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瞧瞧我今天在菜市場碰到了誰!

欸,錯了錯了,是它們↓

胖頭陀(左)和瘦頭陀(右)

哈哈哈,今早在菜市場看到它倆擺在一起,當即聯想到了《鹿鼎記》裏的胖頭陀和瘦頭陀。

站在攤前傻樂了好一會兒,決定把這倆兄弟帶回家,湊成一桌茄子宴!

身材細長的“胖頭陀”,是柳條茄。

皮薄,肉質也比一般的紫茄子更細嫩,適合燜、炒。

正巧前不久,我在一家湘菜館子,嚐了道茄子燒排骨。

軟嫩嫩的茄子,就像小海綿一樣,咻咻吸了排骨的肉味,惹味十足,可不就是“胖頭陀”的絕佳歸宿麼~

安置好“胖頭陀”,再來看看它的好兄弟“瘦頭陀”。

矮矮墩墩的它,其實是荷蘭品種的有機花茄,白紫相間的膚色在一衆茄子裏,尤爲亮眼。

嗯,價格也有點亮眼,比普通茄子貴一倍...

它的特點也很鮮明,那就是肉厚、綿密,熟後也不會縮水癟塌,適合涼拌或是切片烤着喫。

於是,順理成章地,“瘦頭陀”化身手撕茄子,成爲本餐的涼拌擔當。

一熱菜,一涼菜,正好對應炒和蒸兩種做法,左右開工,互不耽誤。

我的順序是先把胖茄子蒸上,再把瘦茄子炒了。

燜排骨的間隙,撕一撕胖茄子,調個汁澆上。

最後讓瘦茄子回鍋吸飽肉汁,齊活兒~

這一來,20分鐘都不用,搞定一葷一素,你也來試試吧!

- 茄子燒排骨 -

[ 食材 ]

排骨350g 茄子300g 薑末1/2小勺 蒜末1小勺 紅椒1根 小米辣2根 料酒1大勺 紅燒醬油/老抽1小勺 蠔油1大勺 醬油1大勺 鹽1小勺 鮮蔬粉1小勺 冰糖1大勺 玉米澱粉1大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紅椒切片,小米辣切圈

紅椒豐富顏色,小米辣提供辣味

2.茄子洗淨,去頭尾後切小一點的滾刀塊

3.準備一盆清水,加2大勺白醋,將茄子放入水中浸泡1分鐘,防止氧化

4.將茄子撈出瀝乾水分,加入1大勺玉米澱粉抓勻

茄子裹上玉米澱粉後,吸收的油分也更少

5.小碗中加入1大勺料酒、1小勺紅燒醬油、1小勺蠔油、1大勺醬油、1小勺鹽、1小勺鮮蔬粉,調勻備用

6.起鍋,加入比平時炒菜多些的油,油熱後下入茄子,煎至表面變色,盛起備用

7.另起一鍋,熱油後小火下入冰糖炒糖色,將洗淨瀝乾的排骨倒入鍋中,翻炒上色,加入姜蒜末、小米辣炒出香味

倒入醬汁,加半碗清水,加蓋,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燜煮5-8分鐘

茄子回鍋翻炒均勻,再煮3分鐘即可

- 手撕茄子 -

[ 食材 ]

茄子350g 蒜蓉1大勺 小米辣圈2根 蔥花適量 香菜適量

醬汁:白芝麻1小勺 鮮香蒜辣醬1大勺 生抽1大勺 蠔油1小勺 香醋1小勺 香油1小勺 鹽1小勺 白砂糖1小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茄子一開四,泡入水中,加2大勺白醋,防氧化

2.放入上汽的蒸鍋,大火蒸6-7分鐘

3.蒸好的茄子放涼後撕成細條

肉感滿滿的茄子撕起來,真是太爽了

4.碗中加入1大勺蒜蓉、1小勺白芝麻,淋上2大勺熱油,接着加入1大勺生抽、1小勺蠔油、香醋、香油、鹽、糖、小米辣、少許香菜,攪拌均勻

5.將茄子碼入盤中,淋上醬汁,再撒上蔥花和香菜便可享用

做菜時,小助理守在一旁,好奇地問:菜菜姐,排骨不都是要燉好久的嗎?

哈哈,這孩子終於有點開竅了,居然能把注意力從“什麼時候可以喫”轉移到做菜的細節上了。

其實排骨是很容易熟的,之前請陶陶居的大廚教大家做豉汁蒸排骨,10分鐘就能出鍋。

燒排骨時間的長短,其實並不影響排骨入味,影響的,是它的口感。

時間長一些,20-30分鐘,燉到骨肉分離,口感會更加酥爛。

時間短一些,喫起來會更有撕咬的快感。而且夏天下廚,當然是速戰速決最舒爽~

相比起排骨,茄子是更惹味的存在。

先夾一筷子手撕茄子,讓酸辣撩撥起身體裏的饞蟲。

嘶,那個肉感,絲毫不比排骨差!

再來一筷子燒茄子,不油不膩,軟軟的,一咬就蹦出鹹鮮的肉汁。

配上大白米飯,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來~

“胖頭陀”和“瘦頭陀”,長相不一樣,性格也不相同。

可只要放對位置,都可以閃閃惹人愛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