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人父母,這一屆家長真是太難了!

不少爲人父母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遇到過這樣煩惱:自己孩子在家非常任性,常常說一不二,是個不可理喻的“小霸王”;然而一到了外面,很快成了膽小怕事、任人欺負的“受氣包”,完全失去了在家裏的威風。很多父母爲此頭疼不已,爲什麼自己娃兒“裏外”反差這麼大呢?

上週曦哥去一位朋友家竄門,就遇上這麼一個奇葩孩子。

朋友有一個男娃,剛滿4歲,每天在家上躥下跳,折騰得一家人精疲力盡。

當時,這孩子原本在臥室玩遊戲,看到我們在客廳聊天,突然跑出來大聲對朋友說:“爸爸我要看《小豬佩奇》!”

朋友說:“你先等一下,我跟叔叔說完,就給你放。”

孩子大聲喊道:“不行!我現在就要看!”

這時孩子的奶奶聽到叫聲,趕緊過來說:“你們慢慢聊吧,我給他放。”

誰知孩子一個箭步衝上前去,猛地推了他奶奶一把,把老人推了個趔趄差點摔倒,“我不要你放!我就要我爸放!”

同事立刻拉下臉訓斥道:“你怎麼能這樣?不準推奶奶!”

不料孩子奶奶反而責怪朋友:“孩子這麼小,他能懂什麼?你不要嚇着孩子了!”

結果孩子又哭又鬧,差點就地打滾。朋友實在無奈,只好趕緊去給他放了《小豬佩奇》,這才平息風波。

事後朋友嘆了口氣對我說:“這孩子太嬌慣了,在家裏無法無天,完全是個小霸王。可奇怪的是,他在外面見了陌生人連個屁都不敢放!就連跟人家小朋友一塊玩兒都得拉着我,還要讓我過去跟人家說帶他一起玩,你說可笑不可笑?”

其實很多家庭都面臨這個問題:爲什麼孩子在自己家裏兇得要命,一出外面就“熊”得要死?在家是不可一世的小霸王,出去就秒變任人宰割的小綿羊?這樣的性格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呢?是遺傳還是環境使然?其實,孩子“窩裏橫、外面慫”的現象,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核心成員,尤其是家裏的老人,一個勁兒圍着孩子轉,捨不得孩子受一丁點兒委屈,只要父母對孩子稍加管教,老人就忍不住站出來當孩子的“擋箭牌”。殊不知孩子根本不領這份情,反而仗着有長輩撐腰,稍有不如意就大發脾氣。

然而一旦到了外面,孩子就會發現,周圍的環境和人都變了,別人不會事事順着自己,更不會以自己爲中心,這個時候,孩子或多或少會產生惶惑、恐懼心理,不敢輕易招惹別人。相反,孩子在外面受了氣,還會把一肚子怨氣帶回家來發泄,進一步加劇“窩裏橫”的程度。

作爲家長,我們在知道了孩子“窩裏橫”的原因之後,應該怎樣做改變這一不良現象呢?

第一,家長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窩裏橫”,殊不知自己也是一個“窩裏橫”的人:出門在外,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而一回到家就把壞脾氣撒向自己最親近的人,尤其是在對待自己另一半和孩子的時候,更爲嚴重。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自然有樣學樣,在家肆無忌憚,動輒亂髮脾氣。所以,家長首先要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對家裏人撒氣,爲孩子營造一個理性、和諧的家庭環境。

第二、對孩子的無理要求要堅決拒絕

現在的孩子普遍聰明,在和父母的相處的過程中,他們會察言觀色,知道只要自己哭鬧、發脾氣就會令父母讓步、妥協。正是家長對孩子一次次的妥協,讓孩子一次次挑戰父母的底線。所以對於孩子,家長應該設立規矩,堅持原則,在合理的要求範圍之內,可以適當滿足孩子,但對於無理的要求,家長要堅守原則,堅決拒絕。

三、要激發孩子的社交能力

一般在家庭中出現小霸王行爲的孩子,到了外面往往不懂與人相處。家長不妨耐心教導孩子,在和他人的相處時要學會禮貌謙讓,同時,受了委屈也要大膽地表達出來。此外,還要教給孩子一些交朋友、打招呼、分享玩具的實用技術,對孩子建立“社交自信”非常有幫助。一個在外不亢不卑,靠個人魅力贏得友誼和尊重的孩子,是身心健康的,回到家裏,自然也沒有理由隨意發泄怨氣。

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壞孩子,通過良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知道在家他不是小皇帝,出門在外更應該有底氣。勇敢地邁出教育孩子的第一步,相信孩子未來會更加美好!

文章源自微信公號“曦哥奇談”,作者:曦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