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翡翠、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作的扳指兒,非王公貴族,一般人是不敢也不能隨意佩戴的。翡翠、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作的扳指兒,非王公貴族,一般人是不能隨意佩戴的。

清朝在入關前,騎馬射箭是滿洲兵丁的基本技能。入關後得到天下後,繼續強調國語騎射爲滿洲之本,每個滿洲人必須具備的技能就是國語(滿語)和騎射。滿洲軍事武裝“旗人手一弓,扳指自然也人手一枚。
快馬飛生耳後風,
浮麋數肋中無空。
漫言刻玉佔佳兆,
發羽抨弦屢此同。
這是身爲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詠贊玉扳指的一首御詩,一生愛玉的他,對扳指情有獨鍾。
扳指兒這種飾物,最終沒能再傳下去,一個重要原因是它不方便。想來常在拇指上套着一個大玉環,對做事的人來說總是個累贅;再者,朝代沿革,歷史變遷,隨着冷兵器時代的結束,男子不再尚武、習武,更器重文明和智慧。於是,扳指兒便以男人首飾的姿態持續了百年之久。這或許也是它四重身份中,最廣爲人知的一個。
現在扳指的實用性雖已經失去,但作爲滿族的民族感情興起,一些人恢復練習騎射,那自然需要扳指。即使不練騎射的,爲了那一份民族感情,也在悄然重新流行起佩戴滿洲人的傳統飾物——扳指。
上圖爲 清中期 碧玉獸面紋扳指
現如今,即便有人買到了可心的扳指兒,也沒有幾個人懂得如何去把玩、呵護。用慣了腕錶和領帶的時尚先生們未必懂得老物件兒中養護的道理。自從使用犀牛角、獸骨製作扳指兒以後,由於硬材料有“克手”(北京土語)或磨手的感覺,便對扳指兒的製作工藝有了高的要求,要求製作的扳指表面光滑,筒狀內部接觸手指部分以不“克手”光滑爲準。不使用時,常要雙手反覆搓磨,使製作時肉眼不可見的“毛刺”通過手的“摸”、“搓”逐漸達到光滑,即類似現代製作工藝的拋光工序。這樣通過手上分泌物的長期浸潤,才能使扳指兒有光彩誘人、愛不釋手的感覺。
有清一代,各種規制完善,扳指兒雖小,卻也是森嚴等級的一種象徵。翡翠、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作的扳指兒,非王公貴族,一般人是不敢也不能隨意佩戴的。滿族貴族扳指兒以翡翠材料製作者爲首選,其色澤澄渾不一,而且花飾斑紋各異,滿綠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皇室貴胄不敢輕易佩戴。
上圖爲 翡翠象牙扳指
普通人佩戴的扳指兒以象牙、瓷質爲多;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兒則以白玉磨製者爲最多。即使同一質地,製作質量和加工精細程度也會大相徑庭,優者與劣者相比較,驟觀之不相上下,而骨子裏卻判若霄壤。扳指兒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奪,武扳指兒多素面,文扳指兒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這種種分別,在當年是判定等級身份的標誌,在如今則是衡量市場價格和收藏價值的尺度。
扳指兒雖小,卻也受到森嚴等級的制約。翡翠、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作的扳指兒,非王公貴族,一般人是不能隨意佩戴的。古族貴族扳指以玉器材料爲首選,非皇室貴族不敢輕易佩戴。普通人佩戴的扳指兒以象牙、瓷質爲多。這種分別,在當年是判定等級身份的標誌,在如今則是衡量市場價格和收藏價值的尺度。
扳指兒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奪,武扳指兒多素面,文扳指兒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御用扳指  既然等級森嚴,那麼,扳指兒中的極品,自然是皇帝的御用之物。從多爾袞進關到順治皇帝初步立足中原,再到康雍乾三朝,皇帝御用的扳指兒都是有着嚴格的慣例和規定。清宮造辦處先是依皇帝諭旨讓玉作、牙作等專業機構按照皇帝的意願和喜好做出上用紋樣,再經皇帝本人修改確認後方可製作。
爲製造一個合用的扳指,乾隆皇帝可以在外出避暑之時,連續七次來回傳遞命令以及扳指實物,要求工匠修改。御用扳指兒上面,經常有御題詩、詩意畫和宮廷專用紋飾等帶有濃厚人文氣象的雕刻。這類扳指兒是當時技藝最高工匠的傾心之作,也是當時宮廷文化和皇帝本人氣質愛好、文化理想和審美品位的集中表現。不過,這一類的扳指兒兒數量十分有限。
 御賜扳指
對於很多各地高級官員、附屬國進貢或宮廷在江南定做的扳指,皇帝往往不是自己戴,而是賞賜給高官、寵臣、皇室宗親,比如乾隆皇帝就會把此類扳指兒賞賜給在平定回部和大小金川等戰役中得勝回朝的將領。
“探花”扳指
除了御用和御賜扳指兒外,扳指兒中的"探花"要數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皇家宗室爲自己定做的,其上往往會刻有宗室本人的私印。親王賞賜家奴、下屬或饋贈親友的扳指兒,也屬此等之列。清代等級極其森嚴,即便是親王也不能逾制,所以也就很少在上面題詩刻畫,其工藝和材質也不敢擅越皇帝的喜好,價值自然也就略遜一籌。接下來,則依次是大將軍王、撫遠大將軍及其同僚下屬諸將軍扳指兒、賀壽用扳指兒、嫁妝扳指兒、紀念或占卜扳指兒、商用扳指兒。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