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當屬6月的熱詞之一。這實屬一種特殊的零售業態。如果由此發散開來,可能會引發我們關於零售業態演化規律的思考興趣:

如果說零售的發展歷史就是商品分發體驗、效率不斷提升的過程。那麼零售業態的演化又有怎樣的規律呢?通過對成熟市場的觀察,我們發現了非常有趣的規律,一如道家經常說的“物極必反,分久必合”的意味。

如果用一個優美的例子來形容,宛如一把手風琴,有張有弛;如果用一個科學的例子,則正如歐拉恆等式,是體驗和效率的螺旋前進。接下來本文會將這個有趣的發現分享給大家。

說到商品分發的體驗、效率不斷提升:體驗進步很容易理解,從地攤到雜貨店再到現代便利店,消費者體驗是有明顯躍升的。而至於效率,目前恐怕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指標能指示零售業改善全社會商品流通效率。在這裏,我們用一組日本的統計數據進行模擬,以觀察零售業的效率是不是在提升。

下圖爲日本從六十年代到2000年以後的數據,第2列是全社會各級分銷商的商品批發總額,第3列是全社會終端零售額,所以最右列除數W/R ratio的數字越小,意味着全市場的商品流通更加高效。能看到, 儘管中間有波動,但整體W/R Ratio呈明顯下降,即效率確是在提升的。

不過反映到零售業態演化上,雖然效率和體驗都在提升,卻不是線性的同步提升。回溯歷史可以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業態演化宛如一把手風琴,一張一弛,循環往復 。而這個張弛的維度,可以是很多要素,這裏拿品類寬度和銷售面積這兩個要素舉例(當然這2個要素也是互相聯繫的,但我們也會看到窄品類做大面積的例子,因爲窄品類≠窄SKU寬度)

從品類寬度看,50年代之前,日本以夫妻老婆店爲主,後來興起了GMS業態,比如伊藤洋華堂這樣的大超市,相比夫妻老婆店品類寬度大幅增加。而到了七十年代,大量品類殺手(Category Killer)出現,比如早期只賣傢俱的Nirori、早期只賣五金的TokyuHands。好玩的是,後面Nitori和Tokyuhands這些品類殺手開始擴品類,越往後期,擴得越厲害,直至今日出現了LOFT這類嚴格意義上的生活方式商店——今日的Loft已經能從容地拿下八層的獨棟物業,往裏塞進去五花八門的品類。

業態面積也是,我們拿Grocery Store來看,從夫妻老婆店到超市,再到便利店、食品超市,又到折扣超市,業態面積由小到大,再到小,再到大。

所以二戰後至今,日本零售業經歷了 品類寬度由窄到寬再到窄,和業態面積從小到大到小再到大 的過程。而其本質,蓋因效率和體驗不是同步線性提升的,而是螺旋上升的。這種張弛規律,讓人聯想到一個數學現象:圓周運動在任一直徑所在直線(某一要素)上投影都是正弦曲線(數值循環震盪)。 其實這種業態演化規律在個體企業上也有體現, 譬如日本的唐吉柯德。

其最初的經典業態Don Quijote,面積在1000~3000平;後來主力拓展Small-Scale,也就是小型業態;再後來到2000~7000平的Doit和近萬平的MEGA。而到了2000年,DQ開始主力開設New MEGA,佔地3000-5000平方米。從不同時期其主力開發的業態,也可以看到前述的類似規律。

另一個例子來自Nitori,它目前的品類寬度並不寬,主要就是傢俱+家居,但它不同時期在本土主力開設的業態面積,也經歷過由小變大變小又變大的過程。

回到中國來看,這把手風琴正處於業態小型化的樂章,大家應該都能感覺到便利店、社區店明顯抬頭,而大超明顯增速下來了。但與此同時,大家應該也能聽到一種論調叫“大店化”,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從事實上來看,近年大家都在嘗試把店做大——最近頗有話題性的KKV、完美日記、話梅都是如此。國內ZARA的店均面積也從2000年的900+㎡到2014年的1,100+㎡到現在的1,400+㎡;國內優衣庫也不再開設800~1,200平的老店型,而是着力開設大店,甚至偏好在大城市拿下標杆物業獨棟。

這似乎和業態小型化相互矛盾。 事實上,這是因爲他們都在爭奪購物中心的主力店,只是整個零售大盤的一個小局部。 在商圈/商場主力店的爭奪戰中,大店因爲更顯著的聚客效應、更低的單位租金、更強的稀缺性,幾乎是必然選擇。放眼整個零售盤面,這種主力店僅是一小部分,並不和當下的業態小型化的主旋律矛盾。     

但還有一種靜水深流的“大店化”值得注意,雖然它非常隱蔽,不易察覺。

從更宏觀更廣闊的視角來看,整個零售業確實有“店越開越大”的趨勢。還是拿日本作例子,從六十年代到兩千年之後,我們取出當年新建的零售店數(第二列)和當年新增的零售營業面積(第三列),就能算出每年新開門店的店均面積(第四列)——從以前20+平漲到100+平, 大店化是真實發生的。

那又怎麼解釋“手風琴”中業態面積的上下震盪?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經濟學中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在業態面積這一項上,表現是類似的——圍繞着“均值”(這裏稱爲均值不太準確,但先這麼稱呼吧)這條線上下波動震盪,而均值是不斷變大的。

至此,有個數學公式也許可以很好地模擬這種業態演化規律——歐拉恆等式。

歐拉恆等式

不得不感嘆,這真如上帝創造的公式,集合了自然常數e、虛數單位i、圓周率π、自然數0和1,和兩個簡單的運算符號+和=,卻對世上非常多舉足輕重的理論意義非常。我們把π的位置改成變量Z——數學意義上,e代表連續,i代表旋轉,可以看到這個函數就是一個圍着Z軸循環前進的螺旋。這個螺旋既包含了不變的單向演進,又包含了循環的週期變化。

這種業態演化特徵,多少有點道家說的物極必反的意味。

而零售業的渠道演化,又會隱隱傳達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意思。關於這一點,我們將會在後續分享我們的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