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本詞學史是詞學研究海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的平安時代、江戶時代和明治大正時代是日本詞學的興盛期,明治大正時代大致相當於中國的近代,此際中日的文學交流非常活躍,詞學也出現了繁榮的局面,產生了“明治三大家”等許多詞人,非常值得中國詞學界關注。這三篇論文或通過詞作比較探索日本對蘇軾詞的接受,或從文學史角度分析日本學者的詞學觀念,或從日本詞人生平事蹟中揭示日本詞學傳承的脈絡和中日詞學的交流。日本詞學正在成爲新的學術熱點,有待兩國學者繼續深入發掘。(王曉驪)

作者:錢錫生(系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相比唐詩,詞在日本的影響要弱一些,這是因爲觀念上詩爲正宗,詞爲詩餘,而且寫作技術更難。儘管如此,日本文人寫詞還是代不乏人,他們學習、模仿唐宋詞人,其中特別喜歡效仿蘇軾的詞作。蘇軾是開闢了宋詞新天地的一代詞人,其詞不僅在國內影響深遠,而且早就流傳到了東亞各國。夏承燾在《論詞絕句》中雲:“坡翁家集過燕山,垂老聲名滿世間。”說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國外傳播。

日本詞人學習、效仿蘇軾的詞,首先是仿調,即採用蘇軾創作的詞調。蘇軾最有名的豪放詞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又名《酹江月》《大江東去》)和《水調歌頭》,許多日本詞人也喜歡用此詞調作詞。在日本詞人中,森槐南(1862—1911)特別心折於蘇軾,也最有蘇詞之風,夏承燾在《域外詞選》序言中稱讚他:“日本詞人爲蘇辛派詞,當無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題髯蘇大江東去詞後”,與蘇軾進行跨時空的對話:“我思坡老,鐵綽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東去意,試問南飛烏鵲。斜月熒熒,明星爛爛,撐住曹瞞槊。人生知幾,仰天長嘯寥廓。”(張珍懷《日本三家詞箋註》)槐南用蘇軾詞調憑弔蘇軾,一方面揣摩蘇軾創作該詞時的心路歷程,對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對蘇軾的人格魅力和風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評價,稱其“文章卓犖”,爲“一世之雄”,可稱是東坡的“異代知己”。模仿此調的還有本田種竹(1862—1907)的《大江東去》“鴻臺懷古”二闋,久保天隨(1875—?)的《大江東去》“鴻臺懷古”,鈴木豹軒(1880—1963)的《念奴嬌》“汴京懷古”,也都是懷古詞,沉渾鬱藉,充滿悲劇氣氛,與蘇詞有異曲同工之妙。本田種竹被稱爲“懷古博士”,其懷古詞不是憑空懷想,而是進行實地考察後有感而作。矢土錦山爲他寫《送本田種竹遊清國序》:“今身親經歷其土地山川,汲古斟今,俯仰感慨,出諸得意擅長之詩,其語驚人者,果何如哉!”(神田喜一郎《日本填詞史話》)他實地西遊中國,懷古詞更具真情實感,所以森川竹磎(1869—1918)在《氐洲第一·題本田種竹懷古詩後》評曰:“種竹先生,懷古博士,人疑語有神助。”(神田喜一郎《日本填詞史話》)久保天隨的《大江東去》“鴻臺懷古”與種竹詞異曲同工,雲:“謾教豎子成名,寧非戰罪,試問城池跡。紅葉夕陽金碧古,形勝依然崖壁。風學喊聲,雲欺旆影,今古當場劇。”(彭黎明、羅姍編《日本詞選》)抒發了江山依舊、物是人非之感。

其次是用韻,即按照蘇軾詞的韻腳來進行創作。如林讀耕齋(1625—1663)有次韻蘇軾的《滿庭芳·警世》詞;野村篁園(1774—1843)有次韻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梅巖蓉湖枉過,詞以記喜,用坡老韻”;森川竹磎有次韻蘇軾的《勸金船》“送橫川唐陽赴任豐橋,用蘇東坡原韻”;鈴木豹軒有次韻蘇軾的《念奴嬌·汴京懷古》。這些詞不光次韻,大都也是以蘇軾詞爲範本創作。有的步韻和蘇軾原作韻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讀耕齋的《滿庭芳·警世》詞,規勸世人要超脫名利,“來往風塵,繁華名利,營求更是匆忙”詞意就脫自蘇詞。蘇軾的《滿庭芳》詞表現內心寵辱皆忘的情懷,起首“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着甚幹忙”,以議論爲主。韻腳“忙、強、狂、場、妨、長、張、芳”,兩首詞完全一樣。又如森川竹磎的《勸金船》“送橫川唐陽赴任豐橋,用蘇東坡原韻”,和蘇軾的《勸金船》一樣,幾乎是句句用韻;有的依韻,即和作韻字和蘇詞韻字屬同一韻部。如鈴木豹軒的《念奴嬌·汴京懷古》,用蘇軾詞韻,保留了蘇詞的部分韻字,但又突破了蘇詞韻字的範圍。高野竹隱(1861—1921)的《水調歌頭》(天風吹散發)、坂口五峯的《水調歌頭》(海郭曉晴爽)也用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的同部詞韻。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蘇詞的語詞、句式、立意、風格來進行創作。有的直接擷取化用蘇軾詞的經典語詞,表達其相似情懷。如用“瓊樓玉宇”:森槐南的《水調歌頭》:“摩壘曉風殘月,接武瓊樓玉宇,酒醒不勝寒。”高野竹隱的《水龍吟》:“料瓊樓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還化用蘇軾的《水調歌頭》“高處不勝寒……千里共嬋娟”)用“大江東去”:森槐南的《酹江月》:“便把大江東去意,試問南飛烏鵲。”森川竹磎的《水龍吟》:“拍手高歌,大江東去,此情誰會。”用“千古風流人物”:森川竹磎的《酹江月》:“那況如今俄頃失,千古風流人物。”有的是學句法,對蘇軾詞中的經典句法進行效仿。如對蘇軾《水調歌頭》中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模仿,高野竹隱的《水調歌頭》雲:“我欲乘槎去,招手海邊鷗。”森川竹磎的《水調歌頭·琵琶湖上賦》雲:“我欲橫吹鐵笛,乍可呼醉仙客,對酒拍闌干。”森槐南的《水調歌頭》雲:“酒醒不勝寒。”對蘇軾《念奴嬌》中“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的模仿,如本田種竹的《大江東去》:“猶想夜半銜枚,千兵亂水,煙壓寒江黑。”有的是對蘇詞的間接效仿。森槐南、高野竹隱和森川竹磎號稱明治三大家,都喜歡學習蘇軾詞。神田喜一郎評曰:“槐南、竹隱、竹磎三人,除了學習此柔調之外,還時時規摹蘇辛的激越之調,一步兩步地前進,並達到了獨行的程度。”如高野竹隱在其論詞絕句中雲:“江湖載酒吊英雄,六代青山六扇篷。鐵板一聲天欲裂,大江東去月明中。”(《日本填詞史話》)表達對蘇軾的敬仰。其《水調歌頭》雲:“天風吹散發,倚劍嘯清秋。功名一念銷盡,況又古今愁。漫學宋悲潘恨,休效郊寒島瘦,恐白少年頭。我欲乘槎去,招手海邊鷗。”(《日本三家詞箋註》)和蘇軾的《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有異曲同工之妙。竹隱詞中也出現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頃,月照山河一片”和蘇軾的《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垂)中“一千頃,都鏡淨”意象彷彿。有的效仿已脫略蘇詞形跡,達到自出機杼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調歌頭》:“論填詞,板敲斷,笛吹酸。聲裂哀怨第四,猶道動人難。摩壘曉風殘月,接武瓊樓玉宇,酒醒不勝寒。”(《日本三家詞箋註》)在詞中抒發胸襟懷抱,表達詞學見解,與蘇軾一樣境界宏闊開放、豪健清雄。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01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