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以說荀彧不僅是曹操的蕭何,而且還是曹操的張良。荀彧50歲的時候,就被曹操給逼死了,而蕭何64歲的時候才善終。

蕭何是劉邦的王佐之才,幫助劉邦管理內務後勤,被劉邦評價爲開國第一功臣,功勞比韓信還要大。

荀彧是曹操的王佐之才,幫助曹操奪取北方半壁江山,不僅要管理後勤,還要幫曹操出謀劃策,平定四方。

兩個人相比較而言,荀彧懂的東西要更加全面。如果兩個人的智商相等的話,顯然荀彧要稍遜一籌,因爲他懂得多,涉獵面更廣,自然就沒有那麼深入了。


01蕭何主管後勤、法令,有點類似前期的諸葛亮。

蕭何過去是沛縣主吏掾,好歹也是大秦帝國的公務員,地位比劉邦要高得多。在劉邦起義以後,蕭何看出了天下大勢,索性也就跟着反了。

按照道理,蕭何這樣的公務員,名聲又那麼好,必然是要成爲領袖人物的。可是蕭何卻把劉邦推到了領袖的位置上。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爲我擒也。”---《史記》

一來他覺得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做領袖,只適合輔佐別人成就大業。二來當時帶頭造反罪名實在是太大了,蕭何的小心臟還承受不起。


成爲劉邦的幫手以後,蕭何幫助劉邦管理後勤工作。劉邦只管在前線打仗,後勤的糧食供給、運輸,完全不要劉邦操心。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沒有蕭何這樣的人,幫劉邦處理糧草的話,可能劉邦還真的沒法子打勝仗。

劉邦到了關中以後,其他人都去搶財寶、女人去了,唯獨蕭何跑去秦王宮的檔案庫

,把秦國的檔案典籍全都蒐集了起來,這爲後來漢朝建立各種制度打下了基礎。

而且蕭何拿到了重要的蜀地詳圖以及對蜀地的介紹,

他藏匿了這份介紹,使得項羽和其他人都覺得蜀地是不毛之地,這才把這地方送給了劉邦。

劉邦的後勤供應、法令制定,全都要依賴蕭何。

所以蕭何就跟劉邦的大管家很類似,劉邦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有多少家產,可是蕭何的腦子裏卻一清二楚。

三國的諸葛亮在劉備活着的時候,跟蕭何就比較類似了。主要管理後勤工作,入了蜀地以後,又幫助劉備制定蜀令,方便管理蜀地軍民。


02荀彧不僅要管後勤,還要幫曹操出謀劃策。

荀彧對曹操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說,曹操的其他謀士他都可以不要,大不了得不到天下,但是曹操如果沒有荀彧,可能連個小小的州牧都做不成。

曹操每次出征,幾乎都是荀彧幫他坐鎮大本營。這一份工作的分量我們應該瞭解,他要是反叛曹操,那曹操徹底沒戲了,老家都被人給弄掉了曹操還能飛上天不成?

豫州刺史郭貢帥衆數萬來至城下,或言與呂布同謀,衆甚懼。貢求見彧,彧將往。惇等曰“君,一州鎮也,往必危,不可”彧曰“貢與邈等,分非素結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爲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貢見彧無懼意,謂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又與程昱計,使說範、東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三國志》

荀彧坐鎮中央,還需要幫曹操運送糧草、兵馬,以此保證曹操在前線不用爲這些硬件條件所煩惱。諸葛亮當年六出祁山,就是因爲常常斷糧,所以不得不撤軍。


曹操多次出征,如果沒有荀彧在後方主政,那曹操真的是有家無回了。荀彧守城的能力,還是可圈可點的。

第一次,曹操帶兵攻打徐州的時候,呂布偷襲了曹操的大後方兗州。

當時鎮守兗州的就是荀彧,由於荀彧鎮定自若,成功迷惑住了郭貢的人馬,這纔等來了曹操。

第二次,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帶兵在前線,朝中大量官員表示袁紹必勝。

也是荀彧坐鎮中央,不僅穩住了大局,而且爲曹操下定了決戰的決心。

第三次,曹操南征荊州,遭到了周瑜、劉備的聯合攻擊,最終大敗而歸。

同樣還是荀彧,幫助曹操穩住朝中人心,給了曹操收拾舊山河的信念。

可以說荀彧不僅是曹操的蕭何,而且還是曹操的張良。出謀劃策方面,他能夠指點曹操果斷出擊,坐鎮後方上,他又能多次保證曹操後院安寧。


03荀彧還是比不上蕭何。

從最後的結果,我們就可以看得出荀彧和蕭何之間的差距。荀彧50歲的時候,就被曹操給逼死了,而蕭何64歲的時候才善終。

有人說,蕭何不就是會倒騰點糧食嗎?他怎麼可能比得上多謀善斷的荀彧呢?

其實我們必須要搞清楚一個誤區,倒騰糧食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恰恰相反。

在古代,糧食比任何東西都要重要。你有10萬人馬,卻沒有足夠的糧食,不用兩天不戰自敗。同樣1萬人馬,人家糧食充沛,戰鬥力就是比你這10萬人馬要強。

彧以爲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徵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三國志》

一來人家喫得飽,打仗有力氣,二來人家心裏有底,打起仗來有精神,相對來說會減少忐忑不安的心態。

諸葛亮每次出征,都要算好了來去路上的糧草消耗,剩餘部分纔是他能在前線呆的時間。曹操在官渡之戰時,沒了軍糧,甚至用殺管糧食的人來提升士兵們的士氣。

可是糧食從哪兒來?需要從普通老百姓的嘴巴里一點點摳出來,這是非常殘忍且現實的事情,如果做不周全,必然會引起民變。

由此可見,蕭何的這份工作,做的是非常到位的,諸葛亮在這方面也十分有專長。而荀彧在糧食供應這方面雖然也不錯,卻比不上前兩位。


總結:天下大才少通才。

我一直認爲,天下的通才,其實並不值得誇讚和鼓勵。爲什麼呢?因爲絕大多數人,只能通過努力變成專才,通才是極少數天才才能達到的境界。

既然如此,又何必大肆鼓吹這些通才呢?其實每個人在某一個方面做到十分出色,這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正如蕭何,在後勤方面已經做到了極致,即使他不會像張良那樣出謀劃策,他照樣是建立大漢朝的第一功臣。

相對來說,荀彧真的是什麼都懂,既能夠管後勤,又能夠管法令,而且還能給曹操在軍事上出謀劃策,這固然是好的,但是每一樣都做到位的話,必然在每一樣上都沒有專才出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