行動中,剛服役沒多久的安22運輸機也參與了行動,且風頭強勁,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安22又參與了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的軍事行動。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前蘇聯以阿富汗政府邀請幫助肅清國內反對武裝爲藉口,悍然開啓入侵阿富汗的戰爭,前蘇聯對外軍事行動急先鋒,前蘇聯空降部隊迅速空降到阿富汗首都和連接前蘇聯的重要關口。單是在1979年12月24日到27日的三天時間內,前蘇聯就出動了安12和安22運輸機超過350架次。

在初期的行動之後,在整個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期間,安22運輸機也沒少參與運輸任務,安22軍用運輸機和前蘇聯精銳空降部隊的配合,在冷戰時期往往能夠達到前蘇聯想要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安22軍用運輸機還具備運輸飛毛腿彈道導彈的能力,不知道這個設計是不是從古巴導彈危機中得到的經驗。

安22承擔了急軍事援助運輸任務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安22運輸機還曾參與過前蘇聯對埃塞俄比亞的支持行動。上世紀七十年代,受領土糾紛影響,前蘇聯在非洲的兩個朋友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打了起來。出於戰略考慮,前蘇聯最終選擇了更具戰略價值的埃塞俄比亞,放棄了索馬里。而爲了幫助埃塞俄比亞抵禦索馬里的軍事進攻,前蘇聯在當時就開闢了一條著名的橫跨歐亞非的空中橋樑,藉助軍用運輸機的力量在前蘇聯本土到埃塞俄比亞之間建立了一個空中緊急運輸線,安22在當時就承擔了部分前蘇聯的對埃緊急軍事援助運輸任務。

而根據後來的統計顯示,在當年前蘇聯對埃塞俄比亞的緊急軍事援助中,前蘇聯向埃塞俄比亞空運了幾百輛坦克,幾百輛裝甲車,和幾百門火炮,以及數量多到無法統計的彈藥。讓當時的西方驚歎的是,在行動開始後的兩週內,平均每20分鐘,就有一架滿載軍事裝備和物資的前蘇聯運輸機在埃塞俄比亞首都降落,這些軍用運輸機當中,就包括安22。只不過,還是由於可靠性的問題,前蘇聯在後期很可能更多的改用當時最新的伊爾76運輸機。

整體而言,安22運輸機既有榮譽,也有不堪的往事。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前蘇聯的航空技術水平,安22運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和載荷已經非常了不起。但是,受前蘇聯當時的對外戰略影響,安22也沒少助紂爲虐。只不過,這些罪孽也不能完全算在安22運輸機頭上。而隨着可用的安22運輸機數量越來越少,這款曾經幫助前蘇聯叱吒風雲的裝備,很可能很快就要永遠地消失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