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膽結石的出現跟不良飲食習慣密不可分,很多人都沒有喫早餐的習慣,殊不知,經過一整晚的睡眠,沒有任何食物的刺激,膽囊就不會排出膽汁,膽汁濃度會增加,還會濃縮,析出一些小結晶,長期不喫早餐,結晶就會越來越大,最後變成結石。不愛運動人也容易中招,長期不運動,膽囊肌的收縮能力會下降,膽汁的排空會出現延遲,不能及時被排出,過多的膽汁就會淤積在膽囊裏,久而久之就增加長結石的風險。

  膽結石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有不少人查出膽結石之後,都非常害怕,擔心要切除膽囊,引發其他一系列問題。

  爲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出現了這個問題呢?膽結石偏愛哪幾類人?你是否在其中?一旦長了膽結石,到底要不要切除膽囊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很多人都知道腸胃是負責消化的,但膽囊也參與其中,膽囊是膽汁的倉庫。當人進食三到五分鐘後,膽囊就會自動收縮,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中,更好地分解脂肪,便於身體吸收和消化。

  膽結石的出現跟不良飲食習慣密不可分,很多人都沒有喫早餐的習慣,殊不知,經過一整晚的睡眠,沒有任何食物的刺激,膽囊就不會排出膽汁,膽汁濃度會增加,還會濃縮,析出一些小結晶,長期不喫早餐,結晶就會越來越大,最後變成結石。

  由於膽汁主要是幫助消化脂肪的,所以經常喫高脂肪食物的人,也容易中招。喫太多高脂肪食物,會引起膽固醇升高,當膽固醇濃度過高時,就容易沉積,最後形成結石。

  不過長期低脂肪飲食也會增加幾率,特別提醒一些節食減肥的女性朋友,過度節食,身體得不到充足的營養,體內脂肪不足,營養容易出現障礙,進而會引起膽汁分泌不足,膽固醇的代謝同樣會出現異常。

  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也容易被該問題盯上,隨着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都會下降,膽囊內部黏膜受膽汁的刺激要比年輕人更大一些。

  不愛運動人也容易中招,長期不運動,膽囊肌的收縮能力會下降,膽汁的排空會出現延遲,不能及時被排出,過多的膽汁就會淤積在膽囊裏,久而久之就增加長結石的風險。

  長了膽結石,身體必然會出現異常,腹痛就是很典型的一個表現,沒有規律性,隨時都可能會疼痛,還可能會伴有噁心、嘔吐等不適,皮膚顏色還會發生變化,容易發黃。

  一般來說,膽結石並不是很嚴重,但如果引發了併發問題,就需要重視了,至於到底需不需要切除膽囊,要因人而異。

  在膽囊功能良好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切除膽囊,膽囊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一旦輕易摘除,可能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反應,甚至還會加重不適。建議這類人平時要調整飲食結構,少喫高脂肪、過於油膩的食物,多喝水多運動,也要保持一個好心態,飲食習慣好了,結石可能會逐漸縮小。

  定期複查也非常有必要,一年一次即可,可以及時觀察結石的大小,是否有其他異常變化。

  如果膽囊已經失去功能了,或者出現了合併膽囊炎的情況,最好及時切除比較好,可能有部分人存在僥倖心理,覺得不是很嚴重,不願意切除,但這相當於在自己的身上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隱患更大。

  綜上所述,有以上幾種習慣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膽結石的偏愛,希望你不在其中,若出現以上的異常表現,最好及時去篩查一下,但到底需不需要切除膽囊,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