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後產品出現故障無處投訴?自己的合法權益受侵害卻投訴無門? 黑貓投訴 平臺24小時爲您守候,消費無憂盡在黑貓!【消費投訴,就上黑貓

北京消費者W女士網購了一臺國際知名品牌手持式料理機,用來打果汁,沒想到剛用了沒幾天,竟然冒煙了,接着聞到一股糊味兒,壞了。

她第一個想到,是不是買到了山寨貨?然而,她沒想到的是,她買到的的確爲真品,只是這款機器只供網銷。牌子是那個牌子,功能似是而非還是那個功能,只不過品質大大縮水。“比起實體店款,簡直一個是‘鱷魚’,一個是‘壁虎’。”W女士說。

旗艦店裏買了一個山寨機一次只能用十秒

德國WMF(福騰寶)屬國際知名品牌。資料顯示,2017年國內炊具名企蘇泊爾收購了WMF的中國市場消費者產品業務,其主推的手持式多功能料理機,因其無級變速等功能,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

今年2月份,W女士在某電商平臺WMF電器自營官方旗艦店,看到一款外觀與WMF實體店幾乎一樣的料理機,價格十分划算。

初用尚可,不料用了沒兩天,按下去沒幾秒,就聞到一股焦味,煙就冒出來了。

但W女士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之前在實體店買的料理機很好用,聲音也小。而網上買到的這個料理機,不僅聲大,而且明顯沒勁兒,是正品嗎?

W女士仔細比較了網購款與實體店款的使用說明書,發現了很多蹊蹺之處。

首先,實體店款說明書標明,每次操作不能連續按壓超過一分鐘,而網購款的說明書卻寫着“僅供10秒內短時間攪拌操作”。

“外觀確實差不多,猛一看都像是‘鱷魚’,但用起來一比,簡直是個‘壁虎’。”W女士告訴記者,她隨後在網上搜索發現,這款料理機的產品評價區,與自己有着同樣遭遇的消費者還真不少。

記者在購物平臺查閱發現,還有很多與W女士有類似遭遇消費者“吐槽”:

“機器發燙有糊味還會冒煙,客服說10秒鐘就要停止使用,10秒鐘東西都打不完。”

“客服說只能運作10秒,10秒能幹嘛呀?”

“客服說這個只能運作10秒,是打幾顆蒜還是打個橙子?”

“這也太奇葩了吧!”W女士說,“只能用10秒,還得晾至室溫。我讀小學的女兒給算了一下,如果按一下,然後晾半小時,打杯果汁,需要按6下,小半天就沒了。孩子的算法,把全家都逗樂了。”

“不過,壞的那天,我還真的只按了幾秒,並非操作不當,頂多只能算‘積勞成疾’。”W女士說。

記者調查:店員拒絕驗貨 客服提醒去說明書裏找“答案”

那麼,WMF實體店裏是否有這款產品呢?

記者在北京市西城區SOGO新館的WMF專賣店看到一款同功能料理機,除了價格較高,其外觀設計等均與W女士所入手的網購款十分相似。

店員告訴記者,WMF實體店的產品和電商平臺產品的進貨渠道是不同的。對於記者所持的網購款,店員明確表示實體店沒有同款,也從未見過此款型號,難斷真僞。“公司開會說了,電商平臺買的產品,在實體店是沒有售後的,只能找電商平臺溝通。”店員說。

而WMF官方客服也表示,“電商平臺的產品型號在實體店不一定有,但在某電商平臺的直營旗艦店,確爲WMF授權,產品質量沒問題。”客服顯然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她“駕輕就熟”地提醒,該型號料理機,使用時間不能超過10秒,且在說明書中有提醒。

“難道消費者使用WMF產品的時候還要自己備個秒錶?10秒鐘能夠打碎什麼?”W女士認爲,該款產品設計明顯存在缺陷,且明顯違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

而衆所周知,WMF屬德國品牌,那麼這款機器又來自哪裏?

隨後,記者在十分簡易的說明書上看到,這款料理機產自漢威泰(廣州)電器製造有限公司,且在最後一個不起眼的位置寫着“本產品僅適合短時間運行,運行時間滿10秒後,請鬆開啓動按鈕,待其冷卻一會兒,當手持部分的驅動裝置冷卻至室溫時,可再次啓動。”

幾乎同功能品牌料理機,竟然網上產品縮水到幾乎可笑的程度。記者調查發現,許多品牌的網款,價格雖然便宜,乍看似乎也差不多,但實際上,在功能和使用效果上卻減配不少。

蘇泊爾相關負責人表示,實體店款(LINEO手持式)多功能料理機最高轉速爲12000rpm+/-15%,可提供1分鐘的持續攪拌。而W女士的網購款(KultX手持式)料理機,最高轉速爲16000rpm+/-15%,操作方式爲多次點動,機器運行時間滿10秒後,鬆開啓動按鈕,待自然冷卻後再次啓動。

記者調查發現,像這種專供網上銷售的款式比實體門店產品嚴重縮水的情況,或者有意無意混淆實體店款和網款,客觀上存在誤導消費者的現象並不鮮見。一些電商和商家利用消費者心理,用非常有誘惑力的價格銷售電商特別定製型號,而產品質量卻嚴重縮水,品質與實體店差異明顯,這實際上是品牌自己在“山寨”自己。說白了,消費者購買網款省出來的錢,商家通過品質縮水又賺回去了。

專家:未盡顯著提醒義務需擔責

那麼,對於網購商品,廠家是否應承擔相應售後責任?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

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產品質量法同樣規定,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識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在中國消法研究會副祕書長陳音江看來,“明確警示”應該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形式上足以引起注意,另一方面是內容上足以引起重視。“作爲一款操作10秒就可能損壞、甚至冒煙的料理機,顯然不能只在補充安全說明中標註提示內容,而應該在產品說明書和產品外表面上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否則WMF就未對消費者盡到安保義務,因此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賠償消費者的相關損失。”

北京市智舟律師事務所律師韓續認爲,消費者應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舉報,相關部門也應對該款產品進行抽查,確認是否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情況。如果認定WMF公司的該款產品確實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情況,是應當禁止銷售的。

陳音江提醒消費者,網購時,不僅要關注商品的價格信息,而且要仔細看清商品的型號以及售後服務等相關信息,產品評價也同樣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一旦權益受到損害,要收集好相關證據及時與商家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必要時還可以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據瞭解,向電商平臺申請售後,店家表示,可以給W女士換一臺新的。“我要這個‘十秒機’有什麼用呢?”W女士真的不想再換一臺了,即使是新的。(記者:馮松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