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我和若蘭爸爸吵了一架。那天剛好是夏至,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冬至的餃子夏至的面),這天中午要喫涼麪。所以,那天中午我們沒有蒸米飯,做的涼麪作爲午餐的主食。

飯菜端上桌,若蘭卻吵着要喫炒米飯。寶爸趕緊放下碗,又去給若蘭蒸了一碗雞蛋羹(若蘭平時是愛喫雞蛋羹的),但若蘭還是鬧着要喫炒米飯。因爲中午根本就沒有蒸米飯,自然一時也做不了炒米飯。

我好言相勸,若蘭卻一直在鬧,寶爸見半天哄不住,就生氣了,“啪”的一下,把筷子扔在桌子上,對着若蘭吼道“我小時候,從來沒有人這麼耐心的對待過我,愛喫不喫,不喫就餓着... ...”

本來這時候我已經哄的若蘭開始願意讓我喂着喫雞蛋羹了(其實,她不鬧的時候,根本不需要餵飯,自己可以喫的很好),結果被寶爸這麼一吼,“哇”的一下哭了。於是就說寶爸“正喫飯呢,你這時候吼什麼呀?”

寶爸正在氣頭上,一聽我指責到他頭上了,又見若蘭在哭,火氣就更大了,生氣的吼道“我小時候,要是不聽話了,打一頓就安寧了,哪裏有那麼好脾氣”。我也生氣了,就說“孩子本來就已經在鬧了,你不幫忙哄,還要添亂”。

寶爸在“吵架”的問題上,從來不是我的“對手”,於是端着碗到一邊去了,我也不想和他在喫飯時間繼續吵下去,於是,繼續哄若蘭喫飯。若蘭也許是鬧夠了,也許是被寶爸的氣勢鎮住了,反而乖乖地喫了小半碗麪,又把那碗雞蛋羹也喫了一大半。

寶爸見若蘭乖乖地把飯喫了,這會兒氣也消了,就湊過來和若蘭說“對不起,爸爸不是故意要兇你的,你不好好喫飯,爸爸就生氣了”。我見寶爸又來和若蘭道歉,就說他“你這個脾氣,真的改一改。這會兒知道來道歉了,剛纔就不能收斂一點嗎?”

寶爸苦笑道“我也知道這樣不好,可就是忍不住。我的壞脾氣都是受媽影響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媽那個暴脾氣,我小時候動不動就被她揍一頓,捱罵的次數更是數都數不清了。”雖然這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但寶爸卻至今還耿耿於懷。

寶爸說的“媽”,也就是我的婆婆。婆婆其實是一個很勤勞善良的人,但脾氣確實非常急躁,動不動就發火,寶爸這一點上確實受婆婆的影響非常大。

我笑道“但是,媽對你發火的時候,你也不喜歡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明知道這樣不好,你還要繼續在寶貝身上這麼做,這不是明知故犯嗎?”

寶爸反駁道“什麼叫我明知故犯?我也不想呀,但是,原生家庭的烙印,哪是那麼容易就能抹去的?”

寶爸提到的“原生家庭”,這個概念來源於心理學的名詞,現在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那麼,什麼是原生家庭呢?心理學的解釋是:每個人一輩子都會有兩個家,一個是養大自己的父母的家,另一個是後來我們自己和愛人組成的家。父母的家就是“原生家庭”,而相對應的,我們自己和愛人的家則稱爲“新生家庭”。而這個“新生家庭”,也是我們的孩子的“原生家庭”。

著名親子大師振敏曉燕通過30年的家庭關係研究發現:人80%的人格來源於原生家庭的影響,而人格往往在十歲以前就已經定型,也就是說十歲以前你就定格了人格,以後你所有的行動都是在原生家庭定型的人格基礎上衍生的。

對孩子來說,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將貫穿其一生,好的影響會是指引他前進的方向盤,不好的影響會成爲他桎梏不前的枷鎖。

原生家庭的創傷,代代相傳危害大。

原生家庭,這本來是一個很學術的心理學名詞。近幾年來,隨着個體意識的覺醒以及心理知識的普及,“原生家庭”成爲了媒體輿論中的熱門詞彙。在曾經熱播的三個劇《歡樂頌》、《都挺好》、《安家》裏面,原生家庭的影響被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出來。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自己現有的自我評價、觀點態度、人際互動、婚戀關係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比如:從小遭遇家庭暴力的人多半脾氣暴躁,幼時沒得到足夠關懷和愛的孩子長大很可能會有各種性格缺陷。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句話用來解讀“原生家庭”的現狀,再合適不過。 一個孩子長大以後幸不幸福,原生家庭在其中佔據着重要影響。

然而,很可惜的是,並不是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始終充滿着愛與滋養。許多人從原生家庭中“繼承”下來的,不僅是關懷與愛護,還可能是苦澀與傷痛。

更可怕的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傷害,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會代代相傳。最可怕的是:即使我們覺得父母不對,卻不知不覺中一直在模仿他們。我們口頭說“我以後一定不會成爲這樣的父母”,但是最後卻和他們一樣而不自知。

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學會做“終結者”。

家庭我們選擇不了,“原生家庭”環境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按照人均壽命80歲來算,對於成年人來說,原生家庭生活才只佔到了生命的1/4。縱然生命的開頭我們無法執筆,但生命後續的篇章,由我們自己書寫。能否打破原生家庭“痛苦代代相傳的魔咒”,摒棄其不良影響,由我們自己決定。

近幾年來,社會輿論對於原生家庭的熱議,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傷痛,以及這些傷痛是怎樣地影響到了如今的自我看法、生活態度以及與他人的相處,同時也賦予了我們勇氣與知識,直面原生家庭之傷,並努力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

走上癒合創傷之路,不單單是爲了我們自己擁有幸福健康的人生,也是爲了家庭中下一代子女的健康成長。那麼,我們該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呢?

首先,要覺察,覺察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了我們。沒有覺察就不會有改變,覺察的目的不是爲了怪罪,而是爲了改變。

在原生家庭,我們沿襲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回溯原生家庭的創傷,是一種覺醒式的自我療愈,但不是把所有的問題推給原生家庭,而是喚醒我們改變自己的能力,這纔是我們追尋更高生命品質的初衷。

其次,理解,去嘗試理解原生家庭爲何有這種模式。當我們長大成人了,我們要了解自己在成長曆程中曾發生的事, 並用一個客觀的、 成年人的眼光去重新檢視。

如果你的父母曾對你很絕情,試着用新的角度來看,你可能會了解原來父母也是不得已的,或者他只不過是不小心講了一句話,對你的傷害卻是那麼真實、那麼的深。

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夠,遭遇一些事情時,有時會造成很深的傷害,但我們若能以成人的眼光追溯當下的景況,傷口也就沒有那麼大了。

對於父輩的錯誤,抱怨指責並沒有什麼用,我們能做的,是避免重蹈覆轍。而當我們覺察到這一點的時候,正是我們要終結這種模式,給我們的後代創造不一樣的原生家庭的時候。

最後,就是成長和改變。原生家庭塑造了我們的過去,卻不能束縛我們的未來。伴隨着國家的改革開放,我們這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有足夠的機會與空間,吸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精髓。我們站在了父輩的肩膀上,眺望到了更遠的世界。也正因如此,打破世代相傳的家庭創傷,成爲了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使命。

當我們有孩子後,我們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們有責任從自己開始, 不讓過去代代相傳的問題, 繼續複製在孩子身上。如果,這世界上的你我都願意承擔起這一份使命,那麼,我們的孩子,甚至我們孩子的孩子,就更有可能生活在充滿愛與滋養的大環境中。

相關文章